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中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化疗期间;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uring chemotherap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June 2015 2017 years in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 8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after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mpariso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uring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tients' bad mood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remarkable. Pressure
[Key words]: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psychological care;chemotherapy;clinical value
肺癌属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以免疫力下降、消瘦、器官损伤、营养不良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与其他癌症相比,肺癌引起的相关症状及其痛苦最为严重,在接受化疗的同时还需忍受因疾病本身及治疗带来的众多症状群的困扰[2],化疗期肺癌患者从理论上讲面临着更多﹑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于肺癌患者,心理护理会非常重要,心理护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本文为研究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中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4.2±2.3)岁;左侧病变20例,右侧病变21例;病程0.6--25个月,平均病程(6.6±3.9)个月;观察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4.9±2.2)岁;左侧病变23例,右侧病变18例;病程0.7--26个月,平均病程(6.8±4.0)个月。本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对象均了解研究的整个过程并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宣传及遵循医嘱提醒患者定时服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具体方法:①疾病知识宣讲,护士选取恰当的时间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以及化疗相关知识的宣讲,让患者了解疾病,配合疾病的治疗,并且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对患者讲一些战胜病魔的例子,请一些癌症康复效果好的患者回到医院宣讲,增加患者可以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变成主动治疗。②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护士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对话,通过技巧性的问答,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③社会护理,与患者家属、朋友进行沟通,尽量给患者情亲上的安慰,并且让患者知道自身的重要性。将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以减轻病痛,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应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包括生理、认知、角色、社会功能及情感5个量表。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2)护理满意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护理满意率予以评价,完全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大及吸烟人口数量的增多而逐年增长,其中男性为主要发病人群[3];肺癌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同时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为肺癌晚期,因此多采用化疗等治疗方式,已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是治疗肺癌的常用方式,虽然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但长期接受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肺癌预后效果差,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疾病、化疗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带给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其中,生命质量,又称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是一种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身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感觉体验[5]。在此背景下,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范庆华,王若兵.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11-13.
[2] Wang D,Fu J. Symptom cluste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ina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 Afr Health Sci,2014,14(1):49 -55.
[3]谷云飞.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5):136-137.
[4]杨丽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212-213.
[5]徐宁.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134-134,137.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