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信交流实践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书信论文,小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诗神一来,一学就会,不学也会。等到你觉得肚子里有东西,不得不吐到笔里,笔里有点东西,不得不写在纸上的时候,那时你的诗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写作是实践的心灵艺术,是—种生活需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吐。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儿童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走进当前习作课堂,不少教师一般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创设情境,丰富儿童写作的内容。对于好习作的标准不少老师定位在内容新颖,会用好词好句上,这样学生习作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要么堆积辞藻,要么矫情造作。写作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书信有天然的生活情境,最贴近生活实践,其写作就是一种交流需要。写有目标,读有对象。现在农村儿童的交友面比较窄,通过书信交流可以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一、阅读经典书信
书信是语言文化的精髓。中国历代文人,写作文本最多的就是诗与信。诗有格律,信亦有格式。书信交流在现代社会有其特殊的价值,通信方式引起的生活变化,只是一种方便与快捷,书信交流则更具有全面性,能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感情更加具有深刻性,一封信的价值远比一个电话的分量重得多。“言而无信”的时代,书信给人带来理性与真情。
书信礼仪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统书信中,我们读到了“谦虚”“和美”“祝福”的礼仪,值得小学生学习与借鉴。“谦虚”是书信中的重要品格,文雅而自谦。“和美”是书信中的重要态度,亲切而又和气。“祝福”是书信中的美好祝愿,表达情谊。例如陶行知先生写给小朋友吴立邦的信,他十分谦逊地说:“这封信是在火车上写的,所以很不整齐,请你原谅。”几封信前后称呼也在变化,第一、二封信的称呼是“立邦小朋友”,到第三封信的时候就改成了“立邦好友”,和小朋友亲切得就像是多年的好友,信的最后总不忘送上美好的祝愿“夜已深了,后来再谈,敬祝健康!”“祝你们全家平安,康健,快乐!”
为了让学生对书信有真切的感受,我推荐学生阅读陶行知先生三次写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预备钢头铁钉》《谈诗》《徽州土货》,感受陶行知先生对小孩子的喜爱,“每逢疲倦的时候,读一读小朋友的信,精神就立刻增加十倍。”小朋友的信是他的“精神的泉源”。指导学生阅读冰心《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再感受冰心异国旅行的快乐,回报母爱的信念。自主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让学生读小朋友写的书信体整本书,感受一个普通男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写信让他懂得了新生活。
二、指导书信交流
1.感受写信滋味
书信是情感的化身。倾情写信,鸿雁往来,亲切而自然,感动着别人,也温暖着自己!寄信人多了一份期盼,读信人多了一份充实。
孩子天生喜欢交朋友,当听说可以和其他学校的同学书信交朋友,他们别提多兴奋了,为了增加一点神秘感,他们都给自己取了一个好听的笔名,把自己的愿望写进名字,接到第一封来自远方的信时,孩子的那份激动是难以形容的。
“我叫小水珠,也是个女孩,今年11岁。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鼻子,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我爱打羽毛球,爸爸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后,我天天捧着它找爸爸打羽毛球,我还常常赢呢!”
