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论文_陈力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论文_陈力

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宣化区 751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微课程”逐渐走入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来,也使我国教学形成了一场新的知识传播改革。“微课程”顺应时代发展,把计算机与教学紧密相连,其课程特点与内容都有效使其学习更加快速与便捷,也迎合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先进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微课程也是一大全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就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主,着重探讨微课程在其的运用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程;运用模式

一、前言

随着教育的发展,微课程的出现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一种与传统教学有着明显区别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我们把微课程定义为十分钟左右来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可能是考点、真题、作业题目等。微课程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课后辅导。但是,微课程无法取代传统课程,传统课堂依旧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丰富性,更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特别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会比较枯燥化,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微课程的使用就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甚至把它做成一段视频和音频的模式进行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微课程制作要求

1.内容上的要求

首先,理解微课程基本含义。微课程的主旨就是对知识点讲解透彻,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理解,其宗旨就是传道解惑。特别是针对一些课上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帮助他们再次理解,完成其学习任务。其次,微课程与教学内容对应。要求一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知识点,一旦涉及其它知识点,教师尽量另做一份微课程帮助学生理解,避免混乱。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课上,其正文以5到6页最佳,并在保证知识点的正确无误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好的美感与画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最后,要做到受众清晰。微课程讲解与传统课堂讲解最大区别就是受众上的不同,不再以传统的一对多为主,而是形成了一对一的教学新型模式,所以教师在讲解中尽量避免“你们”、“同学们”等用词。与此同时,微课程讲解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讲解上可以使用呢口语化,避免一些古板的书面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甚至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二次理解的深入化。另外,在讲解中也不要出现照本宣科的形式,应该是教学对此知识点的一个自我理解与深入,不是仅仅依靠罗列书本知识即可。

2.时间上的要求

微课程制作在时间上的要求一般分为两点。第一就是时间把握在10分钟最佳。10分钟是微课程的最佳效率时间,因为10分钟足够教师对一个知识点讲解透彻,如果时间不够,基本都是讲解内容过于广泛和太啰嗦所造成的。与此同时,10分钟也可以对每一科观看时间做出一个较好地控制,避免学生因为其它微课程时间过多而没有看到下一个微课。第二就是教师对微课程的安排要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正文以5-6页最好,而花絮最好也不好过长,以15秒最佳。

3.课件制作要求

对于微课程的制作,其字体一定要大,帮助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看清与识别。笔者以PPT为例子,来对此简单谈一下基本要求。首先,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教师在对微课程制作时,要充分使用PPT中的插图、照片与动态效果,帮助其展现微课程的美感。一般来说,照片专业性强于插图,插图亲和性强于照片,这需要教师自我把控。其次,字体字号和图片的合适性。一般在微课程制作中,对于字体和字号有着较为普遍的要求,就是标题字号以44最佳,文本以32或者28即可,尽量避免三级文本。在对字体的选择上,也有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这个公式。而图片的选择是根据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改动。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可以选取一个朝代作为背景,选取所讲人物作为主题,突出接下来所讲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使用微课程,可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并推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体性和准确性,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个被动学习状态。在这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和思维都会受到限制于束缚,长期以往学生也会逐渐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而好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就是帮助学生成为主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

1.导入课程,整合课堂。

虽然微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本质还是以传统课堂为主。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在使用微课程中,注意导入课程,整合课堂。与此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清晰明确知道教学目标和内容,把传统教学的书本知识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难点,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深入。例如,在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上,对其并没有明确解释,笔者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在这里,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就可以使用微课程,并对其深入理解。并在此引出了列宁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以我国的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实践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帮助学生对国家垄断资本进行深入了解,也有效解决其知识点。

2.把握细节,突出重点

教师在对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背后含义进行挖掘,可以在面对题目中进行良好地综合知识的运用。在讲解微课程中,也要善于使用一些影视资料、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使学生可以真正在题目中运用。就以一道高考选择作为微课,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这道高考题目看似简单,就从唐代与宋代的土地变法入手即可,来引导国家政策对其土地的变化。关于人民教科书中对我国古代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描述,但是教师如果不加以背后的细节挖掘,很多同学会无法分清“不抑兼并”和“自耕小农衰退”之间的概念,导致其答题错误。因此,教师对于一些知识要善于把握,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并对一些时代与地域之间的变化做出把控,真正促使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史实概念,在其综合运用上也更加自如。

3.互补教学,相互促进

微课程其本质核心就是互补教学方式,虽然教师依旧教,但是可以与学生的学进行良好的互补与相连,共同促进其教学质量。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而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缺陷,进行一种良性的互动。除此之外,教师在微课程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加强,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无法很好地分清道教、佛教、儒学三者之间的关联,也有学生对此进行反馈。因此,关于这个方面我特意做了一个微课程来帮助学生理解,并促进学生对程朱理学的再次认知。其实,构成理学的三部分,一是严肃的儒学,一是深奥的佛教,一是玄妙的道教。在微课程中,运用一些具体的故事与经典的话语,来让学生真正了解理学,其本质就是理学家不仅重视精神力量和道德修养,还强调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基于此,学生对其理学了解更加深入,并与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互补教学模式,最终共同促进,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会比较枯燥化,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微课程的使用就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甚至把它做成一段视频和音频的模式进行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科.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88.

[2]刘建华.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42)56.

[3]崔玉莲.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

[4]张雅娜.乡土史课程资源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陈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论文_陈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