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系统”模型的试点试验综合报告_双元制论文

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综合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点论文,模式论文,报告论文,双元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一种由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体系。其具体方式是:受培训者每周3—4天以学徒的身份在与之签订了培训合同的私营企业中接受职业岗位的技能操作训练,另1—2天以学生的身份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内进行专业知识及文化学习,培训期满经行业协会统一考试合格者获得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证书,作为就业的依据。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多年来为德国社会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我国自80年代以来先后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开展了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报告力图通过对“双元制”模式多年来在我国的试点实验的总结,探索“双元制”实验成果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概述

(一)实验指导思想

在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中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把握实质,洋为中用;探索规律,立足可行”。其具体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把握“双元制”模式的精神实质,即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教运行机制;探索“双元制”经验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及其规律,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指导。

(二)实验目标

我国开展“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的总目标,在于通过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吸收其合理内涵,改革我国传统职教中的不合理部分和阻碍职教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在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下分工协作,以企业培训为主,以职业活动为本位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企业需求。而我国传统的职教模式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不足,加上课程教学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毕业生普遍缺乏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人才培养供求脱节。为此,应借鉴“双元制”的办学模式与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社会目标 通过改革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企业对职教的关注与参与意识,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形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个人目标 通过学生一系列“关键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为其今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生存、竞争、独立工作和自我发展打好基础,造就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基础全面、技能扎实、适应性和竞争力强的职业人才。

(三)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正确解释“双元制”模式的原型,按照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进行试点实验的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实施过程中注重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资料和数据的调查、搜集、处理、检测以及实验信息的反馈,及时对整个实验的进程进行监控,不仅要重视最终的成果评价,而且更要重视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这样才能避免实验失控现象的产生,从而确保实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以取得预期的真实效果。

2.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借鉴“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时要树立整体观念,进行全方位的借鉴,而不仅仅是对教学模式或某一单方面的经验借鉴,这样才能有效地为改革我国职业教育提供咨询建议;二是指把职业培训的过程和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因为后者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师资、设备、资金、政策等外部办学条件到计划、大纲、教材、媒介等教学内容诸要素等。因此在实验中必须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双元制”模式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本特征,同时系统地研究分析影响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诸要素,把实验中的每个方面、每个步骤都视为整个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培训出企业所需的合格职业人才。

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双元制”试点确定实验变量时,既要考虑到国情和实验学校的具体情况,又要考虑到多种相关的因素。对试点单位进行条件分析,纵向要考虑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广大师生是否支持,横向要考虑到合作企业和相关单位是否配合;主观上要考虑到试点单位参与实验的人员的改革意识是否强烈,客观上又要考虑到种种物质条件是否具备等。至于试点专业的选择也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一旦实验成功便具推广价值。另一方面,在设计实验的实施方案时还要考虑到其可操作性,除了要有相应的具体目标外,还必须有实际操作方案的工作程序,而此程序应是层次分明、步骤明晰、可供实际操作的,否则过于原则化和理论化的方案必然会给其实施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实验的可行性应作为“双元制”试点实验的工作导向。

(四)实验类型

自从80年代初期,中德双方正式签约进行“双元制”试点实验以来,“双元制”已逐步为我国职教界所接受和理解。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尤其是体制的财政等方面的原因,除了以中德双方以签约项目形式进行的试点实验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形式的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概括起来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直接合作型试点实验

直接合作型系指中德双方以正式签约的项目形成出现的“双元制”试点实验类型。德方提供实验经费、必需设备、教学文件,并派遣专家;中方则按照德国的培训条例和教学计划实施职业培训,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基本上采用引进的德国原型。但它与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真正原型仍有区别,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德国的实训教学完全由企业承担,而这在我国尚无法实现,因为我们的企业培训只能起到一个“相宜工厂”的作用,实训的基本立足点仍在学校内。

2.区域自主型试点实验

此类试点实验是由有关主管部门发起,而由特定区域内若干学校在自愿基础上自主进行的,与德方并末签订合作协议。实验并不注重“双元制”模式原型之“形”,而主要学习其“神”,试图借鉴“双元制”模式中的合理内涵来促进本校、本地区的职教改革。这种实验形式上较为松散,灵活性相当大,但从另一层意义上讲收效也较大,因为它能紧扣本校、本地区的实际而不拘泥于“双元制”的原型,能做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德方在这类试点实验中起到的仅仅是十分有限的咨询作用,实验的进行主要由试点学校和地区自行组织、自主实施,故也可称之为“自控”型试点实验。

3.间接合作型试点实验

这类试点实验是随着本课题的展开而进行的,成为整个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是德方合作单位通过职教研究所与中方合作单位签约合作进行试点实验,与直接合作型试点实验有类似之处,但相对较为宽松,并不照搬德方的计划大纲,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内容上作适当修正,在实施方法上也较灵活。但“双元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校企合作、能力本位、综合课程等在这一类型中均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是以学“神”为主,且兼顾学“形”。尤其是通过职教所这一中介,使实验得以在课题组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此类实验也得到德方的资助,但款项较少,主要还是由中德双方专家提供咨询和指导。从此类实验所采用的合作方式和合作范围来看,又可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形式。

