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把创新意识与数学活动的教学结合起来。从创设问题情景,在情景中导入新知;提供参与机会,在机会中自主参与;鼓励学生想象、标新立志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操作,加深新知理解应用;激发学生思维,逐步拓展分层递进五个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和创新能力在自主的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聋校;数学活动课;开放性;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8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089-0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以活动促发展”是聋校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基础和切入点。数学活动是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由于数学普遍具有抽象性特点,根据聋生的思维特点,需要聋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创设有利于聋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育活动,让聋生亲历探究过程,从而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在情景中导入新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活动课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内动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1)激发美感,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认识新知。如“圆的认识”这一课,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蔽,本质上都是追求完美的,从古至今,圆确实是所有图形中最受欢迎和倍受推崇的。毕达哥拉斯也曾提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导入设计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舞蹈,这段舞蹈是今年春晚上的一个节目舞蹈,名字叫做《剪窗花》,舞蹈的创新与设计震撼了每一个学生!这段视频中大量的用到了什么队形?(圆形)接着我又给学生准备了材料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圆形窗花,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中来,让他们觉得数学课不仅有数学味,还有亲切感,可以在美的享受中去学习数学。
(2)诱发争议,让学生在碰撞中认识真知。如“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出示了上周篮球比赛投篮情况表:
邹前进李晨旭陈子明
投中个数 18921
投蓝次数 201025
看了这张表格,你认为谁去投球最好呢?投球技术更好?就评为我班的“灌篮高手”(学生大多说陈子明,也有一部分说是邹前进,李晨旭自己最郁闷。)
出现意见分歧后我让小组交流。
生说自己的见解,答案有:(陈子明投中个数最多、邹前进投的比较准又多、李晨旭失球最少……)
师:照你们的说法,如果我罚了一个球,可没投中。我的失球数是1,最少,所以我也是灌篮高手?(学生笑,笑过之后是思考,有一名学生提出可计算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比。)
师:是个好主意但是不好比较,我们可以把分母通分成100,都投满100个球就一目了然了。(每组学生都非常积极地计算,急于知道谁才是我班的灌篮高手。)
师总结说明因为陈子明投25个进了21个,照这样计算,他投100个会进84个,进球率就是84/100;那么,邹前进和李晨旭投100个会进90个,进球率就是90/100;这样一比较大家觉得谁的技术更好呢?
通过引导学生明白只看投中个数是不合理的,只看失球数也是不合理的,从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预设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接触新知,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抓住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局限性较大。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提供的问题情景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可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可使课堂真正“活”起来。例如:“采购水果方案设计”一课,师出示“学校要举行庆‘六一’联欢活动,学校给每班发150元的经费购买‘西瓜、桃子、苹果、糖果、瓜子’这五种食品,给出每种食品的价格表,还要求联系我们人数情况,讨论怎样买比较合适?”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提取信息,搜集材料,经历估计、猜想、调整、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提供参与机会,在机会中自主参与
所谓自主参与,是指让学生自己做主,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过程。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着重引导、启发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应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在自主参与中锻炼独立思考的意识。这是活动课的生命力所在。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活动课中,先让学生在距离国旗下两米处摆鲜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分组汇报和归纳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很快便理解了是应用了圆的有关知识。然后我又让它们在距离国旗下1.5米处再摆上鲜花,学生很快便找到了规律和方法。同时,我又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环形”,为后面学习环形又有很好的铺垫作用。由于给了学生自主权,小组合作在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能力得到锤炼。
三、鼓励学生想象、标新立志大胆创新
想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形象或新观念的心理过程。想像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能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所以创新离不开大胆的想像,新异的尝试,创新必须打破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在活动课中,要鼓励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例如,在《摆一摆》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园里,要把16棵树苗,平均分成4行,每行种5棵,你会种吗?按常规,每行种5棵,种4行,应该需要20棵树,但现在只有16棵树,怎么办?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当然开始时,由于聋生的思维局限性,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一头雾水,我就带领着大家一起去打破固定的模式。当学生看到摆出漂亮的图形时,就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不断尝试,摆出了多种图案。这样,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尝到自主探索、想像求异的乐趣,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操作,加深新知理解应用
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活动课中,教师应十分重视通过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体的体积知识后,安排“苹果的体积怎么求”的数学活动。提前精心选择、提供给学生那些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材料,把全班同学分3组,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齐心协力计算苹果的体积。由于聋生的思维往往需要教师的一点一点的开启,所以开始时,我做了适当的引导,结果同样达到预设的目标。经过师的引导,学生很快进入状态,积极动手实践。生1:我把苹果看作近似圆柱体,在心里作适当“割补”,分别测量出上面和底面两个半径取中间值,再测量出高进行计算;生2:我将苹果切碎,装入长方体盒中求出体积。生3:将苹果装入大有长方体或圆柱体容器中,再用沙填补空隙,算出容器容积减去沙子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生4:这样的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如将沙换成水,只要求出苹果放入水中的水面长高部分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
教师小结评议解题策略的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类比、变形、代换等思想,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不同的思路尽可能地出现并进行碰撞,从而加深新知的理解应用。又在观察、讨论中相互交流,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及交往理念都有了同步发展。通过教师的引导设计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目的。
五、激发学生思维,逐步拓展分层递进
活动课可安排一些综合性的活动,适当设计一些开放题,给学生一个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数学活动课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数学的思想。
在数学活动的练习中,我努力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学习完“圆的认识”,在学好圆的画法后,设计了如下问题:要在黑板上画圆,但圆规坏了,怎么办?学校要建一个圆形花坛,请帮助选一个合适的位置,并画出圆形?学生打开想像的翅膀,找到了用绳子、竹竿等解决的方法,还有一部同学提到要考虑花坛的大小、美观,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再确定半径的长度。分层递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时,我又设计了一个难度大的,更加实际的问题:如果要在市中心周围建一条圆形的环城公路,如果你是施工人员,这个圆怎样画?霎时,一片寂静,学生都在思考、想象。不久突然有一位学生提出:在地图上,用圆规画圆,凡是圆上碰到的建筑物都写上“拆”,碰到不能拆的就架桥,这样就行了。通过层层递进,体现了不同学生创新思维的程度,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总之,聋校数学活动课突出了“活用数学”的特点,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鼓励想象、引导操作、激发思维五个方面引导聋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在活动结束时及时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活动课的内在价值并非仅仅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历、体验、感受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数学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创新,从而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德全.现代教育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2]杨之.“数学性质”断想.数学通讯,2001,4.
[3]杨勇.谈数学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11,3.
论文作者: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新知论文; 体积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苹果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