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认知理论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难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难点论文,认知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毋庸讳言,在人类认知理论中,哲学认识论一统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来重视的实践问题、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以及理论形成的问题,当代认知理论有的已有了相当成熟的见解,有的也能给人以启发。我们将通过解决问题理论、进化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现的理论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新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来重视实践、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理论自身的形成问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重要的关键性问题。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①。可见以上三个问题在(实践认识论)认识总过程中的突出地位。恰恰是这三个问题,在教学中又往往成为三个难点。我们不妨跳出庐山,以相对较成熟的现代科学认知理论为参照,或许能帮助我们对这些问题更清晰的聚焦(focus in)。
难点一:实践的问题
可不可以将实践活动的①结构要素②过程模型更加精确地加以描述呢?
先看马克思对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的确定: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②又说:“……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③
列宁在评述黑格尔关于实践是“逻辑的推理”的思想时,肯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前提:“第一前提:善的目的(主观的目的)对现实(‘外部现实’)的关系;“第二个前提:外部的手段(工具),(客观的东西)”;“第三个前提就是结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对主观观念的检验,客观真理的标准。”④列宁还写道:“……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⑤
夏甄陶先生将实践活动过程归为四个要素即:目的(要求)——手段——目的实现——证明手段的合理性。这是传统哲学惯用的归纳方法,力图使这个过程普遍化。其实即使从寻找实践活动的普遍程序结构的目的出发,我们还是可以将实践概念进行某种还原;当代认知科学解决问题理论为我们的还原提供了一种另外的思路。我们可不可以把实践活动还原为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过程的比较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纽维(Newell)和西蒙(Simon)在他们的《人类解决问题》一书中创立了目前已广为接受的解决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我们可与实践适当加以比较):
(1)任务环境。解决问题开始人们通过已有的资料识别任务环境——问题的组成部分,问题提出的条件,它们由词或其他符号及其意义组成,或有若干对象,或只有一个对象。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具体的总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对象——问题来进行。也同样要明确对象是什么,是不是问题或是什么问题。
(2)问题空间。然后把任务环境转变为问题空间——对于目标在哪里,哪些与目标有关,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完成哪类行动的解释。例如在最简单的问题:把六根火柴如何排成四个等边三角形问题中,问题空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为问题解法发生在二维空间中还是三维中。再如在一扇钉死的门的问题中,问题空间可以是为了把门打开,也可以是进到门的另一边去,这样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解法。
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明白说明任何实践的目的性及其具体要求必须明确,这才能使实践得以进行下去——寻找适当的途径和手段并使活动更加有效。
(3)作业系统。取决于所设想的问题空间的方式,运用从记忆中引出或随问题一起给予的信息来处理资料以便向目标前进。在向已知目标前进的努力中所使用的一套智力操作即作业系统,实际上就是程度。在上述六杆问题中,作业系统是,引起受试者回忆一个等边三角形是什么,用三根火柴,再用另外三根火柴复制等边三角形的模式,如果只在平面上(二维空间中)复制,检查结果:两个三角形,问题没有解决;改变火柴的位置以寻求更有效的设计等等。
这是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步骤,包括假设及其试错过程,当然也包括运用工具的过程。
(4)检验调整。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注意每一个步骤是否缩短到达目标的距离。如果是就继续下去,如果不是就走下一个步骤。如果程序不行,就修改程序或改变问题空间。在六杆问题中,改变问题空间就是使用三维框架,改变程序。
解决问题并不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20世纪科学认识的新途径:“问题——假说——解释和验证”的核心;至少已被当作科学实验(毛泽东所谓三大实践之一)的主要形式。实践是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的,认识或理论也服务于它并被它所左右,过去所谓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动力、源泉和检验标准,完全可以用解决问题来代换句中的实践,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①通过任务环境概念更进一步明确人的认识并非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或理论或实际的问题。②通过问题空间概念可以使我们明确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广范围,避免无价值的好高鹜远。③最令人兴奋的是它使理论有效性的检验变得简便易行。因为这一套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模型,借自计算机科学,因此可以根据假设编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视其结果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如果一致,该假设就得到支持。至少实践证明转化为逻辑证明又转化为严谨的运算成了可能。当然,这里证明的绝不是古典哲学的无所不包的普遍真理。有限次的实践其实永远也无法胜任这样的证明职责。
