中国钢铁工业向西方转移的前景_钢铁工业论文

中国钢铁工业向西转移的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向西论文,钢铁工业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中图法》 F416·31

改革开放17a是中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与变化最快的时期。 作为资源型和基础产业的钢铁工业是这一时期发展与变化较为显著的产业。然而,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使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钢铁工业发展明显不均衡。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下,分析钢铁工业向西转移的潜力,是促进西部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我国钢铁工业的基本态势

1.1 已成为全球钢铁工业生产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是我国产业发展与变化较为显著的产业。以钢产量为例,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钢产量为3178×10[4]t , 到1996年,钢产量突破1×10[8]t[1]大关,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工业生产国,1997年达到10894×10[4]t。如果以1978年为基数, 钢产量年递增率达到了7.0%,属增长较快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参见图1)。

1.2 钢铁工业发展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密切相关

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紧密联系。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前中期高速增长阶段,每年以9%~10%的速度递增, 正是对钢铁产品需求最大的时期,“八五”以来,钢铁产品年需求量已达到0.95×10[8]t~1.10×10[8]t。统计分析表明,近10a来, 钢的增长弹性系数达到0.74,钢材的增长弹性系数达到了0.93。可以说,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巨大的内需市场拉动中成长的。

图1 全国钢、钢材产量变化(10[4]t)

Fig.1 Change of steel and rolled-steel products in China

钢铁产品的进口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运行周期的晴雨计,改革开放以来年度钢材进口量变动,基本反映了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宏观面的波动与调整。80年代中期的3a经济高涨期和90年代前2a的高涨期,都使钢材进口量大幅度攀升,如1985年钢材进口量2003×10[4]t,是整个80年代平均进口量的一倍多,1993年钢材进口量接近3000×10[4]t,创历史最高水平,而1987~1991年间经济增长低谷期,钢材进口量不到80年代平均进口量一半。

1.3 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原有企业的规模扩张

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主要是通过改革开放前的原有企业持续性改、扩建完成的。1978年以来,新建的钢铁工业重点项目只有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与河南舞阳钢铁公司,主要是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生产规模的成倍增长。全国年产钢规模在100×10[4]t 以上的企业已超过20家,其中,年生产规模500×10[4]t以上企业4家,200×10[4]t~500×10[4]t企业8家。加之相当部分企业目前还处在改、扩建的高峰期,如鞍钢完成各项配套年生产能力可达到900×10[4]t~1000×10[4]t,宝钢三期工程建成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100×10[4]t,武钢完成后期配套后将形成800×10[4]t的年生产能力, 充分反映了国内钢铁企业在规模增长中的潜力。

除企业自身进行更新改造外,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已开始采用联合与兼并的方式来扩大企业原有规模,如在1997年,邯钢兼并了舞阳钢铁公司,武钢兼并鄂城钢铁厂,昆钢兼并云南特钢公司,酒泉钢铁公司兼并兰州钢铁厂等,这将是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未来国内钢铁企业在数量上将存在减少的趋势。

1.4 东、中、西三大地带钢铁工业发展不平衡

东、中、西三大地带在钢铁工业的发展总体格局上,构成明显地带性差异,综合发展水平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东部钢铁工业在近年来的产能扩张进一步加快,中部有所萎缩,西部虽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仍然处于劣势。据统计分析,西部钢铁工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低于西部经济与人口所占全国比重(参见表1)。

表1 全国钢铁工业分布状况[1,2]

Table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ronand inChina

(×10[4]t)

区域与

企业数(家)

比重(%) 合计

50~99 >100

东部 60812

13

比重(%) 38.73 66.6754.70

中部 6235 7

比重(%) 39.6827.7829.16

西部 3391 4

比重(% ) 21.59 5.5516.67

全国合计 1570 18 24

区域与1997年主要产品产量

比重(%)

生铁钢成品钢材铁合金焦炭

东部6089.616569.05 6378.36 127.71

4038.01

比重(%)

52.90 60.30 63.92 31.58 29.41

中部 4113.76

3007.37

2497.44 133.31

7486.51

比重(%)

35.74 27.60 25.03 32.97 54.52

西部 1308.04

1317.751103.13143.36

2206.65

比重(%)11.36 12.10 11.05 35.45 16.07

全国合计 11511.41

10894.17

9978.93

404.38 13731.17

1.5 钢铁工业面临着结构调整与竞争

1993年之际,我国钢铁工业在产销体制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放弃了原有的计划分配调控体制,将各企业先后推向了市场,企业所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只能在适应市场变化与参与竞争中加以逐步解决与克服。

