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破产困境的职工自助企业--安徽饭店实施大营销战略的记录_市场营销论文

职工自救企业 走出破产困境——安徽饭店实施大营销战略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纪实论文,困境论文,营销战略论文,职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中心区的安徽饭店,是安徽省第一家4星级宾馆。饭店曾经是中外合资的企业,如今,外资已经撤出,由职工组建的金辰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着这家酒店。每个职工不仅是饭店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饭店的管理者,而且还是饭店的营销人员。企业效益蒸蒸日上,职工凝聚力大大增强。然而有谁能够相信,几年前的安徽饭店曾经是一个挣扎在破产边缘的困难企业?

职工救企业

安徽饭店成立于1992年,最早的所有者是由安徽省内11家厅局单位及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公司法人。1993年美国的一家企业投资320万美元入股,占总股本800万美元的40%。这家中外合资企业1600万美元的总资产中,有一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在企业负债比例较高、还贷负担沉重的情形下,合资外方先后挪占企业资金4000余万元,使得饭店雪上加霜,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致使债权人屡屡上门讨债、纷纷起诉,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2001年4月27日,法院进入执行程序,企业所有账号被冻结,资产被封,股东无力注入资金,银行不予贷款,一切融资渠道全被堵死,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法开展和维系,濒临破产。当时饭店共有800多名员工,还有相当数量的双职工,假如进入破产程序,职工们的日常生活怎么办?

面对如此艰难境地,刚刚接手这家企业的总经理章富成与党委书记石玉柱陷入了沉思。饭店总经理室昼夜开会研究讨论。章富成与总经理室成员认为,应该想方设法保持企业继续生存。他们思考、讨论的是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暂时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是否一定要走破产道路?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确实可以破产,但是员工怎么办?单纯破产可能很省事,企业也具备破产的条件,但是,如果破产出售资产,必将会造成企业资产的大幅度贬值。况且,破产也实现不了债权。假如企业没市场,没有现金流又当别论。我们不能只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考虑人的因素。再就是社会问题,职工没工资,日常生活怎么办?总不能把800多名职工推向社会吧?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新形式?能不能将历史债务暂时放到一边,把经营权交给员工?银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不也是采取类似办法吗?由此,他们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了“职工救企业”的大胆设想,并陈述了五点理由:

第一,对股东有利。饭店已经运转10年之久,主要设备设施均已老化,一旦停业再启动,至少需要2000万元至30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

第二,对债权人有利。如果执行资产偿还,债权人未必都能实现债权;假若企业不垮下来,则不仅能保证资产不受损失,还可以有能力偿还债务,从而使债权人最终真正实现债权。

第三,对国家有利。如果企业垮掉了,国家要受相当的损失,不仅每年会减少100万元到200万元人民币的税收,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第四,对员工有利。企业本身还有市场,生存是有余地的,历史债务只是一个包袱,不轻易让员工失业,也是对职工负责的态度。

第五,对企业有利。安徽饭店毕竟是安徽省首家四星级宾馆,是安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旦歇业,品牌必将受到巨大损失。

总之,企业破产应当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特殊情况。

安徽饭店关于“职工救企业”的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立即通过工会付诸行动。具体做法是:由员工入股,成立以员工为主体的独立法人实体“金辰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40万元人民币资本金由员工自愿入股,不设比例,不设上下限;数百名股东组成若干小组,推出不到50名的股东代表;职工如被淘汰,可自愿转让股份,转售给所在股东小组;金辰公司与饭店公司签订承包协议,承包饭店经营项目,每年固定上缴1500万元;原有饭店职工全部留用,员工的三项保险均由金辰公司承担。就这样,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新形式。

他们认为这样做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理念。虽然资产的所有权仍属饭店公司股东,但是,员工有了资产使用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饭店的主人,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员工因此产生出劳动的激情和责任感,表现出主人翁的姿态,感到多少年来所提倡的“当家作主”、“多劳多得”今天才真正在自己身上得到了落实。如今,公司股东满意了,400多名职工就业稳定了,资产升值了,利息提够了,税收保证了,折旧费用足了,各方面利益都得到了保护。实践有力地证明,资产必须与人相结合,资产离开了人,就不值钱了,有了人的积极性,资产的使用价值才会转化为变现价值。

组织的变革与优化

在过去,安徽饭店吃的是“大锅饭”,企业内部收入“一把搂”,支出也是“一把搂”。由于各部门没人算细账,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到1999年时每年都要亏损800万元到900万元人民币。为了改变这种不计成本的粗放管理状况,章富成上任后痛下决心,坚决划小核算单位,对下属充分放权,企业的观念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所谓的充分放权,归根结底放的是批条子的权。以前上边批条子,下边办事情,成本自然无法分析。成本控制靠的是细化,诸如在用工、买菜等零碎的方面,要想夯实成本,就必须堵塞种种漏洞;让基层人员自己控制成本,自然会取得更好绩效。餐饮部改为“万家灯火”公司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自己核算成本,内部潜力得到很大挖掘。以前餐饮部应收款的比重高达47%,成立公司后,很快下降了7到8个百分点。过去,各种菜多少钱一斤,局外人懒得过问,也很难了解。成立公司后,厨房的人跟着采购一起去看价格,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关于用人权,也完全交给下边,该用多少工,该用什么人均由各部门或分公司自己决定,公司与员工协商,同意即可办理。没有位子的要调动,自己找岗位。人事制度的彻底变革,推动了企业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

