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注重文化力的发展?_文化营销论文

企业为什么要注重文化力的发展?_文化营销论文

企业为什么要注重文化力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注重论文,文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要注重文化力的开发,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引起的。这个发展趋势的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表现,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推进。

1993年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我曾讲过,“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这是所讲的文化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而言的。文化力的内涵,既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智力因素,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在内的种种精神力量,还包括社会文化网络,以及作用于现实生活的传统文化的力量。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

那么,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的新挑战,企业为什么必须注重“文化力”的开发呢?对此,至少可以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加以具体说明。这十一个方面,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十一个基本特征。

一、科技创新促使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

所谓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谓“公司再造”的提出,实际上都是源于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驱动。国际上的有关论著提出,“信息和生物技术将使人类的生活和企业发生彻底的变化,企业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用新技术来改进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如果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则有被历史淘汰的危险。”为此,“为了在明天的经济中取胜,今天就要改变你的企业。”因此,从企业研究跨入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来说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趋势,这就是:由于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由于称之为后勤保障体系的革命和绿色文化的兴起,围绕着人的吃、喝、穿、住、行、医、保健这些方面,其产品的开发会越来越快,而科技文化含量随之而大大增加。对企业来说,这将带来一种不断出现、永不会消除的压力。在这种压力和挑战面前,企业只能是永不休止地推动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转化为产品开发业,把智力、把知识注入到产品开发之中,注入到创立名牌的实践之中,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

从科技创新带来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中,自然会引出这样几点结论:①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因为产品开发很快,不是名牌,很难赢得市场份额;而即使是名牌产品,这个“名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靠“名牌打天下”,这个名牌的内涵也是个活动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而一旦停止了科技含量的提高,停止了开发,那就可能在市场上被别的名牌所取代。②名牌并不等于商档,不等于价高昂贵。许多日用生活品都可以成为名牌产品,如吃、穿、用等都可以不断开发,不断使之成为同类商品中的名牌。③在产品开发中发挥产业群、产业链和科技链相配合的效应。在主业、优势产业的上下游延伸、相关产业上扩张,而不是盲目扩张。这不仅因为资金问题,重要是有科技创新的优势问题。④走专业化和特色竞争、特色制胜之路。这也是便于利用科技优势。⑤注意利用名牌扩散效应。在产业群、产业链的发展上利用已有名牌再创新名牌。这是就工业企业而言,就商业企业而言,也有个名店的扩散效应。

二、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

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这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商业文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商品文化,二是营销文化,三是商业伦理文化,四是商业环境文化(既包括购物环境,也包括软环境,法规、政策、文化背景等),而在商业文化体系中起着重要载体作用的是商品文化。这个商品文化,所指的是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璜、包装、商标、广告等等。它们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放眼市场,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商品,都凝聚着一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文化内涵、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商品布局的内在依据。而商品的文化含量越大、文化附加值越高,它的辐射能力便越强。现代商品开拓市场的这一趋势,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也必然会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

三、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任何一种商品生产出来,都需要有两种投入:有形投入与无形投入。有形投入又称为硬投入,其中包括能源、资源、人力、财力。无形投入又称为软投入,是指文化、科技等。现代市场竞争,促使有远见和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在十分注重降低有形投入,而强化无形投入、即提高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误区,必须摆脱扩大外延再生产的老路子,走出扩大内涵再生产、降低有形投入、提高无形投入的新路子。这个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决策必须永不休止地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把开发“文化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智力优势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资源。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研究21世纪世界经济走势中所分析的,绿色革命与材料科学革命的兴起已经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一场电信——电脑——运输——后勤保障体系的革命使全球资源网得以形成,而且还可以发展出一个世界性的资本市场。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工业、民用航空、电信、机器人加机床以及电脑加软件被认为是未来几十年的关键产业,它们都可以说是脑力产业。谁能有效地组织调动人的智力从事上述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就在谁那儿落脚。既然科技创造了人为相对优势,那么,争取人为相对优势就必须要求企业从上到下,每一个层次的职工都具备技能。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增加9%。

五、生产工艺流程对员工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竞争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动着生产工艺流程的不断优化。而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又对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莱斯特·索罗在《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曾经分析过这样的事实,已经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三种主要新产品——磁带摄影机和录相机、图文传真机和激光唱片机,是由美国人和欧洲人(荷兰人)发明的。但是,若看销售额、就业人数和利润三个方面,上述三种重要产品的市场,大部分被日本的企业所占领。这个引人瞩目的事实说明,谁能降低产品的成本,谁就能从发明者手中夺走产品,占领市场。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新产品的发明者若不能同时又是成本最低的产品制造者,发明的受益就微乎其微。而要成为成本最低的制造者,保持生产工艺流程的最佳状态,职工的整体素质就很重要。而提高素质,就要有教育的发展和在职培训的配合。这里所讲的员工整体素质,既包括科技文化素质,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理想、职业道道、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培训,实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绝非外加的可有可无的事情。

