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处理的注意事项论文_颜 艳

小儿发热处理的注意事项论文_颜 艳

(自贡市大安区和平乡卫生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小儿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值,体温一般参考腋表检查值,正常值在36℃-37℃之间,肛表和口表略高,若是腋表测出值在37.4℃以上,则视为发热,此种情况多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导致,若是长期发热,或是体温过高,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可能引起脱水、酸碱失衡,甚至引起热性惊厥、脑水肿等危险情况,因此,在发现小儿出现高热症状之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在小儿发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保证能够准确的实施操作。

首先需要注意,尽早发现异常,对疾病治疗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常见的异常情况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是出现明显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多加关注,一旦确认为反常情况,就要及时就医。处理时需要分析发热情况,明确发热来源,发热属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是由于感染引起,在小儿身上最为常见的就是呼吸系统感染、伤寒,在发现发热情况之后,就要找出发热的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治疗。

其次,是要采取合理方案控制体温,使之恢复到正常值,就定义而言,37.4℃-38℃之间属于低热情况,小儿精神状态尚佳,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方式,使用温度低于人体体温的温水擦拭小儿身体,水温25℃-30℃即可,主要擦拭部位为额头、颈部、腋窝、腹股部位等。还有一些使用酒或酒精擦拭小儿身体的,虽说这种方式散热快,但是只能在短时间内起效,有可能会发生反弹的情况,而且酒精具有较高挥发性,小儿大量吸入,可能造成其他不适,因此建议不要使用酒精或是白酒。还可以应用冰袋来降温,但是不建议半岁以下小儿使用,其他年龄段也要慎重,冰袋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降温之后要注意散热,最好维持自然散热的状态,减少小儿身上所穿的衣物,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盖太厚的被子,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方式辅助发汗,一般建议采取泡脚的方式,温度控制在50℃左右即可,若是小儿不耐受,可以适当的降低温度。

若是常规物理降温方法无法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或是小儿体温在38.5℃以上,可以采取医疗手段进行干预,优先选择的是中医方式,中医较为温和,刺激性较小,不会给小儿造成损伤,药物干预建议选取桂枝汤和麻黄汤,根据小儿身体耐受情况调整用药量,以免引起其他不适,过程中可以采取推拿的方式辅助,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另外还有针灸、灌肠等方式,具有一定侵入性,不作为首选方式。西药治疗主要应用乙酰氨基酚或是布洛芬,但是相对而言,不良反应较多,应用上有一定缺陷,还要注意,此类药物能够在短时间的控制体温,但是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因此还是要辅以物理降温方式。

在降温操作执行的同时,要注意生活内容的控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在基础环境上,要注意通风状态,由于小儿发热多是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需要减少室内细菌含量,每天都要打开小儿卧室的门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并更换床单被套等。在饮食内容上,由于高热导致水分严重消耗,要多为小儿补充水分,定时饮用温水,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高强度运行,导致身体机能损耗严重,食物供给以高营养、易消化为原则,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穿着上面,要避免闷热,衣服尽量宽松,保持良好的散热状态。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些不必要执行的操作,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发热情况之后,都会想到吃药降温,但是不一定非要使用药物,若是精神状态较好,建议以物理降温为主,还有,过程中可能发生惊厥,此时注意不要惊慌,更不能吓到孩子。还需要注意,体温升高,不代表发热,若是活动过于激烈,或是情绪过于激动,都会导致发热。

在小儿发热处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及时准确操作,因此家长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经验,在发现异常时能够合理控制,同时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在生活中注意环境调节和膳食均衡,增加孩子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论文作者:颜 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小儿发热处理的注意事项论文_颜 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