1997年,政府管理层针对国内外钢铁工业生产与市场状况,更加强调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更新,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并加大“三改一加强”力度(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为此,钢铁工业在总体格局上,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调整转换时期。

从全球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生产量和需求状况比较,全球钢铁工业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10[8]t。近年来,钢材实际产量处在7.0×10[8]t~7.5×10[8]t,钢材市场需求规模在6.8×10[8]t~7.2×10[8]t,其中,西欧消费需求量在1.3×10[8]t~1.4×10[8]t,中东欧在0.64×10[8]t~0.65×10[8]t,北美为0.95×10[8]t~1.00×10[8]t,拉美0.32×10[8]t~0.36×10[8]t,日本0.73×10[8]t~0.75×10[8]t, 中国0.95×10[8]t~1.10×10[8]t,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1.2×10[8]t~1.5×10[8]t,故全球钢铁工业生产与供给能力是过剩的。

同时,发达钢铁工业生产大国的厂商们大多瞄准了东亚与东南亚这两大全球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区域,故中国钢铁企业还将面临来自国外钢铁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国内钢铁工业将很快失去关税的保护,即钢铁工业将不属于国家主要保护产业,因此,国内钢铁工业产品市场将呈现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

2 我国钢铁工业的结构性分析

就总量而言,我国钢铁年生产量超过1.0×10[8]t, 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持平。但因钢铁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宏观面上,呈现为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

2.1 产品结构有待调整

钢铁工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在产品结构上存在较大问题,不能全面满足国内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普通钢材在钢材结构总量中占75%以上,优质钢材不到25%;特殊钢材与合金钢材产量分别只有钢铁消费总量的8%~9%和4%~5%,碳结构钢与合金钢增长较快;品种结构中,棒材占59%,薄板占11%,中厚板占9%, 特钢、合金钢、高强度优质板管、超薄板和超厚板等比重较低,多需要进口满足国内市场所需,是导致我国大量进口钢材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企业生产技术装备需进一步提高

在生产技术装备设施方面,钢铁工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在铁矿石采收率(采矿回收率、选矿金属回收率、尾矿处理率),高炉平均规模,转炉与电炉规模,连铸连轧比率,以及各工艺流程的节能降耗等指标比较中,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如1995年全球钢铁企业连铸比平均已达到76%,预计2000年将达到85%;而中国平均只有54%,其中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只有50%,地方骨干企业67%。当然,国内钢铁企业在提高连铸比方面已投入了较大力量,并将成为钢铁企业更新改造的重点领域,如1996年就新增连铸机24台,新增能力939×10[4]t, 较1995年提高近6.5个百分点,预计到2000年将超过70%。

2.3 产业空间分布偏向于东、中部,西部省区之间差异大

作为发展中大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最新统计,东、中、西三大地带钢铁工业综合生产能力比为55∶35∶10,东、中部占近90%。80年代以来,东、中、西部钢铁企业在生产能力扩张上,大致保持了相应的增长水平,但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为此,西部钢铁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基本上保持了占全国总量12%左右的比重。

2.4 现有钢铁工业的产业空间分布结构将趋于稳定

90年代初期,政府管理层就已提出了钢铁工业控制规模,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思路。但已经形成的企业规模扩张惯性与结构调整中的生产能力增长,仍将使全国钢铁生产总能力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增长态势。在全国大中型企业调整结构的同时,地方中小企业为增强竞争生存能力,均致力于规模经济的能力扩张。

从生产能力看,全国钢铁工业铁、钢、钢材年生产能力在1994年就已超过了1×10[8]t。因国内铁矿石供给能力有限, 进口矿石规模越来越大。1997年,全国进口铁矿石数量规模已达到5511×10[4]t,其中,东部地区利用原有基础较好,并具有利用港口吃进口矿的区位优势,扩张的绝对数量相对较高。如宝钢公司在1998年底生产能力可达到1100×10[4]t,其矿石基本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等矿石出口国。“九五”期间,东部及中部从矿山到钢材的新建、改扩建产能扩张规模将强于西部。预计2000年全国钢铁生产能力将会达到1.2×10[8]t左右,2010 年不会超过1.5×10[8]t,并在此规模上趋于稳定。因此,东、 中部钢铁工业在下世纪前期,不会向西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转移。