六、现代市场发展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商品消费的心理成分和审美要求。

市场发展趋势是由消费的发展所牵引的,而消费经常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一些学者研究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生活质量的美学内涵、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营销的美学革命、市场组合的审美战略、现代企业服务化营销的审美特征、审美生态环境与企业效益等等,就是观察到了消费发展中的审美化趋势。正是这种消费心理吸引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正是由此出发,学术界提出产品的新的“美的文化标准”的观点。在产品的质量、耐用、经济性、实用性之外,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有个“美的文化标准”。这个“美的文化标准”,要求企业研究在产品的构思、塑造、款式、风格、包装等方面如何体现出美学价值。要把美学注入产品的开发之中,注入营销活动之中,注入服务之中,这就是消费的审美化趋势对企业的呼唤。

七、形象力在市场开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形象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企业开拓市场的历史分析。当商品比较匮乏的时期,有商品不愁卖不出去;商品生产的越多,企业赢利就越大。这时,企业力主要取决于商品力。后来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只靠商品力不够了,还要有广告等营销手段,这就是说,企业力要靠商品力加上销售力。而再往前发展,就是人们认识到,商品力加上销售力,还需要有企业形象的作用,这就是说,企业力等于商品力加销售力再加上形象力。近年来,在国际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界,提出“形象营销”、“形象制胜”的概念,提出形象力是企业较量的一个焦点,就是因为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动,技术推广非常之快,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厂家越来越多,销售同一种商品的商店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去哪家商场购买哪家工厂生产的产品,选择余地很大,而企业形象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形象塑造,CI设计,成为今天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由科技进步所推动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自觉地进行形象建设,而企业形象建设又带动着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

八、服务创新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①企业形象从根本上说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差,企业不可能有好形象;而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服务质量,企业同样不会有好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创造企业形象,服务质量同样创造企业形象。②商业文化学、企业文化学提出“服务增值”的概念,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因服务好而增值,也可以因服务差而“减值”。③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产品要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服务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开发,而且服务创新同产品创新一样具有永远开发不完的潜力,永无止境。④多年来,我们对于服务的研究很不够,不够深入,不够细化。特别是对于服务的特殊性研究得很少。这不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我们看到,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同时也在购买一种服务。但购买商品同购买服务很不一样。对于实物商品,若觉得买得不称心尚可向卖方退换,从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服务提供之后就不能再复原了。还要看到,提供服务的内容、特别是服务质量,往往要受到服务提供者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心理情绪的影响。这就要求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员工要提高、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要注意思想意识修养,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说,服务竞争,背后是员工综合素质的较量。而一旦一个公司的服务文化、服务风格和服务气质形成以后,就成为独有的精神文化财富,这是别的公司无法学习的。⑤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必须摆正企业与顾客(客户、用户)的关系。服务的核心问题,也是服务创新的核心问题,也可以说服务的永恒主题、服务创新的永恒主题,是坚持顾客至上,顾客第一。这是服务创新的基本点、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创新就是在创造顾客,创造顾客也就是创造市场份额。

九、在国际营销中,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也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开始使用“文化障碍”和“文化沟通”这样两个概念,并不是偶然的,而恰恰是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因为在跨国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本企业的产品在品种、造型、款式、外观、包装、服务、广告和推销手段上,同营销地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特定的审美需求不一致,而造成产品滞销的状况,常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而相反,产品若能同营销地人们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要求相一致,则称之为“文化沟通”。由此,人们提出了重视跨国公司的文化管理,提出了进行“跨文化培训”的计划。进行“跨文化培训”,当然包括了解国外营销地的语言、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士民情及其历史、宗教、社会状况,并且了解营销地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这种价值观念所源于的悠久文化传统。

十、企业信誉正在成为市场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

企业形象是和企业信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论述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时提出了“信誉高于一切”的观点。他说:“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守法和守信是一切经济行为的两个基本规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而竞争和协作都离不开讲信誉。因为失去信誉,竞争和协作都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信誉高于一切”应当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200多年以前,富兰克林在提出“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命题时,同时也提出了“信用也是金钱”的命题。今天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更应该讲信誉。在市场信誉问题很多、而全社会普遍呼唤信誉的今天,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会更为突出起来。

十一、企业运作中的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与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起着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现代商业中连锁店的发展说明,如何能“连”起来,如何能“锁”得住?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只是连锁店,也包括所有企业、特别是大的企业集团,仅仅靠产权、物质利益方面的纽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正是由此来看,统一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渗透到企业内各个分公司、子公司、各种岗位上员工的精神动力。它们是无形的,又是能动的,可以在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属于思想道德上的纽带,可算是在企业经济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个文化、精神、道德上的纽带,起着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粘合力的作用,而这个内部凝聚力,粘合力又势必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开拓力。

自觉地认识市场发展的这些趋势,努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提高产品,经营管理的文化含量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运行,物质生产活动,并不是脱离精神文明制约的孤立的进程;精神文明内在于、渗透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它提升着物质生产活动的文明程度。企业为了迎接21世纪的来临,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迎接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为了提高凝聚力、形象力和信誉度,必须在“科教兴企”、“文化兴企”上进行深入开发,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标签:;  ;  ;  ;  ;  ;  

企业为什么要注重文化力的发展?_文化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