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课堂上的分享缺失及应对策略
何 凡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效与课堂上学生的分享质量有很大关系。在高中心理课堂上,学生的分享与表达较为欠缺,学生大多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想法,这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带来了很大阻碍。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课堂公约、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心理性”引导、合理设计问题等途径,激发学生分享的欲望,鼓励其真诚表达。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分享
课堂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环节,分享得好,学生会有更多深层的感悟,课堂的生成会很精彩,甚至有时候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学生也会受益更多。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类人才需求变化和学生自身职业方向的需要,第四学期会进行为期3周的《企业级项目开发实训》专业实践教学。该实习秉承“职业导向,兴趣驱动,分类指导”原则,在完成企业级项目应用开发实训的同时,锻炼学生分组合作、集中开发、完成真实项目的能力。笔者在该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自定义分组项目为依托,通过边做项目边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ASP.NET相关知识,最终达到能利用ASP.NET开发网站的目的。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生或初中生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不愿在课堂上表达太多,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闭锁性,所以,心理课堂上想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内心体验越发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若有哪位学生站出来真诚地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反而会成为其他同学眼中的“异类”,甚至会得到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回应,久而久之就不再有学生敢说话、说想说的话,心理课堂想要推进、深入,达到教学目标便难上加难。
我们往往无意中会刻意选择忘记曾经的无知或无能(这里没有贬义意思,就是知识和能力发展没到某一个层次)来突显自己所达到的高度。对于孩子,很多人也是往往会忘记曾经的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于是就有了不少父母会说,这个这么简单怎么都不懂。
一、高中心理课堂上分享缺失的原因
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身心都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内心想法增多,但向外表达和倾诉的渠道变窄,心理闭锁性增强,更愿意自己默默消化。同时,他们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注重表达和分享的心理课堂上,当有学生鼓起勇气分享感觉和想法时,对于其他同学是一个冲击,他们不能理解和接纳这样的课堂方式,尽管可能有些话的确说进了他们的心里,但还是会潜意识地以防御的姿态排斥这种表达。
公约又叫课堂规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符合实际和需求的课堂规则,好的课堂规则可以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跟着教师的节奏,分享自己的体验,并将体验上升为心灵的感悟。教师应向学生表明,心理课堂是尊重的、接纳的、开放的、不评判的课堂,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讨论其他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课堂纪律,在出现上文提到的学生起哄等干扰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公约的存在,并指出“每个人的分享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当你分享时,肯定也希望别人能倾听自己。”
2.课堂氛围不安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生的知识性回答比较少,个人的、隐私的内容相对较多,如果这个课堂让学生觉得不安全,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甚至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分享一定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消极对待,必然不会有学生愿意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在高一开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设置了“挫折教育”的课题,请学生先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挫折”的样子,再到讲台上分享。虽然学生都画得很认真,但无一人愿意上台分享,课堂出现冷场。细想一下,高一开学说明这是一群刚集结在一起还不是很熟悉的学生,而挫折经历又是触及内心的话题,谁会愿意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大谈特谈自己的受挫经历呢?
3.教师引导不当。
课堂上,不排除会有对话题不感兴趣、无法融入课堂氛围的学生,他们总是游离于团体之外,有时做自己的事,有时开小差,甚至在其他学生分享时,不合时宜地发出嗤笑、打断或者随意评判。对于一些本就敏感、内向的学生来说,能站起来分享已经鼓足勇气,一旦遭遇这样的境况,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4.个别学生起哄。
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和学生的每一次互动都至关重要,它将引导课堂的走向和氛围的深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更是如此。若课堂上学生开放地表达自己,但教师只顾一味深挖,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触及学生某些创伤性经历,则可能导致课堂事故的发生。如课堂上一位学生主动谈起自己初中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消极感受和想法:“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我是孤独的”等,这时已能看出该生曾经受过伤害,但教师依然请学生具体分享事件,该生拒绝回答,教师只好回应:“我尊重你的想法,或许你还没准备好,请坐。”虽然这个回应还算合理,但是会对学生后面的分享造成一定阻碍。
二、高中心理课堂上分享缺失的应对策略
1.设定课堂公约。
变更分析处理对变更调查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直接影响,而重构数据的拓扑关系是这一内业处理环节中的难点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只有部分区域会发生变更,因此,本系统对局部拓扑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局部拓扑主要包括增删合并图斑与改变部分图斑的界址点数据2种方式,这2种方式均可促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
2.做好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本堂课的教学思路和目标,仔细琢磨教学设计,考虑该课题是否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且普遍存在。当这些都准备好之后,学生对该话题感兴趣、想解决,自然会更愿意表达,同时因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不会有学生被当作“异类”的情况。教师对突发情况的预设也是应对课堂分享缺失的关键策略,若教师预设到课堂中某些环节可能会引发学生不良的心理体验或排斥自我暴露的行为时,应当适时调整活动内容或进行恰当引导。
3.运用“心理性”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真诚表达之所以会被有些学生看作“异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内心的闭锁,此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性”的引导,如共情、鼓励等。如在“邂逅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请学生画完自画像后介绍自己的作品。一开始没有学生愿意,但教师注意到有个学生目光不时与自己接触,便请他分享,并表示“想法是没有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能说出你的想法”。该生介绍时,教师对某些细节进行核实,并进行内容和情感性的反应,如“所以你会……这么想”“那表示你是个……的人吗”“看来你觉得挺困惑的”等,该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一些学生会拒绝和自己的感受、情绪接触,当看到其他人表达时,往往会做出一些干扰行为,如嘲笑、随意评判等。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并敏锐地捕捉他们内心的触点,与他们共情,这时往往他们会停止干扰行为。
4.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表达的方向和深度,也决定了“异类”现象的出现与否。问题的质量包含几个要素:(1)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如在“沟通之道”一课,教师列举了几个情境:考试结束后、期末复习期间、班级打扫卫生时,请学生思考“导致误会的表达”“本来的意思”以及“恰当的沟通方式”这几个问题。这些情境贴合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学生有话可讲,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2)是否层次分明。对于学生的体验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因此问题的层次就显得很重要。如“痛,并成长着”挫折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先请学生画出心中对于挫折的印象,然后分享“你画了些什么”,接着提问“挫折对你意味着什么”,最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挫折经历的处理”,一步一步推动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体验。(3)是否为开放性问题。心理课堂上多提开放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其真诚表达。
【参考文献】
[1]郭梅兰.浅谈如何提高心理课分享环节的效率[J].福建教学研究,2015(1):20-21.
[2]詹静.上好心理课的“六不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Z1):72.
[3]朱雪霞.莫让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心理味”变了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5):23-24.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56-0055-03
【作者简介】 何凡,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南京,211200)教师,二级教师。
标签:高中生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 课堂分享论文;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