(1)“点”——专业试点

该形式以某一学校的某专业为基础而展开,涉及范围较小。有的实验也以某一学校作为整体试点,但这往往是该校仅有一个专业,如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的工业电子专业,南京建筑培训中心的建筑专业。多数则是在某一学校内按一定的程序选择某一专业作为进行实验,如大重集团技工学校的车工专业,上海杨浦职业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这种“点”的形式特点是专业性强,便于控制,见效较快,借鉴程度较深,但范围过窄。

(2)“线”——行业试点

这是以某一行业为基础而展开的试点形式,原则上要求整个行业中为各企业岗位服务的所有专业工种均开展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如国家电力部组织的电力行业“双元制”试点实验,上海市仪表电子控股公司组织进行的上海仪电行业“双元制”试点实验。这种“线”的试点形式行业特征突出,条线分明,整个行业中各专业工种之间便于协调,但借鉴的程度不如“点”的试点深。

(3)“面”——地区试点

这种形式以某一特定区域为基础而展开,原则上要求整个地区的职业教育均开展“双元制”试点,属社区类教育实验,如上海市闸北区与上海职教所合作的“双元制”试点实验等。其特点是涉及面宽,专业工种各不相同,范围较广,便于交流,且由地区行政统一领导而便于协调管理。但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此类形式的实验较为松散,中德专家主要以咨询者身份参与,若抓得不紧很容易流于形式。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间接合作型试点实验以职教所作为中介,充分发挥了其在科研、信息、交流及翻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但为正确理解“双元制”的原型提供了帮助,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中遇到的矛盾予以协调,有效地解决了中德双方合作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试点实验外,全国各地区还出现了不少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单项实验,亦可称为“自发”型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由个别学校自发地学习“双元制”模式的某一方面的经验,如“双元制”课程编制程序、“双元制”的教学组织方法等,在这一单项上花费较大的功夫,而其他方面基本不触及。在形式上不需签订协议,仅是希望中德专家为之提供咨询而已。这类单项实验虽不属本课题的试点实验范围,但其在借鉴“双元制”模式方面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同样值得总结和肯定。

(五)实验方法

1.点面结合,逐步推广

本课题试点实验主要以“点”、“线”形式开展,故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先在若干条件较好的学校进行试点,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推广实验成果。

2.多种形式,探索经验

试点单位的选择既有技工学校,又有职业高中和中专;其伙伴单位既有全国性行业,又有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既有办学单位,又有社会上的自愿加盟者,从不同角度探索经验。

3.典型试验,结合国情

学习德国教育界的“典型试验”法(Modellversuch), 以丰富完善我国传统的教育实验法,注重调查统计和经验总结,并从国情出发,把握统一性与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对比试验,观察分析

在借鉴“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班招生的同时,确定普通(一般传统模式)对比实验班,在实验的全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模式实验的对比和分析,寻求规律性的经验。

5.明确重点,分段进行

在现行学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确定借鉴“双元制”模式的重点和关键,从培养目标、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到教材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分阶段进行比较和改革,着重从教育思想、办学体制、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实验研究。

(六)实验过程

整个实验过程大体分准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但实际上各阶段各步骤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衔接甚至交织进行的。

1.准备阶段

职教所与有关学校进行接触,商谈合作意向,选择试点的原则是学校具有改革意识,且对“双元制”模式有一定认识;

有关中德专家及有关部门领导考察选择试点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条件、领导班子、师资队伍、教学文件、实训基地等现状与发展趋势;

根据考察结果,按照事先确定的选点依据对所申请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对其进行“双元制”试点实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确定实验专业和实验总体方案;

在自愿的基础上,职教所与学校签订合作实验协议,确定实验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及其职责,明确签约双方在实验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验最终成果形成和实验期限;

在实验的组织上坚持两个“三结合”:一是坚持中方有关部门(政府、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职教所)、德方合作部门、试点单位(试点学校及其伙伴行业、企业)三方面紧密结合,二是在试点学校内部坚持领导、教师、实验对象(学生)三方面紧密结合。

2.实施阶段

制定“双元制”试点实验的实施方案;

进行调查研究、职业分析和教学条件分析,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其内容选择;

对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及相关企业的实习师傅进行观念、业务和教学等方面的培训;

落实培训场所,充实、配备教学和实训设备;

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按一定的比例和不同的轮换方式分别在学校教室、实训工场和企业生产车间按“双元制”模式进行,注重拓宽学生职业基础,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实验由试点学校依照实施方案具体操作并负责组织管理和跟踪监控,由职教所中德双方专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咨询、指导和评价;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注重突出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注重溶思想、知识、技术、能力为一体的整体素质教育;

