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卿[1]2005年在《饮用水管网微生物学水质研究及模拟》文中认为目前大多研究注意力都集中在出厂水质量上,而对给水管网系统中水质变化问题重视不够。给水管网系统在整个供水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水质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为研究管网水质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微生物学水质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水的安全输配及提供技术支持,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水质监测及分析经调研和实地勘察,选定某高校校园管网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定的监测点进行为期近一年的水质检测,分析水质指标达20项,取得了大量的水质资料,对管网水质有了一定的了解。(1)对常规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各水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该实验管网的水质状况及二次供水设施—水箱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实验小区部分水质指标超标情况严重,特别是水源更换对该小区的水质影响较大,某些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各指标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对管网叁氯甲烷进行监测、研究,评价了实验管网消毒副产物污染状况及其他水质指标对叁氯甲烷生成量的影响;(3)对实验管网进行加密实验,研究余氯、浊度等指标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及在管网中的衰减过程;(4)对影响细菌总数测定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R2A培养基作为测定细菌总数的培养基,分析了管网中影响细菌总数的水质指标,并分析了实验管网生物稳定性。二、应用PCR-DGGE对管网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首次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管网水细菌多样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分离并获得了5个特异片断,对其测序并检索,应用DNASTAR软件建立了相关片断的进化树,分析了片断可能代表的菌株及特性,其中多为非培养条件下获得的菌株。将4个片断提交于GenBank,并获得了相应序列号。实验证明,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传统培养方法无法得到的菌株的情况,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饮用水微生态环境的面貌,对自来水企业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水质安全,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叁、建立细菌总数预测模型应用SAS和Matlab软件建立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原始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主成分Logistic逐步回归及神经网络的细菌总数预测模型,以细菌总数超标与否为预测目标,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的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模型精度较高,国内未见相关报道。首次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质指标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拟合效果较好,并针对该实验管网给出了某些指标的限值。
刘磊磊[2]2007年在《城市输配水系统二次供水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次供水设施水质污染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城市供水系统中,其中细菌再生长带来的问题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某高校校园内采用二次供水的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配水水质进行了监测,系统、深入的研究了二次供水系统中细菌生长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细菌总数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对二次供水系统细菌生长繁殖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在二次供水小区和位于管网末梢的某高层建筑内共设置了6个监测点,对1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取得了大量的水质数据,分析了各个监测点的水质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池对配水水质的影响。采用R2A培养基取代常规的平板计数琼脂(PCA)进行细菌总数计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平板计数存在的检出数目偏低的问题,分析了二次供水系统中细菌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水质指标对HPC的影响。另外,在小区某建筑不同楼层设立监测点,分析了单体楼内水质情况,并在实验小区进行了加密实验,研究了小区内水质随时间变化规律。在对所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与HPC相关性较高的总余氯、浊度、总铁、UV254、氨氮作为输入,HPC作为输出,建立了叁层BP神经网络细菌总数预测模型,分别对常规指标对HPC的预测、监测点之间互相预测和地下水池入口对小区内监测点HPC的预报进行了模拟,所建立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管网中HPC的变化趋势,但是由于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陷,造成了定量预测中出现部分预测值误差过大,因此本研究按照水质标准规定的细菌总数100CFU/ml为界限,对二次供水系统中细菌总数是否超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预报精度。在水质分析、对细菌生长繁殖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水厂出水水质、市政管网管径和材质的选择、二次供水设施的选择、改造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二次供水系统中细菌生长繁殖的控制措施。
