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第四小学 高秀英 甘露霞 朱文兰
摘 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量,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长期坚持、有效引导的结果。鉴于此,本文立足我国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习惯培养
新课标课改要求,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量为中心目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于语文老师,要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要给学生选取适合的书籍。通过大量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丰富语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陶冶情操。
一、提高兴趣,激发情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以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对课外阅读有求知欲,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从小听着童谣长大,上学后,只要老师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基本都会被吸引过来。对于经典寓言故事,学生更是耳熟能详,百听不厌。所以,要充分发挥故事的优势,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1]。
把学生领进书籍的海洋,培养对书的热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灯。这些都决定于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老师真正热爱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会受到熏陶。在对于书籍的选择上,要给学生自主选择权,哪怕刚开始学生是很盲目地选择书籍,老师也不要过多干预,这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过多的限制会降低学生的阅读热情,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二、选好读物,目标明确
学生在阅读初期对于自己选择的课外读物,带着浓厚的兴趣,可以很认真地阅读。但这不是说老师对于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完全放任不管,老师要引导学生,推荐部分适合的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由具体向抽象逐渐过渡,可以选择一些逻辑性强的课外读物。例如:《爱的教育》是意大利日记体小说,文中以一个小男孩的眼光,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感人小故事,每篇文章都把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让学生懂得爱,体会爱,在爱中受到教育。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和类型要广泛,体裁要多样,主要思想内容健康,能达到教育目的,对学生发展有良好影响的课外读物都可以推荐给学生,要让学生饱览群书[2]。对于读书首先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如果对于老师所选的读物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也不清楚对于自己有哪些帮助,这样胡乱读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很难有提高。因此,一定要明确阅读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使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阅读的乐趣,良好的阅读方法往往是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的。
(一)阅读要注意积累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基本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在阅读过程中要把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可以为学生写作文提供灵感。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思维能力,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想象;提供安静的环境,给学生开阔的空间,让学生在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中自由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三)培养收集资料习惯
课外阅读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受到启发。因此,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要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将收集过程完成,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合作完成,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互相分享激发主动收集资料的兴趣。
四、营造读书氛围
(一)环境熏陶
当我们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时,学生会把被动的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为了维持课外阅读风气,教室里,四周墙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或者介绍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张贴人类的起源、未来的科学幻想等等。
(二)共享共悟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最希望可以与他人分享,针对这种心理,要在班上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小伙伴,结成“读书伙伴”,要求在同一段时间内,读相同的书,读完后分享读后感,一起交流,以达成知识共享[3]。
(三)家校协作
如果家庭没有浓厚的阅读氛围,家长很难教会学生阅读。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家长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每天陪学生读书,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家长要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有家长的陪伴,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老师要利用好课外读物,将语文阅读教学走出封闭的课堂,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好书,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让学生学会积累。家长也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学校、家长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书是一艘船,可以带人去远方,老师和家长不能带学生去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
参考文献
[1]陈前伍.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的方法[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8):34.
[2]贺小兰. 培养阅读习惯 快乐海量阅读——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17):51-52.
[3]尹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0):188.
论文作者:高秀英,甘露霞,朱文兰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老师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兴趣论文; 家长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