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小学 471003
摘 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能力培养目标,本研究对利用洛阳牡丹等旅游资源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理念及能力都有利于教师开展探究能力教学,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小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应关注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洛阳牡丹等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探究能力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各学校也开始重视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当前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区域资源的利用上,比较重视资源的知识性,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探究能力。
2.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误认为开发区域资源就是为学生提供一本介绍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的读物。而对于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资源、文化景观、乡土特产等多样化的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重视。
3.忽视了学生在乡土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区域资源的开发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和专家成了乡土资源开发的主体。
4.区域资源开发和教学缺少紧密的联系,两者是“孤立”地存在,不能达到有机的交融。因此,我们在开发区域资源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有利于避免以上区域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本研究以洛阳牡丹等区域性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点,以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课程资源优势,将课程资源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紧密结合,研究提出了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新路径。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调查目的。从教师角度了解利用洛阳牡丹等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教学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教师目前进行探究能力教学的理念及能力、进行探究能力教学的策略,以及教学评价制度对探究能力教学的影响等。
2.调查对象。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部分小学一线教师。
3.调查工具的设计与调查过程。通过参照华东师范大学范文贵的博士论文《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2005年)中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调查问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16个选择题和两个问答题,问题涵盖了教师对开展探究能力教学的态度、认识、行动方略以及困难所在等。问卷中选择题选项划分了四个等级(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符合)。2016年12月对该问卷进行了25人的小样本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情况找出表述不清、难于理解或者有其他疑问的项目,然后加以修改。最后形成了由16个问题构成的《小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2017年3月中旬利用教师培训机会对5所小学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80份,占发放问卷的91.5%。在3月下旬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
统计分析表明,《小学生探究性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为0.802,说明该问卷是可靠的;Alpha=0.86,说明该问表的信度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问卷调查选择题分析:教师按要求完成问卷调查。对教师问卷中16个问题做单项统计,183份问卷中每个问题各个选项的百分比如下表:
利用洛阳牡丹等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统计表
2.对以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面结论:
(1)在创设情境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影响的调查上,有71.1%的教师认为创设情境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27.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持不确定观点的占1.1%,没有持否定观点的教师;10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没有教师持否定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展探究能力教学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2)在体验探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影响上,有97.3%的教师认为体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持不确定观点的占2.7%,没有持否定观点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体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
(3)在自主探究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影响上,有66.1%的教师认为自主探究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32.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持不确定观点的占1.1%,没有持否定观点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查找和分析资料。
(4)在动手操作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影响上,70.6%的教师非常赞同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策略,26.7%的教师持比较赞同的观点,2.7%的教师持不确定观点,没有教师持否定观点。
(5)在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归纳方面,有100%的教师认为在探究的基础上常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归纳。由此可见,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归纳很重要。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学习和思考时,注意力要在高层次的策略性知识与低层次的陈述性知识之间不断转换,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材料,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优化自己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在不断反省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作用。
(6)关于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影响上,有68.75%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教学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例如,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探究性学习对学习过程的关注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及能力方面,99.4%的教师认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师生平等、互相尊敬,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86.7%的教师曾经系统地开展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97.2%的教师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研究的方法;97.3%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机会,利用查找资料、收集信息、阅读文献的方式解决问题;97.2%的教师经常阅读与探究能力教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教研活动中,99%的教师看到教师开展探究能力教学。以上调查数据看出,大多数教师具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及能力,这是探究性教学开展的保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
3.调查问卷中简答题分析: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道简答题:
(1)在开展探究能力教学时,您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通过归类分析,现总结常用的教学策略如下:①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大好的旅游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②体验探究教学策略:调查外地和本地游客对洛阳牡丹及其他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印象,对牡丹种植园艺师进行访谈,了解牡丹的培育、种植、种类及习性等,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③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对游客的调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④参与评价的教学策略: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小组之间合理竞赛,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评价中。⑤引导学生尝试、探索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调查前做好“功课”,选择好调查的对象;访谈前对洛阳牡丹要充分了解,提出想要采访的问题。⑥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和归纳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梳理调查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分析和归纳推理能力。
(2)你认为在开展探究能力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探究能力教学的开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开展探究能力教学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归类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要结合洛阳35届牡丹花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②要结合牡丹花会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③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时常反思归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④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建构挑战性问题,探究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⑤要有确定的探究主题,探究内容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要把握好探究尺度。
论文作者:黄文辉 刘秋霞 赵银各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洛阳论文; 牡丹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