“收到你的来信,我很兴奋。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你写信给我,我的心情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打开你的信,心都快要从嘴里跳出来了。读你的信时,我真的很激动,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写信,给孩子创造一个真实情境,因为用的是笔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尽情挥洒,信和孩子一样的可爱。这里没有成绩的高下,只有真诚的友情;这里没有师道尊严,只有相互的鼓励;这里没有凭空的指责,只是平等的交谈。平时写作,绞尽脑汁都写不出几行字的孩子,现在却“高谈阔论”,还挺大方地评论朋友的来信呢。有时候我们把课内习作内容与写信形式连在一起,学生也有话可说了,每次孩子们都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信,津津有味地读着,笑着。
“在一张薄薄的信封里,装着满满的友谊。每当拿到信的那一刻,不知是上课还是下课,不知是否有人从我身边穿过,不知时间是否在流动。我们通信已经半年了,每当我拿到信时,心里美滋滋的,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读信,让我了解了他们学校的情况,了解他们的趣事。每次和朋友通信,我都充满了期待。”(小颖)
“我的信友叫贝贝,她成绩很好,我们在信中交流,现在已成为好朋友了,写信是快乐的。写信中,我得知笔发家的一只羊死了,我在回信中安慰她,还送了一只我亲手画的小羊给她。我会把这学期的通信当做一次纪念,像相册一样永久地珍藏。”(小楠)
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写信,欢欢喜喜地回信,遵循着“游戏”的规则。
2.言说交流快乐
孩子们的信中更多的是不断流露出的好奇、兴奋与愉悦。
“我喜欢交朋友,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分享快乐,当朋友有烦恼的时候,就让她开心一点。认识你真高兴,我希望能和你成为世界上最知心的好朋友、好伙伴,你愿意吗?让我们相互鼓励,一起加油吧!”
“平时,我不怎么喜欢和别人交谈,自老师让我们与村小的同学互相写信,我才知道,有一个知心伙伴是多么的重要。当收到朋友的回信时,如果我告诉她的是一件快乐的事,她也会替我高兴;如果告诉她的是一件伤心的事,回信里就会是一句句安慰我的话;当我告诉她的是一件困难的事,回信里就会是一句句鼓励的话,让我坚强起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明天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小艳)
3.珍藏可贵情谊
写信,更重要的是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朋友之间有真情,亲人之间有真爱美好的情感是无价的。
亲爱的爸爸:
您好!第一次给您写信感到突然吗?您知道吗,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您说,可我平时不敢说出来,因为您对我太严格了。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很关心我,严格是您爱的方式,因为您也是老师,严格是为我好,是为我将来着想,可是我天天都想快快乐乐的。
每到放学,当我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时,看着其他同学和家长手拉着手,笑着、跳着跑回家,我多羡慕啊!虽然我们家离学校很近,但我多么盼望,你能和其他同学的父母一样,站在校门口等着我。
爱你的女儿
2010年3月17日
(爸爸给女儿短信回复)
亲爱的女儿: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谢谢你对爸爸的信任。女儿真的长大了,爸爸是希望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特别是阅读的习惯。女儿,多读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气质的人。你的学习兴趣要再广泛一些,比如运动、读书、下棋等。温室里的花朵是经受不了风雨打击的,爸爸愿你能做一棵野草,能吃苦、有韧劲。
愿女儿天天快乐!
此致
敬礼
永远爱你的爸爸
2010年3月18日
三、书信教学思考
1.书信是心灵沟通的理想桥梁
写信把我们许多相对、相视时无法表达的话,用文字表达了出来。学生的许多心里话,经过笔尖的流淌,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了。学生书信交流是有对象的,不需要刻意模仿和做作,这种交流又是独特的、深入的,他们学会了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2 书信是写作活动的真实游戏
(1)书信交流体现游戏化。书信活动本身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情境,形式是一种游戏,内容蕴含着真情与友谊。这种游戏只要不断创新,就能玩出真谛,就会在互动生成中形成新的设计,围绕不同的话题,进行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2)书信交流体现平等性。书信交流活动是不存在差生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会尽心尽力去做,他会把最大的优点展示给自己的朋友,同样也会用真诚的心去指点朋友中存在的一些小小的失误或不足。比如“你写字认真点好吗?”“你不小心写错了几个字,下次可要注意呀。”
(3)书信交流体现开放化。书信活动不仅仅是课外的活动,也可以成为课内的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服务,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习作的成果,增强学生写作内动力,充分表达学生的意愿,使习作教学走向开放。
(4)书信交流体现自主化。书信交流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评价。书信交流,一来一回,相互鼓励,让原本习作能力偏弱的学生也能找到亮点和潜能,找到写作的信心和力量。
标签:陶行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