将成本控制的权利下放到基层,员工成本概念大大增强,人人养成了算细账的好习惯。比如职工个人随手关电灯,能用小度数的灯泡就不用大度数的。平时外出办事,能骑车去就不要求派车。重要的会议,饭店要求灯要亮一些,喷泉也要喷起来,沿河的灯也要开起来,员工们也是限制到最低范围。

过去饭店的工具或者设备坏了,就往工程部一丢。现在则要用各部门自己的修理费用去修,工程部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每个人都一专多能,既能干水暖工,也能干电工,还会干机修工,人人自觉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有的电机线圈坏了,能自己攒的就自己攒。有一台瑞士进口的旋转门电机定子坏了,如按以前的习惯,报废买新要花8万多元人民币。这次由员工自己拆开来清洗维修,竟然也修复好了,既节省了开支,也提高了效率。

洗衣房过去是只做本饭店的保障服务,现在他们主动对社会开展业务,洗衣加送衣。为了节省对外送货的人力成本,职工们自费学会了驾驶机动车,不仅经理会开车,员工也会开,两、三辆车一天到晚都在运转。由于开拓市场走向社会,从前只能挣5000元的洗衣房,现在除做好本店保障服务外,一年接外活就挣100多万元。

饭店大厅卫生组只有4人,除负责1000平方米的玻璃和500多平方米大理石地面以及大量的公共卫生外,同时对外拓展业务,清洗地毯、大理石等,为企业增加收入2万元人民币,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金辰公司不仅对安徽饭店实施管理,还开展了对外管理和培训业务。公司有几十名专门从事对外管理和培训的专业人员,成立了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每年创收100多万元。企业输出管理既减少了支出,又提高了收入,也锻炼了员工,企业自身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章富成认为,目前酒店业已进入全面盈利阶段,在增加组织的柔韧性和灵活用人方面还必须狠下工夫才行。过去保安部人员多,工作单一,现在一方面减少了人员,另一方面,遇有重大客情,他们就会自觉接受调遣到餐厅走菜。全体人员听从统一调度,保证了组织的弹性,无论上客率是在60%还是100%,企业都能应对自如。虽然人员是归全饭店统一调度,但是,跨部门参加临时团队均算借调工,照章按时算账,由用工部门支付费用。弹性有效的用工制度跨越了过去编制上的藩篱,使人力成本实现了最小化。

他们从中体会到,有了客源才有企业,离开市场需求,再多的部门和员工都没有任何意义。企业只有紧密服务客源和市场,打破僵化组织,打破前后台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和创收能力,增加税收,实现良性循环。

激活人力资源

改到深处是减人。安徽饭店开业十多年了,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沿用最初从金陵饭店引进的模式。实际上,这相当于20多年前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的酒店人力成本很高,程序设置也不尽合理。只有实行流程再造,打破传统和习惯的框框,“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大胆变革,才有出路。

安徽饭店减人的诀窍在哪里?他们的高招是“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把难题的突破放在基层。客房部原来定员130人,人员明显过多。他们要求部门减人,但工资仍按130人核发。3个月后,将客房部人员指标订到90人,部门有意见了,饭店把3个月的用工考核数据拿出来,基层只好心服口服。原来为了减人增资,部门在3个月中的平均用工只有90人。接下来,饭店继续实行“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3个月又进行一次微调。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几个回合,客房部在利用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员工人数从130人减少到了61人。其他部门也进行了成功的削减。餐饮厨师从以前的60多人减少到30多人;工程部从70多人减少到49人;撤销楼层值台员,一下子就减少了18个人;总台采取接待和收银合并,减少了十来个人;总机与客房服务中心合并,又减少了近10人。饭店员工总数从最高峰的1200人减少到800人,现在则减少到500多人。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减人机制至关重要。

在减员的同时,饭店增加了培训的力度,使广大员工提高了对质量的重视,提高市场意识,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真正实现精简高效。

企业用工更加灵活实际了。以前早上实行打卡制,名义上是监督工作时间,其实坐在班上也可能是无谓的消耗。早8晚5,到了下午6点业务高峰时期,许多重要岗位反而没人了。现在,他们提出“有效工作时间”的模式,要求员工在饭店没有事做时可以不来或晚来,但有效的工作时间必须要保证。营销等部门的部分行政工作推迟到晚上8点,工作的有效性明显加强了。

