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患病率较高的疾病。西方国家这种病的发病率已达到百分之十以上。胆囊结石病人的基数在我国也日渐增长。现如今,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人们与时俱进的生活节奏和日渐改变的饮食模式有向上增长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经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结石的患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关。
一、哪些不合理的饮食容易引起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患者常见的外部特征是肥胖和超重。这两点同时也同样被研究者确定为能引发胆囊结石的最危险的因素。现如今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化,人们逐渐用快餐食物代替正餐以节省时间。这造成的现状是人们每天摄入大量的高热量食物,但是并没做出足够的消耗热量的行为,进而导致这些人群体内的胆固醇含量逐渐增多甚至超过常人,最后导致胆囊结石的患病几率增加。
1.长期食用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是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用过多的这类食品,会导致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增加,与此同时肝脏的负担也随着增加,这时过剩的胆固醇就会在胆囊壁析出结晶来,进而形成胆囊结石。由于这类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油、脂肪等等,这是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过剩的一大因素,增加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
2.体内糖分的摄入量过多。喜欢吃甜食的人群,日常生活中会食入大量的糖分含量过多的食物,例如:糖精饮料、蛋糕、奶茶、糖果等等含糖量多的食物。食用较多这类食物,会使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远远超过个体自身能够消耗分解的量,进而堆积在体内。有相关研究表明:过多糖分的摄入会阻碍胆汁的分泌,同时阻碍胆囊收缩,从而延迟胆囊排空。此外,高热量的糖分摄入也是诱发人们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因素。
3.长期食用素食也是导致胆囊结石产生的一大诱因。曾经有研究调查表明,长期食用单一的素食,不搭配食用肉内食物的人群,也会较正常人群来说更容易患上胆囊结石,尤其是老年人群。现如今,社会发展进程过快,对于在社会打拼的人群的各项能力要求过高,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老年人往往抱着一种想给子女省钱、减轻压力的想法,长期食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素食,少吃或者不吃肉。这种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不足,长期以来这种低蛋白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人们出现影响不良的症状。并且单纯素食的摄入会使得人体内的植物纤维过剩,阻碍了胆汁酸的吸收,进而引发胆囊结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刺激性食物和饮品等也是导致胆囊结石的一大危险因素。经常使用过辣、过酸等的刺激性食物容易过多胃酸的产生,这些食物摄入会给胆囊带来较为强烈的刺激,导致胆囊强烈收缩,影响胆汁的分泌,进而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同时,长期酗酒的人群也会更加容易患上胆囊结石,酒精在体内的反应机制与辛辣食物给胆囊带来的刺激机制大体相同,同样是阻碍胆囊内胆汁的分泌。这些都是诱发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二、长期健康饮食对胆囊结石的作用
1.改善当前的烹调方式
我们已知高糖分、高热量的食品过多的摄入会导致人们过胖和超重的身形,同时引起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的增多。因而,人们应该调整日常的膳食结构,尽量减少汉堡、薯条等高热量快餐的摄入,在做饭的时候也尽量减少植物油的使用,尽量较少地使用油炸、煎等烹调方式。
2.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不规律、不定时的进餐方式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威胁,也是引发胆囊结石产生的一大诱因。每日固定食用早餐是十分重要的,不定时甚至直接略过食用早餐这一阶段,会导致经过整个夜晚积累下来的高胆固醇浓度的胆汁,无法及时排除胆囊,从而加大胆囊结石产生的风险。每日三餐的相隔时间相对固定,也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之所以要求每日三餐的时间尽量固定,是为了保证胆囊能够接受到较为固定的刺激,保证胆囊内部胆汁的及时排空,从而避免胆囊结石的产生。此外,我们还应该切忌暴饮暴食等不节制的现象出现,暴饮暴食现象容易使得胆囊接收到突如其来的刺激,产生突然收缩的现象,极易引发身体不适以及胆囊炎等疾病。
三 、结束语
保持一个良好的膳食习惯,有助于降低患上胆囊结石的风险。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少盐、少油,尽量多吃一些不重口的食物,但是清淡不是单纯素食,长期只食用素食也会导致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少,增加个体营养不良的风险。改善个体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酗酒、抽烟等不良行为的产生,避免由于不良的生活模式而造成的胆囊结石的患病机率增加。同时,个体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健康意识,经常做一些健身的运动,强健自身体格,改变过去高摄入、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合理搭配生活三餐,保持固定的间隔时间。此外,即便是在非常饥饿的状态下也不能高速进食,以免对你胆囊产生强烈刺激,阻碍胆汁的分泌,进而导致胆囊结石的患病几率增加。
论文作者:邱富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胆囊结石论文; 胆囊论文; 胆固醇论文; 食物论文; 胆汁论文; 含量论文; 素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