难点二: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
两者能够完全分离开吗?换句话说,离开理论而完全来自实践的纯粹感觉能单独存在吗?难道最初的感觉一点没有理性的成分?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简称EE)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这一难点。
EE认为:这里的感觉与理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唯理论与经验论争论已久的经验与理性关系问题,在当代科学哲学的认知理论中表现为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对这种关系进行的探讨得出了一个已为大多数科学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的命题:
“观察渗透着理论。”
这个命题使科学认识论面临一个无穷倒退的困境。一方面,观察者的知觉经验部分地依赖于他过于的知识和观察时的期望。没有观察者的期望,就不可能有觉查,就不可能获得经验。另一方面,这些赖以获得知觉经验的知识和期望本身又是依赖于更早的经验的。波普(K.Popper)清晰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作了初步的解答:
“‘哪个在先,是假设(H)还是观察(O)’这个问题是可以回答的:就象‘鸡(H)和蛋(O)哪个先有’这个问题一样。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鸡蛋’;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一种较早的假设’。诚然,我们选择的任何特殊假设在它前面都将有过一些观察——诸如它打算解释的一些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反转来又预先假定已经采纳了一种参考框架,一种期望的框架,一种理论的框架。如果这些观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这些观察需要加以解释,因而导致人们发明一种假设,那是因为这些观察不能在旧的理论框架、旧的期望水平上加以说明。这里并没有无穷倒退的危险。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⑥
这似乎又把我们带回了康德那里。但这决不是一种简单回归。进化论这一自然科学的成果使得波普能对这种先天期望的产生作出合理的解释:它们来自生物进化过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突变—选择过程)是一种尝试性解决问题(生存问题)和消除错误的过程。这种解决是遗传地体现在有机体的结构与行为中的,它是“生物学上类似于理论的东西”,“正象理论一样,器官及其活动是对我们生活世界的尝试性适应”。⑦这就是说,作为适应性进化的结果,有机体的器官结构及行为中“物化”了某些关于环境(自然界)的知识。这种知识作为我们祖先的遗产,遗传地体现在我们的感官与神经结构中,构成了我们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和行动的第一批“假说”或“期望”。
采用进化的观点不但解释了先天知识的来源——遗传,消除了它的神秘性,而且还说明了它的可错性。先天的并不等于绝对正确的,因为产生它的进化过程作为一种“试错(trial-and-error)过程是可错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近似的和局部的。波普总结道:“当康德说,我们的理性并不是从自然引出规律,而是把它的规律强加于自然时,他是对的,但是认为这些规律必然是正确的,或者我们必然会成功地把这些规律加诸自然,他就错了。”⑧在这里,“把规律强加于自然”必须在这个意义上加以理解,即感觉和思维的器官是按照它自己的规则来组织、整理、加工和过滤感觉材料的。并且,与唯心论不同的是,这些规则最终还是来自自然,即生物进化地过程。
与波普思路相同的“进化认识论主要是一种尝试,试图通过进化过程来解释我们知识的先验结构并使这种结构‘动态化’”(伍克提兹)。所以邦格(M.Bunge)说进化认识论“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主题和纲领。”但他们提出的思路也许是消弥认识先天与后天说相互争论的一突破口。
伍克提兹提出了五个“进化认识论公设”:
(1)先天性存在公设:
所有有机体具有一个天生性情系统,没有一个生命系统生来是块“白板”。
(2)先天性产生机制公设:
天生性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是选择机制的产物。这种选择机制从所有“天生产物”中挑选出最好地摹写了生存状况的那一种并使之稳定化。
(3)认知的物质基础公设或“载体”公设:
所有亚人类的心理现象和适合于人类系统(自我意识)的心理能力都基于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学的进化是心理学的和精神进化的前提。
(4)实在论公设:
自然主义者必须采用这个客观性公设:自然是客观的,它在任何观察主体之前独立地存在着。
(5)综合性公设:
进化认识论是一种解释和理解认识活动的多学科方法。它基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对应着着语言学、人类学、个体生态学和社会学的成果。
五个公设概括了EE的基本前提和观点。弗尔默进一步总结了EE准备回答的问题和解答要点:
(1)主体的认知结构(以及由此,知识)从何而来——它们是生物学进化的产物。
(2)为何这些结构在所有人中都是相似的——因为它们是部分地由遗传决定了的,是遗传下来的,象任何遗传特性一样显示出统计分布。
(3)为何(知识的)主观结构和(现实世界的)客观结构是匹配的或甚至是一致的——因为否则我们就不能生存。
(4)为什么人类知识是不完善的——因为生物学适应永远不是完善的。
(5)人类知识所及的范围是什么——足够维持生存,就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即知觉和直接经验而言,人类知识是适合于中间维度的世界的,但它也可以(特别是在科学知识中)超越这个世界。
(6)客观知识是可能的吗——可能的,甚至是或然地存在的。在这里有人类知识的极限吗——是的,即使我们能获得客观知识,我们也永远不能绝对地确定它的真理性或客观性;所有知识都是假设。