董丽华[3]2004年在《配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研究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管网中的细菌再生长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某高校校园管网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的研究了配水管中细菌再生长现象的预测及其控制措施。在对细菌再生长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水质测定的需求,制定了校园管网的水质监测方案。为了解微生物指标的潜在生长趋势,本文创新性的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培养时间延长为72小时。通过对十个监测点长时间连续取样、检测和分析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水质资料,对管网水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个水质指标与细菌再生长的相关关系也有了定性的认识。通过对因变量自身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进行分析,选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预测,然而前者结果并不理想。然后创新性的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细菌总数(HPC)这一二分变量的超标概率进行预测。该模型是运用SAS统计软件的Analysis模块来实现的。首先,运用Logistic回归的逐步选择法对原变量进行回归,得到了一个单变量(仅含铁)的预测模型。在将模型判别概率设为0.5或0.85时,其预测精度均在90%以上。为消除各个指标之间的共线性,又对原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分析得到的前几个主成分为自变量建立了主成分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与前一模型比较该模型更能体现细菌再生长的机理,预测精度也令人满意,都在90%以上。但两者都可以应用于实际,且效果较好。视具体情况,恰当的选择上述两个模型,对细菌超标的概率做出准确的预测,就能够更精确的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水质预警的作用。最后,指出了配水管网水质预测的必要性,并结合细菌再生长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提高水处理措施、控制管道腐蚀、冲洗管网以及加强管网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等方面提出输配管网细菌再生长的控制措施,
喻青[4]2007年在《给水管网细菌学研究与水质模拟》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等等。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尤为重要。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出厂水的水质上,而对于给水管网中水质的污染重视不够。然而给水管网在整个供水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保证供水水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给水管网中水质的变化,尤其是微生物学水质指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北方某高校给水管网作为试验区。根据管网水力计算结果分析及水质监测点布置原则,在管网中建立了包括二次供水水箱在内的6个水质监测点。这6个水质监测点点分别代表了管网的入口、中部、末梢及二次供水设施处。本文对试验区给水管网进行了长期的水质监测,分析了各项水质指标在管网中的变化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微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水质分析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细菌总数的预测模型,分别对管网入口、中部和末梢进行了预测,预测准确度较高。其次,本文还采用多种管材在实验室建立了模拟给水管网,对其水质情况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并将其结果与实际给水管网对比,得出模拟管网中水质的变化总体趋势与实际管网相似,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验室管网的建立本文对镀锌管、PPR塑料管和ABS塑料管管壁结垢物表面结构及其元素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再次,本文创新性地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试剂对给水管网中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细菌风险分析。其鉴定出的细菌大多数都为条件致病菌,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这在给水管网微生物水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控制管网水质微生物学污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对试验区给水管网及实验室模拟给水管网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污染,降低微生物学风险,提高供水水质的有效措施。
林涛[5]2008年在《给水管网水质及管壁生物膜细菌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给水管网输送人们赖以生存的饮用水,在整个供水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保证水质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给水管网水质监测及对管壁生物膜的研究,对能够危害给水管网水质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保障饮用水的安全输配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本文选定对实验室小型模拟给水管网与某校园实际管网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并对配水管网常规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影响细菌总数(HPC)的相关指标及水质生物稳定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表明常规指标与配水管网中的细菌的生长关系密切,因此对管网浊度、余氯等方面的控制对保证管网水质方面有重要意义。对AOC、BDOC等反映管网水有机物水平的指标进行分析表明,管网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处于生物不稳定状态,对管网水质安全有潜在的危害。其次,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模拟给水管网的管壁生物膜进行了深入研究,选定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种属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群细菌基因组中16SrDNA进行特异性扩增。在生物膜样品和管网水样品中均可检出大肠菌群,与水质监测结果对比,说明运用PCR扩增检验技术更加准确、可靠。而对管网水和生物膜样品进行PCR扩增,均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属存在,说明管网水质较为安全。本文还创新性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大肠菌群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大肠菌群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对给水管网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并确定了生物膜及管网水中大肠菌群在总细菌中的比例。最后,本文对影响管网微生物在生长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制管网细菌生长,提高给水管网水质,降低水质微生物风险的有效措施。
