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平晟嘉

关于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平晟嘉

兰州市白塔山管理处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最近这些年,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发展模式冲破了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均衡发展态势,进而导致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日渐突出。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雨洪的方法,合理应用开发土地与自然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应用

引言

我国社会科技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较快发展,对各行业经济的增长带来较大的提高,但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此,相关部门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理念,并且将其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这在较大程度上对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及优势

1.1内涵

所谓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将城市赋予海绵的特征,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或者城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海绵城市就会表现出该有的“弹性”。同时,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有效收集和综合利用。

1.2优势

首先,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让市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宜居”。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浮尘、扬尘、雾霾等不良天气状况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其次,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安全”。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完善,城市防洪、防涝、防旱的能力不断增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遭受旱涝灾害的风险。随着城市海绵体的完善,地面塌陷的问题也会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此外,海绵城市下水污染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让广大市民的生活变得“更节能”。在海绵城市下,社区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协调、合理,随着局部小气候的改善,空调的使用频次也会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节能减排”。第四,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让城市变得“更生态”。在海绵城市下,实现了对城市生境的营造,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有效调节,促进了城市多样化、功能化绿化水平的提升。

2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主要是指那些具备雨水储蓄、调节以及净化能力的绿地,因其具备储藏性,因而其高度通常要比周边路面的公共绿地低,所以被叫做低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可以有组织的对地面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在城市处理地面的污水方面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水给城市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土壤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量,而且在城市出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时发挥出减灾的效果,能够广泛应用到城市建筑、小区、绿地等地方。下沉式绿地有着较大的深度,所以对其展开景观设计当中,对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现功能方面,也经常与硬质地面的广场功能结合起来,导致其不能够只对雨水进行收集,还可以将其当成人们的活动空间。下沉式绿地的植物耐淹性较强,具有非常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可是部分不耐水性的植物生存空间将会极大程度上下降,与此同时需要由专门的人定期展开对设施的情况进行清理与维护,加大了成本,这也变成了下沉式绿地的不足。

2.2园林植草沟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通过植草沟的构建实现绿化效果,以此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海绵体”的呈现价值效果。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在地表沟渠栽培一些种植物,以此通过沟渠更好地实现收集水、净化水、排水等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市园林植草沟的设置中,不仅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还要将园林植草沟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增加其互通性以及关联性,进而提高其规模效益。同时,对于相关植物的选择应多方面、综合、全面的考虑。进而保证在雨季能够起到正常的作用。避免因积水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通过合理选择园林植草沟中的植被,还能起到有效蓄水效果,进而在城市防止洪涝灾害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2.3生物滞留带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利用海绵城市还能够从建立生物滞留带的方面进行把控,主要是为了让其总体结构实现雨水的调节控制,防止雨水流速太快影响下渗的效果,进而引起较为显著的灾害。此种生物滞留带的建立主要还是依靠园林绿化中的土壤与有关植被展开改造,促使其可以真正的实现对雨水的充分过滤处置目标,进而发挥出良好的净水效果,而且可以把净化之后的雨水良好的输入到城市的水资源系统当中来,帮助其发挥出非常强的作用,达到海绵城市运转的基本目的。

2.4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具体是建于园林绿地的低洼地带,利用树皮以及地被植被来进行覆盖。雨水花园不仅可以将水分补充到地下,而且能够减少暴雨地表径流带来的洪峰。绿地分布时,建设雨水花园,导致绿地高程比周围地面高程低,有助于周边雨水径流汇入。雨水花园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建设成本与建设常规绿地的成本差不多,有效降低绿化用水,优化城市环境。雨水花园还能够作为临时蓄积雨水的地方,碰到暴雨时,若不能及时渗透,可以蓄积接近十厘米的雨水,之后缓慢的深入到地下,雨水花园当中具体是耐水湿的植物。

2.5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就是在屋顶上种上花草树木,把屋顶创建成为具有较高美观性的屋顶花园,通过预留出一定厚度的土层以及砂层来蓄积雨水。大量的降水利用屋顶绿地的吸收作用,增加了进入到地下市政管网的时长,延缓并且降低了排涝的高峰。与此同时,还能够把绿地当中所蓄积的雨水应用到灌溉、清洁中,循环应用。屋顶绿地在科学合理应用降水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降水形成内涝的危险。此外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作用,有效调节生态环境。屋顶绿化不单纯的是指对房屋顶部进行绿化,还能够在各种市政桥梁、露台等不适宜大面积造园的构筑物顶部种植花草树木。屋顶绿化属于一种全新的立体式的景观绿化形式,变成了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

2.6彩色透水混凝土

彩色透水混凝土主要是具有吸水、透水功能的彩色混凝土。雨水可以通过彩色透水混凝土向下进行渗透,良好的缓解地面积水问题。在二三级公园道路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碎石路面、面包砖路面等。有效对地表径流问题进行缓解的方法还包含屋顶立体绿化与垂直绿化。设计路面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路面坡度进行设置,道路两旁要利用植物护坡的方法。如果雨水并不多,那么水资源就可以通过可透性路面深入到地面下层;如果雨水较多,就需要通过路面两旁的坡度朝着路边的水渠尽快的进行排水,进而有效的解决地面积水问题。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经深入居民生活学习方方面面,该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实践优势明显大于劣势,其积极作用在于高效发挥生态环境自身特性,全面彰显社会生活遵循的价值,不仅对减轻灾害有益处,还对于美化环境有提升作用。在如今的城市环境中,恢复城市自然水循环是当务之急,应当从水文、道路、湿地公园等娱乐场所、蓄水设施以及铺装等方面进行改造,让社会生态的每一个海绵体都发挥自身最大效益,从而改善整体性设计观感,确定一套因地制宜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福清.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J].江西建材,2018(02):165.

[2]何子豪.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08):87.

[3]田凌云.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149.

[4]王向阳.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8(24):33-34.

[5]王飞燕.海绵城市在园林绿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6).

论文作者:平晟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关于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平晟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