(7)有关于世界的先验知识吗——如果“先验”意味着“独立于所有个体经验”,有的;然而如果它意味着“独立于所有无论何种经验”,没有。并且,如果它意味着“绝对真实”,没有。
EE引人注目的地方不在于它已经解决了认识论的什么疑难,而在于提供了看这些问题的新视角和思考这些问题的新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在认识论中,可还原为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而且有助我们理解下一个难点。
难点三: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或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感生认识是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即假设是如何被构想出来的,是认知理论关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毛泽东认为,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⑨他正确地指出了从感性飞跃到理性认识离不开头脑的改造制作,不过他把这个过程描述得过于抽象,停留在两个阶段认识结果的对比上,没有指明中介过程是什么?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上述问题一般被称为科学发现问题。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科学发现没有固定的程式,个人的先在的准备不同、解决问题的机缘不同,提出假设的方法也不同。但认知科学仍想找到一种更普遍适用的途径。前述解决问题的探索就是这种努力的表现。
这种探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认为认识的起点不再是纯粹的感觉经验,而是认为理论(假设)是从问题出发的。不管是皮亚杰描述的认识过程: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还是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杜威五步法还有我们下面将分析的观点都是如此。至于科学发现的过程则各有各的描述:
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观测资料→假说→证实。它把这个模式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从观测资料到形成假说;(二)用假说解释观测资料,推出预料,通过证实预测而证实假说。使假说上升为理论。
波普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问题→试探性假说→证伪→问题。它实际上也把这个模式分为两个部分:(一)从问题到形成试探性假说,这是一个猜测过程。(二)用试探性假说解决问题,推出预测,预测被证伪而发现新的问题。批判理性主义认为,假设只能证伪不能证实,好的假设是潜在反驳者多而现实反驳者少的假说。
在以上两个模式中,假说都有重要作用,其核心都是假说——演绎法。
鲍亨斯基认为对科学发现的逻辑重建,仅有演绎法是不够的。他根据使用的推理规则和逻辑规律的关系把科学发现的推理分成两种:演绎的和归约的。演绎推理的规则由逻辑规律直接转化而来,因而总是有效,可以保证前提真结论也真。归约推理的规则不是直接由逻辑规律转化而来的,因而推理在逻辑上是无效的,不能保证前提真结论也真。逻辑规律“如果A,那么B;A,所以B。”可以以两种方式作为推理方法来运用:(1)如果A,那么B,
(2)如果A,那么B,A,
B,所以B。
所以A。
(1)是演绎;(2)即是归约。由于认识总是力图从已知导向末知,其中常包含着结论对前提的超越,归约推理尽管不能保证前提真结论也真,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却经常使用。
鲍亨斯基用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逻辑经验主义的认识发展模式和理论重建模式。图中T表示理论,H表示假说,P表示原始陈述。
图1表示心理过程。箭头表示思想运动的方面。其中,从P[1,1]和P[1,2]到H[,1]是后退式归约,从H[,1]到P[1,3]的证实活动是前进式归约。P[2,1],P[2,2],P[2,3],与H[,2]的关系也是如此。然后借助于后退式归约从H[,1]和H[,2]到达T[,1],从T[,1]用前进式归约导出H[,3]和P[3,1]。P[3,1]是推论出来的用来证实T[1,]的观察陈述。
图1
图2
用图2表示对T[,1] 的理论重建,所有箭头全部向下,所指示的关系都是前进式演绎推理。
鲍亨斯基指出,将两图加以比较,就可以把提出定理和理论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假设的过程,看成是头足倒置的公理系统。⑩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见解。(11)
这个头足倒置的公理系统虽然只是形成理论的一种类型,但它给人的印象是理论形成的过程远比十六字制作功夫来得复杂。虽然人们还不能象知道面包牛奶和酒是如何变成人的血和肉一样,清楚地知道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的心理的、生理的以及大脑内部思维机制的准确细节,但无疑这些传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已经或正在成为综合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心理语言学、逻辑学、人类学、神经学的现代认知理论的(比如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关注的中心。如果我们哲学课堂对之视而不见则容易封闭自身,要么妄自菲薄,要么自我感觉太好,实际上无助于认识或认识的认识的发展,亦势必在教学中误人子弟。看来我们自己并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认知理论的进展至少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材料和新思路。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页。
④《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3~234页。
⑤《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
⑥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版第67页。
⑦波普.《客观知识》上海译文版第155页。
⑧《猜想与反驳》P68。
⑨《毛泽东选集》1991版P291。
⑩见鲍亨斯基《当代思维方法》P111~114。
(11)见《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P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