李俊[6]2007年在《给水管网主体水细菌学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用水更是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饮用水中主要风险还是微生物指标,微生物风险是急性的,主要由水中的致病菌造成感染。因此,本文对给水管网中细菌多样性和致病菌的种属鉴定进行研究,为保障饮用水的安全输配提供技术支持。首先,在实验室建立了模拟给水管网,对选定的监测点进行连续的水质检测。从长期的检测结果来看,温度对细菌总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水温还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影响细菌再生长的其他因素。细菌总数随管网余氯的消耗而增加。浊度、pH与细菌总数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TOC与细菌总数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其次,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管网水细菌多样性的研究,应用PCR-DGGE技术,对饮用水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实验证明应用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是一条可行的快速研究配水管网饮用水中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的技术路线。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传统培养方法无法得到的菌株的情况,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饮用水微生态环境的面貌,对自来水企业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水质安全,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再次,本文创新性地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系统对给水管网中优势菌和可疑菌进行了鉴定,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给水管网的生物膜进行了研究,证明应用API20E鉴定系统对给水管网中细菌种类的鉴定是可行的,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细菌风险分析。这在给水管网微生物水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控制管网水质微生物学污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分析了管网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原因,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污染、降低微生物学风险、提高供水水质的有效措施。
舒诗湖[7]2009年在《基于fmGA的供水管网系统模型自动校核及模型应用》文中认为供水管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供水管网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国供水行业制订的《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对供水管网系统总的要求是:安全供水,提高供水水质。为了保障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供水安全,特别是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必须更好的全面了解供水管网中的水力、水质工况,而管网建模是最有效的方法。针对管网建模基础资料准确性的不足,本研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模型基础资料和关键参数进行了大量的实测工作并改进了测试方法,实测内容包括管道、阀门阻力系数,大用户用水量变化规律(用水模式),水泵特性曲线,关键节点高程实测,主体水余氯衰减和管壁衰减系数以及可同化有机碳(AOC)动力学参数等。改进后的实测方法使模型参数初始估计值更贴近实际。在全面掌握和分析供水管网水力、水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建模技术,构建管网系统水力、水质模型,进行了管网模型与SCADA系统接口设计,实现了供水管网系统水力、水质的动态模拟。模型校核是供水管网系统模拟的技术核心,采用优化算法的模型自动校核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不同用途管网模型的校核精度问题,分析了目前各种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不确定性问题和大模型校核时间过长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大模型参数的有效分组,遗传算法的并行化以及实测模型初始参数等。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进行了监测点的优化布置研究,采用一次二阶矩(FOSM)方法对模型校核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快速混乱遗传算法(fmGA)进行了模型自动校核的实例分析,得出目前模型校核应以手动校核为主,自动校核为辅的结论。在校核后模型精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供水管网工况分析数字化平台,并用于指导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规划和安全供水的实践。在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供水的实际工程中,通过供水管网工况分析数字化平台可对各水源的不同供水量工况进行计算,可分别给出各种工况下供水管网系统中关键阀门开启度、管段负荷图、自由水压等值线图、各水源供水区域分布图。在供水管网工况分析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模型进行了中长期用水量预测,提出多个安全供水方案和几个方案比较指标,对M市在水源变更下的供水规划安全供水项目进行了多时段、多工况和多方案的分析,得出方案3为较优的水源变更方案。