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就当前我国配电系统来讲,因为建设时间较长,没有维修,其设备落后,而且结构有待完善,很多网线线路都是相当复杂的,开关数量不多,在实际操作中技术水平与有关规范要求不相符,甚至出现线路缺乏科学性的情况。然而因为经济条件落后,不能全面检修线路,这样不仅降低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且不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配网系统;可靠性;技术措施
1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网架结构方面的问题
配网结构如果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严重限制电力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升,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配网架构设计不合理。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与电力配网设计线路配合建设,就会导致配网线路进行重复更改,但在变更过程中就会破坏电力配网已经设计好的线路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电能力,就会造成供电可靠性不高的结果。第二,城市在建设之初,道路未能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需要对其进行不断调整,在进行调整时也会改变原有的电力配网设计线路,在整改过程中就会导致供电能力分配不均衡。第三,一些电力配网线路过于曲折。一些地区受到资金的限制,需要对建设投入进行控制,对一些已经设计好的线路进行改造施工,就会导致线路过于曲折繁复。第四,电力配网线路在进行互供互倒方面水平较低,在一些区域内,电力配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线路的开关不足,对于其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部分线路不能够达到负荷倒供的要求标准,无法互倒电源。
1.2运维管理的问题
在运行阶段的管理不够严格,线路不能够按时进行巡查,无法及时解决线路上出现的问题,如树木、鸟窝等障碍物,对于沿线的检查监督不到位,以及新线路建设运行验收不严谨,从而导致线路出现一系列问题,发生事故。相关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责任意识薄弱。
1.3人为存在的问题
电力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人为因素。供电系统中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都是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操作的,而且在企业日常运营中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导致责任意识薄弱,进而导致线路时常出现故障。
2提高配网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科学设置配网结构
在电网结构中,电力配网架构管控难度较大,配电网波及到各方面,影响着每一个需要用电的住户,配网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供电的稳定,需要提高配网的合理科学性,就必须进行科学规划,使相关工作人员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新的线路时,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尽可能使线路更加科学合理。在进行线路优化的同时,必须降低线路曲折迂回发生的概率,降低运营管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增加进行互供互倒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开关设置,保障倒供的稳定进行。在联络线路中进行互倒电源的操作时,就必须使用合环操作方法,降低线路上停电的概率和次数。
2.2及时更新系统设备
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系统所用技术设备进行更新,促使配网技术改造,使其对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更高抵抗能力,减少各类故障的发生。一般在住户比较密集的区域,应选择绝缘导线架空的方式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电事故的发生。而空间较小且难以架空线路的区域,则应选择电缆线路施工。相比传统配电设备,应尽量选择过载能力强且节能性良好的设备,可有效提高配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经济性优势更大。另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监测设备,用于对系统设备以及导线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随时掌握整个系统运行状态,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运行问题,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应对解决,以免故障进一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完善维护抢修机制
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维护队伍,用于对配网系统运行状态的日常巡视与检修,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存在的隐患。对于老化严重且无维修价值的设备线路,需要及时将信息上报给相关部门,督促其及时更换,以免产生供电事故。对于突发的供电故障,应由专业的技术队伍解决,确保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检查确认故障原因,利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供电,将断电产生的损失控制到最小。
2.4系统可靠性的技术策略
第一,缩小配网的故障停电面积,加强配网转供电能力。就单端电源供的树枝状放射性接线来讲,沿线挂接很多分枝线以及配电变压器,在超过十公里的线路上不管哪个位置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线路停电。通过采用联络开关,既能够缩小停电面积,又能够缩小安排停电面积。第二,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有效解决污闪问题。解决过电压烧毁设备和闪络诱发相间短路问题的重点是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策略,进而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就低压开关室的连杆瓶以及穿墙套管来讲,必须要增设防污罩和全工况。此外,就母排来讲,必须要增设绝缘热缩管。根据有些地区的运行实践显示,这样除了可以加强防污能力,还可以避免动物导致短路。并且对于变电站的低压开关室而言,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避免污闪问题的出现。比如:可以将吸湿器安装在低压开关室中,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湿度,导致污上的基本条件受损;需要遵循停用就清扫,清扫要保证干净的原则,进而以最少的成本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第三针对落雷相对较多的低压线路,必须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增强其抵抗雷电冲击的能力。比如:淘汰瓷瓶,使用瓷横,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降低雷击闪络次数,但是瓷横担不具备较强的机械性能,通常不适用于大导线线路。
2.5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电力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将这些故障作为参考和依据,对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从而降低配网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确保其适用性,不能毫无根据地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每一项工作中,这样不仅不能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尽可能提高供电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企业要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2.6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提升供电可靠性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并且检修维护人员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资源配置要贯穿到电网设计、运行、维修、管理等各个阶段,在确保供电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供电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时,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还要结合供电的实际需求,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除了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好检查与维护工作也是保障供电稳定性的关键手段。电力检修与维护人员要加强电力设备的检查力度,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避免造成停电问题。并且在检修过程中要详细的记录各个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配电网在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只是影响社会的进步,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更好的改善,进而提升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在该过程中,必须要准确认识到影响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各个因素,结合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提升配网系统可靠性的目标,以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参考文献:
[1]徐英福,穆富晶.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138-139.
[2]潘伟健.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13):151-152.
[3]林学军.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究[J].通讯世界,2016(20):109-110.
[4]魏萍宏.探析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5):238-239.
[5]蒋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259-260;262.
论文作者:赵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线路论文; 可靠性论文; 系统论文; 就会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河南电力》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