3

西部钢铁工业发展前景

3.1 西部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简要回顾

西部钢铁工业起步于本世纪前半期,并与抗日战争期间,工业向大西南后方转移相关。早期的企业主要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云南地方政府所办,全部集中在川、滇两省,计有现在的重庆特钢(集团)公司(1937年)、重庆钢铁(集团)公司(1940年)、威远钢铁厂(1938年)和昆明钢铁总公司(1938年)4家企业,在时间上晚于东、 中部的鞍钢、马钢、首钢、太钢、本钢等10a~20a,在以后的企业规模扩张上也落后于这些企业。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为平衡全国生产力所进行向西倾斜两次大的投资转移,在西部建立和形成了一批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包括攀钢(1970年)、长特钢(1965年)、成都无缝(1962年)、 贵阳特钢(1958年)、水城钢厂(1965年)、陕西钢厂(1968年)、 酒泉钢铁公司(1959年)、西宁钢厂(1969年)、宁夏石嘴山钢铁厂(1959年)等一批国家直属重点企业,以及成都钢铁厂(1958年)、达川钢铁厂(1958年)、略阳钢铁厂(1966年)、西安钢铁厂(1964年)、兰州钢铁厂(1958年)、新疆八一钢铁总厂(1951年)等一批地方骨干企业。其中,西南地区以1970年建厂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其年生产能力在二期工程完成已达到300×10[4]t,西北地区则以酒泉钢铁公司为代表,但年生产能力在100 ×10[4]t左右(参见图2)[3]。

图2 东、中、西部各计划时期新增炼钢生产能力比重比较

Fig.2 Comparison of the percentage of projected increased steel production capacity in the Eastern,Middle and Westernzones of China

改革开放以来,是西部各钢铁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各企业在生产能力上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在“八五”期间,整个西部新增炼钢生产能力178.9×10[4]t,占1953年以来新增炼钢生产能力的29.30%,是各个计划时期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因原有基础较低,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故目前西部钢铁工业在铁、钢、钢材年生产能力上也分别只有1500×10[4]t左右。而西部钢铁工业在配料铁合金生产方面的地位却较突出,1997年,西部铁合金生产量达到143.36×10[4]t,占全国总产量的35.5%,其中西南地区的川、黔、滇三省区分别占全国总产量6.4 %、10.2%和4.9%,为国内铁合金重要产地。此外,攀钢的钒、 钛金属原材料生产一枝独秀,资源与生产优势在全国及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参见表2)。

在西部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之间,钢铁工业生产同样存在着不平衡的格局,西南地区比重大大高于西北地区。如1997年,西南地区生铁、钢、钢材、铁合金产量分别占西部地区总量的73.3%、72.1%、72.9%和62.5%;其中,又以四川省所占比重最高,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占西部总量的37.6%、41.7%和39.9%(参见表2)。

3.2 西部钢铁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全国已探明储量的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钒、钛,其中,铬的探明储量相对较少,且基本分布在西部西藏藏族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偏远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上,保有储量占全国75%;钒、钛则主要集中在攀枝花地区,与铁矿区生,分别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和90%以上[4]。

全国铁矿资源较丰富,铁矿石保有储量超过500×10[8]t, 但可直接入炉富矿不到1%,难选矿比重大,矿石共、拌生成分多, 这类矿石占1/3以上。西部铁矿约占全国探明储量总量的24%,并有扩大探明储量的潜力。其中,攀枝花铁矿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4%左右,可满足年生产能力1 300×10[4]t~1 500×10[4]t钢铁生产规模所需100a以上。但目前全国十大铁矿山西部只有攀枝花铁矿和镜铁山铁矿两个,富矿只占西部探明储量的5%左右[4]。

表2西部各省市区钢铁工业分布结构(1997年)

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 dustry inWestern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Tegions in 1997(%)