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在水力模型和动力学参数实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主体水和管壁动力学系数kb和kw初始值的具体方法,改进了交叉节点的水质混合计算方法,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节点水质混合方式更贴近实际;探讨了不同类型水质模型的校核精度和校核方法问题,提出将交叉节点的水质混合调整系数纳入模型校核参数优化的范围,并建议水质模型校核分两步走的技术步骤。以多水源余氯模型为例,自动校核过程中,根据水力模拟确定各水源供水区域,在各自的供水区域内假定kb是相同的,各设置一个调整系数统一进行调整。假定余氯衰减级数和限制浓度已知,这样自动校核过程需要调整的系数只有kb和节点水质混合系数s,管壁反应系数k w通过调整C值间接调整。kb按各水源供水区域分成两组统一调整,节点水质混合系数s的调整范围也不大,极大的降低了计算强度,节约了自动校核的计算时间。细菌在配水系统中的再生长问题,目前传统的单物质水质模型无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且不适合多水源供水系统的水质模拟,本文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模拟细菌在配水系统中的再生长。首先采用多物质反应水质模拟方法,建立了管网微生物再生长模型,可直接模拟多水源管网系统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更好的模拟余氯的衰减;其次在采用单物质反应模型模拟AOC浓度变化的基础上间接模拟管网中异养菌的分布。根据国际水协会(IWA)的风险评估报告,饮用水中微生物对人体的风险是最高的,其中占很大比例的是异养菌。本文引入效率因子的概念,在简单反应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几个假设条件,分别对实际管网中主体水和管壁反应的AOC动力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AOC在实际管网中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根据管网水中AOC浓度与异养菌平板计数(HPC)良好的相关性,间接模拟HPC在管网中的动态分布,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方华[8]2006年在《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和净水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稳定性是关系到饮用水安全性的重要方面。当出厂水中含有了一定量的有机物,将引起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进而腐蚀管道、严重破坏水质。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简称AOC)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iodegradab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简称BDOC)被广泛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和细菌再生长潜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只有控制出厂水中AOC与BDOC的含量达到一定的限值,才能确保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有效防止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因而饮用水中有机物去除和生物稳定性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改进和优化了AOC和BDOC的测定方法,系统研究了水厂净水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能和给水管网中生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了生物强化活性滤池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微生物测定AOC与BDOC方法中测试菌(或接种物)生长的动力学特性,系统研究了AOC与BDOC测定方法,优化了操作条件,建立了较为便捷、可靠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AOC测定中采用高接种浓度(104 CFU/mL)替代低接种浓度(500CFU/mL),将培养温度提高到22℃是完全可行的,并可大大缩短培养时间、简化操作;通过改进的产率系数计算方法,测得本实验室AOC测试菌的产率系数分别为:P17—1.1×107CFU/μg乙酸碳,NOX—1.9×107CFU/μg乙酸碳;本测定方法适用于10~300μg乙酸碳/L水样的检验。生物砂法测定BDOC可使测定时间缩短到10天左右,测定结果与传统的悬浮培养法(28天)无明显差异,并对各类水样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采用分子量分布和GC/MS联机检测等手段,深入研究了黄埔江上游原水中有机物组成和特性;并系统地进行了上海市主要水源水厂常规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具有总有机物含量高,有机物种类繁多,以低分子量为主,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的特征;水厂常规工艺对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AOC和BDOC)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一般不超过30%,加氯工艺甚至造成出厂水AOC的增长;黄浦江水源水厂与长江水源水厂出厂水均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3加氯消毒对AOC影响的研究和管网中AOC和BDOC变化规律的分析表明:氯和氯胺消毒都可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使AOC升高,并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管网中AOC和BDOC的变化是由于消毒剂氧化(使增加)和细菌消耗(使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结合实际管网中AOC变化、消毒剂氧化对AOC影响和前期学者提出的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管网情况的改进氯和氯胺消毒AOC变化趋势模型。4从不同有机指标间含量比率、分子量分布和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叁个方面,开展了AOC和BDOC所表征有机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BDOC与DOC相关性较AOC与DOC间的相关性要好,不同水源水样的AOC/BDOC值有很大的差异,相同水质水样的AOC与BDOC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AOC所表征有机物主要与低分子量有机物相关,常规工艺对构成AOC的主体—低分子量有机物不能有效去除是常规工艺对AOC去除效果差的主要原因;AOC和余氯含量都是细菌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要达到或保持可引发细菌生长的限值浓度非常困难,必须同步对水中AOC和余氯含量加以控制才可能抑制水中细菌的再生长,获得安全稳定的优质饮用水。