企业还从2003年初实行了一种轮休制度。对目前的几百人,如果进一步市场化运作,还可以再精简一部分。但考虑到从1000人精简到500人,余下的大多数已经是比较优秀员工,尽量不精简。为此,企业规定了每人每年轮休一个月的制度(每月至多休息一周,分三个月以上休完),既达到精简人员的效果,又没有把多余人员推向社会。加上前面说到的每年约有几十人外派培训与管理,这一进一出就达到节省100人的水平,每年可以节省用工费用10%,约50万元。这种灵活的休假制度刚一推出,就受到员工们上下一致的拥护。

弹性的用工制度在“非典”时期还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03年4月底,“非典”来势汹汹,那时安徽饭店已经开始轮休了。“非典”期间,饭店分成两班运作,每个班的职工工作10天,休息的人不准来酒店。由于有两套系统,即使饭店出了问题,被隔离封住了,还有第二套班子跟上,饭店的正常经营业务不至于垮下来。而当“非典”结束时,饭店启动速度则比其他单位要快。5月下旬,安徽省的部分娱乐活动场所刚一宣布“解禁”,安徽饭店立马就开始了“大营销”,以餐饮为突破口,迅速地全面启动。

饭店还利用轮休期间为员工举办技术业务培训班,有全能服务班和管理提升班,每个班7天时间,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轮休的办法实际上既减少了用工人员,同时保证了就业,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这种带薪休假制度在饭店行业是相当领先的,当地一些媒体纷纷登载出安徽饭店的经验。

许多改革措施大大地提高了对客服务水平。从前客房服务,规定正式工负责对客,临时工负责整理卫生,常常出现服务“两张皮”现象,现在打破了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区别,洗衣场取消了正式工、临时工之分,质量反而提高了。从前总台站立式服务,各个工种截然分开,接待的只管接待,收钱的只管收钱。人员多时对客人的服务反而不到位;现在,各种服务项目综合在一起,一下子拉近了与客人的距离,人情味浓了,员工与客户都非常满意。

转动大营销魔方

为了增加收入,安徽饭店创造了“大营销”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这是在一般教科书和实践中没有见过的营销手段与方法。在过去,饭店的市场营销也多像一些教科书中阐述的那样,实行的是“大企业小营销”,上千人的企业,搞营销的只有几个人,信息非常有限,参与的人员也只是少数。企业发展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更要增加营业收入,而传统的营销模式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成了阻碍企业成长的瓶颈。

“非典”之后,市场营销问题更加突出,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复苏迫在眉睫。他们想起了近两年来销售月饼的经验。在每年一度的中秋节前,短短的二三十天销售五六万盒月饼,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任务,也有奖励,前10名还可以享受出国旅游。在后来诸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里,也采取过类似的促销办法,往往都是顾客爆满,产品销售一空。

为了克服“非典”带来的影响,他们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大营销”动员:不仅动员职工以及家庭尽量在本店消费,而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来发展和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响亮地提出了“500个员工,500个家庭,500个N次方朋友”、“一人在企业上班,全家为企业着想”的“大营销”思路和口号,从而使饭店的每一位员工既是服务员,同时也是营销员。职工们不仅动员起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来宣传企业,拉客来饭店吃饭、住宿,而且吃住过后还要进行意见跟踪。从前后台人员根本不会过问前台的具体服务,实行“大营销”后情形就不同了,不仅有了线索自己拉过来,而且还跟踪服务,因为涉及到了员工自己和饭店的面子。这样,“大营销”扩大了营销渠道,维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扩大了宣传效果。

职工及其亲属们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销售额。一位女职工参加港澳的奖励旅游,其丈夫得知一位朋友要为单位订宴,就主动打车到饭店,及时安排到饭店中去,并把这份贡献算到妻子的份上。员工们推销月饼,每盒有4元钱的提成,但很多人往往将每盒4元钱的利益让给了客户,紧急之时,职工还会自己“倒贴钱”打车跑单位、跑郊区。采用多种灵活让利给客人的做法为的是有效留住客户,保证任务完成。员工们平时联系业务也总是用自己的电话或手机,生怕错过了机会,类似这样的事例在饭店俯拾皆是。

为了深入开展“大营销”,饭店成立了专门的组织,一个部门就是一个自然小组,小组的名称以负责人名字命名,成绩一天一公布、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每个月奖励一次。个人第一名最多时奖励5000元人民币。“大营销”成绩优异者,奖励出境旅游。目前已有7名员工到过澳大利亚旅游,到过新马泰的有40多人次,港澳50多人次。仅2003年到过新马泰、云南、三峡、青岛的就有200多人次。

“大营销”活动不仅开发了客户,也发现了人才。奖励旅游,实际上也是开阔员工眼界,每次出国都安排了考察项目。凡是出去看过的人,市场意识都有所提高。更多的人通过“大营销”,更加敬业爱店了。有一次,饭店安排境外旅游,结果有5个人主动放弃了,原因是饭店当时工作忙走不开。

安徽饭店的实践证明这样一条规律:只有打破常规,不断变革,锐意创新,才能探求到企业管理的真谛。

标签:;  ;  ;  ;  

走出破产困境的职工自助企业--安徽饭店实施大营销战略的记录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