企业比重生铁比重钢比重钢材比重

四川 38.6437.56 41.65

39.93

重庆

-* 10.59 10.54 10.93

贵州

6.78 8.84

5.985.23

云南 12.9816.33 13.96

16.84

西藏

0.29 0.002 -

陕西 14.75 7.78

3.643.84

甘肃 17.7011.20 12.95

10.35

宁夏

4.42 0.51

0.620.81

青海

1.48 0.01

3.273.02

新疆

2.95 7.17

7.389.06

合计 100.00

100.0 100.0

100.0

铁合金比重 焦炭比重

四川

18.0225.52

重庆1.81 6.02

贵州

28.7724.31

云南

13.8519.23

西藏 --

陕西3.5613.78

甘肃

10.64 4.63

宁夏

11.19 1.51

青海

11.15 0.19

新疆1.01 4.80

合计 100.0 100.0

*:企业数为1995年统计数据,重庆未从四川省分出[2];其余数据为1997年统计数据整理[1]。

全国锰矿具有贫多富少、碳酸矿多氧化矿少特性,多属沉积型或堆积型锰矿,探明储量已接近6×10[8]t,主要分布在湘、桂、黔、滇、川5省区,西部探明储量约占34%,其中富矿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3 以上,仅云南就占全国富矿保月储量的51%,主要赋存地有贵州的遵义、松桃,云南的砚山、建水,四川的汉源、平武等地[4]。

为此,西部铁、锰资源具有一定潜力和优势,但难以成为全国钢铁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地,将基本限于西部钢铁工业自身发展需要;西部在铬、钒、钛资源方面有优势,具有成为国内钢铁工业原料的国内主要来源地的潜力(参见表3)。

表3西部钢铁工业矿产资源状况

Table3 The Mineral resources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in the West of China

(×10[8]t,%)

种类铁矿锰矿铬矿

区域总量富矿总量富矿总量富矿

全国

501.18

13.23 5.8209 0.3986 0.1142 0.0642

西部

120.185.76 1.9534 0.2701 0.0860 0.0640

比重23.98 43.54 33.56

67.78

75.30

99.58

种类 钒原生钛

区域 (V[,2]O[,5])

磁铁矿

全国 0.2753 5.8724

西部 0.1669 5.6107

西部比重60.6495.54

3.3 西部钢铁工业生产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但全国钢铁工业难以西移

在西部,未来钢铁工业生产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将主要在西南的川滇黔接壤地区和西北的河西—东疆地区,原因是铁矿资源相对集中,邻近这些铁矿资源产地的钢铁企业在获得原料方面占有运费较低的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的潜力更为明显。

目前,全国高炉所需铁矿石每年已近3.0×10[8]t,国内只能提供2.5×10[8]t~2.6×10[8]t,其余要靠进口解决。近年来,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已开始大量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铁矿石出口国进口商品位矿,多为东、中部大中型企业高炉所消耗。西部钢铁企业距离沿海港口口岸较远,即使重庆这类拥有长江河港优势的中心城市地区,在三峡工程完工后,万吨船可上溯至重庆港,但钢铁企业大量吃进口矿石因运距过长,也不具比较成本费用优势,西部企业高炉以本地矿石为主,以四川铁矿石的产量最大,每年可达1700×10[4]t左右,甘肃与云南次之,分别在400×10[4]t~450×10[4]t左右,三省区也是未来西部铁矿石的主要产地。

资源的保证与已经形成的基础,使西部钢铁工业在未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普钢生产规模的扩张方面,西部要着重于现有企业的调整改造,较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包括攀钢、昆钢、酒钢、西宁钢厂、成钢、八一钢铁总厂等企业,其中以攀钢最有发展潜力。到下世纪初期,西部有潜力使普钢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10[4]t。在特钢生产的规模的扩张中,以长特钢最有潜力,其生产能力将在本世纪内达到100×10[4]t 以上,重特钢和贵特钢经过改造后,可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0×10[4]t,包括前述各普钢企业在增加特钢生产后,如攀钢等,预计到下世纪初期,西部特钢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10[4]t~300×10[4]t。为此,西部钢铁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1600×10[4]t~1800×10[4]t(生铁、钢、钢材),届时仍占全国总能力的12%~15%。

西部钢铁工业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同时将面临与东、中部地区和国外厂商的竞争,这种竞争是西部各类钢铁企业所无法回避的,为此,西部企业需要在近中期加快结构调整,以期增强企业的竞争生存能力,关键是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有特色,质量保证。

西部钢铁工业企业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中,都面临着资本与技术的稀缺问题,在加强技术革新的同时,应当加快企业重组步伐。一方面,企业应自身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另一方面,应当主动与东、中部大中型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联合,与国外资本和先进适宜技术联合,实现东、中部和国外钢铁工业剩余生产要素向西部的转移。

收稿日期:1998—02—08;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5—08。

标签:;  ;  ;  

中国钢铁工业向西方转移的前景_钢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