李娜娜[9]2008年在《基于SOM算法的城市给水管网水质评价》文中指出给水管网作为向用户提供优良水质的“载体”,其主要目的是向各类用户提供符合国家相应水质标准的水。而水在传输过程中在管内滞留,在管道中发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导致水质监测指标结果恶化,水质部分指标不能达到标准,因此分析给水管网水质是提高用户水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选取反映实际给水管网水质的指标,对其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研究。由于对上述部分指标的研究尚未成熟,文中引用国际公认权威的叁大饮用水标准作为参照,分别以单指标——余氯、总叁卤甲烷和水龄对哈尔滨市给水管网水质进行等级评价。由于单指标等级评价存在局限性,故研究中尝试性地构建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简称SOM)聚类评价体系对管网进行水质评价。较目前国内外已有水质状况评价模型及多采用的等级评价而言聚类评价人为干预少评价结果更为客观。通过实测给水管网运行数据并结合计算机模拟,以前文介绍的给水管网中各节点和管段的水质指标24h数据为基础,使用MATLAB高级语言编写聚类评价程序。结合算例管网进行试运行,将节点水质分为8种类型,管段水质状况划分为7种类型,从第1类到第7类或第8类,水质逐步走向恶化。最终将SOM算法应用于哈尔滨市给水管网的水质聚类评价体系中,分别以节点和管段将水质状况划分为8种类型,第8类水质最差,不能满足水质标准要求。与单指标评价相比,SOM网络能兼顾对单个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和整体数据的分析,客观反映水质在整个管网中的格局分布。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实际供水状况相符,对合理布置水质监测点,指导水质运行安全调度、优化改扩建等供水水质安全的高层次管理有重要意义。
赵明[10]2008年在《输配水系统水力与水质安全研究》文中指出安全供水是供水事业的首要课题,输配水系统的安全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水力安全和水质安全。本论文“输配水系统水力与水质安全”,旨在建立安全供水的整体观念,把输水——配水——用户用水的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输水系统的水力安全研究是以“哈尔滨磨盘上长距离输水项目”为依托,研究内容是项目的组成部分。配水系统水质安全研究是以国家“863”课题为依托,研究内容是“863”课题的组成部分。论文深入研究了长距离输水管线集气、排气的原理,对形成的气泡进行了分析,求出了管线临界俯角。根据这个理念复核排气阀设置是否合适;对于磨盘山长距离输水管线221个排气阀进行复核计算,证明其布置合理,能保证排气通畅,不产生因气囊引起的水锤。长距离输水管线,地形复杂起伏较大,管线沿地形铺设,形成多个长度不等、高差不等的U形管,论文首次提出当竣工后首次通水,或维修灌水时,将产生U形管振荡,如果通水时流量过大,必将会引起振荡,导致爆管。因此,根据U形管振荡原理,提出水力平稳过渡的新理念,控制初次进水流量,使其逐步增加,从0.4m3/s逐步增加到设计流量5.5m3/s;保证了通水安全,使通水一次成功。通过实测和数值分析,得出PCCP管n值为0.0116,比沿用的钢筋混凝土管的n值(0.013~0.014)降低10.8%,对PCCP管的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论文建立了长距离输水系统的瞬变流模型,用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对输水管线水锤进行模拟,用特征线法和反问题理论进行求解,获得满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磨盘山输水管线水锤计算中,求出不同工况下的水锤包络线,模拟出输水运行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不产生水锤的安全关闸时间应大于32分20秒。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输水运行中,避免了输水系统经常发生的水锤事故,保障了该系统的安全运行。利用实测和数值计算得出RKV DN600的活塞式调流调压阀阻力系数与开度之间的关系式,它为输水管线运行中的水力安全模拟奠定了基础。论文深入分析了配水管网“生长环”生成的机理,阐明“生长环”是电化学腐蚀、水中微生物、管网后沉淀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引起了管网水质恶化。通过实验论证了管径越小,水与管壁“生长环”接触率越大,消耗的余氯越多,铺设年代越长,管内的水质越差,停留时间(水龄)越长,水质污染越严重。而对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管网状况统计可知,管网中水多在小管径低流速状况下流动,“生长环”对其影响程度增加。同时用分散分析法分析了在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存在下,各因素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配水系统内叁卤甲烷形成的影响程度,得出加氯量的变化对叁卤甲烷形成的影响最大,为55%。降低加氯量,对减少叁卤甲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配水管网余氯在管道中传输与节点混合数学方程进行探讨,同时推求出不同连接方式的水龄模型。探讨了模型的求解方法,确定用基于时间驱动的拉格朗日算法求解余氯衰减模型。论文从水质、水量和水压全方位考虑,提出了管网规划、设计及改造的新方法—配水系统区块化;并将其应用到某市配水系统的水质模拟,结果表明,区块化后配水系统的综合平均水龄减小约20.1%,余氯消耗减小约12.6%。同时水压分布更加趋于均匀,平均水压减小约12.1%,与此相对应配水系统的漏水量也减小13.8%。这些结果充分验证了配水系统区块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饮用水管网微生物学水质研究及模拟[D]. 吴卿. 天津大学. 2005
[2]. 城市输配水系统二次供水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研究[D]. 刘磊磊. 天津大学. 2007
[3]. 配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研究与预测[D]. 董丽华. 天津大学. 2004
[4]. 给水管网细菌学研究与水质模拟[D]. 喻青. 天津大学. 2007
[5]. 给水管网水质及管壁生物膜细菌学研究[D]. 林涛. 天津大学. 2008
[6]. 给水管网主体水细菌学研究[D]. 李俊. 天津大学. 2007
[7]. 基于fmGA的供水管网系统模型自动校核及模型应用[D]. 舒诗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8].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和净水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的研究[D]. 方华. 东南大学. 2006
[9]. 基于SOM算法的城市给水管网水质评价[D]. 李娜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0]. 输配水系统水力与水质安全研究[D]. 赵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二次供水论文; 有机物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饮用水水质标准论文; 安全饮用水论文; 水质指标论文; 细菌结构论文; 微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