根据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利用校内实习基地、校外联办企业和与其他社会单位合作等多种途径进行实训,努力探寻产教结合之路,既借鉴德国的有益经验又不完全照搬其纯消耗性实训的做法;

注意实验资料的搜集,根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实验变量;

继续实施师资培训;

组织好平时考核、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

实验与研究密切结合,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和交流会,不断改善实验与研究的水平和实验效果。

3.总结推广阶段

每学期提交一份实验阶段总结评价报告,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

试点结束时形成最终的总结评价报告,其中须阐明“双元制”试点实验的推广可能性;

提出推广“双元制”试点实验的方案和若干探索性的建议。

二、“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结果

(一)前10年的实验调查结果分析及其评价

1.背景情况

由于本课题开题之前,“双元制”模式在我国的试点实验(直接合作型与区域自主型)已进行了10年,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开题之时,课题组认为很有必要对已进行的“双元制”试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以提出进一步搞好实验的思考和建议。为此,自1992年年初起,本课题组对中德合作试点学校A (直接合作型实验),六城市试点学校B(区域自主型实验),非试点技工学校C,非试点职业高中D共27所学校1989年以后的两届毕业生共2340人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比较研究。

2.统计指标

在调查统计中确定的13项比较评价指标(XM1—XM3)是: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操作规范、质量意识、适应能力、自主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发展潜力、职业道德、思想素质、健康状况、安全生产。调查过程中特别注意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评价。

3.比较结果

通过系统数据的综合比较表明,“双元制”试点学校毕业生的13项能力指标均高于非试点学校毕业生。

特别是就技工培训目标而言较为重要的知识结构(XM1)、 操作技能(XM2)、操作规范(XM3)、适应能力(XM5)这四项指标, “双元制”试点学校均有一定优势,见下表各类学校四项指标的人均分值比较:

直接合 区域自 非试点

非试点

项 目 作试点 主试点 技校 职高

总人均

学校学校 C D

A

B

知识结构(XM1)

3.862

3.6403.5453.6543.621

操作技能(XM2)

3.917

3.6633.6043.6373.662

操作规范(XM3)

4.072

3.8843.6783.7293.758

适应能力(XM5)

4.060

3.9413.7233.6563.769

4.成效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由于实施“双元制”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知识面宽、技能全面、职业修养好和动手能力强的优点,用人单位大多将其安排在调试、总装、检修和后方试制车间等关键岗位上。事实上这些毕业生也确能较快地适应这些岗位的工作并受到企业的好评。

试点实验工作的成效主要来自改革的成果,调查表明:密切与企业合作,强化实训教学,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拓宽相应的知识面,注重操作规范和质量意识的课程与教学模式,能够使毕业生适应现代企业需要,并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5.问题分析

通过对调查统计的分析比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投入问题。从调查结果看, 取得成效较大的部分是“直接合作型”试点学校。由于这些是直接与德方签约合作的项目,德方给予了大量的经费投入,配置了足够的现代化设备,学生有良好的教学和培训环境,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为试点实验班配备的师资大部分都曾在国内外进修,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这对实验结果的促进也十分明显。因此,这种直接合作类型的试点实验从推广的角度而言现实性不强,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对职教的投入不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创造此类实验那样的教学和培训条件;另外由于我国职教师资大部分是单科型的,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双元制”模式对师资的复合型要求。

(2)校企业合作问题。 我国传统的技工教育同样也十分强调校企合作,但这只是在具体的办学形式(如企业自办技工学校)和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较低层次的合作,而没有相应的一整套规范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就我国经济体制中企业的作用和地位来看,并没有象德国那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主”,而我国的企业家中因受其特定地位的限制,其中具有长远眼光,能将职业教育视为促进企业发展根本因素的还很少,整个企业界参与职教的意识还非常薄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在较高层次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元制”校企合作是十分困难的。

(3)职业基础问题。“双元制”模式注重宽广的职业基础, 强调要给学生较为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使之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较强的适应性和转岗能力,这对德国这样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而言尤为重要。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即使同一地区的人才需求差异也很大,加上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现代企业制度也刚刚建立,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故“双元制”模式培养出来的多能型技工需求量目前还不大,相反传统模式培养的单一技能型技工却仍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另外由于我国职教的专业设置与德国培训职业分类的不同,在考核标准、内容、方法上也较难协调,这样就使中德直接合作进行“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在我国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6.对策分析

由于以上问题的出现,必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为此本课题通过3 个职教所组织了多个“间接合作型”的“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并在课题组的直接监控下进行。它不像直接合作型那样做原型和形式上的引进,而是借鉴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但也不像区域自主型那样松散自由,须经正式签约并由中德专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提供咨询和指导。其目的在于根据我国国情,在基本不改变外在客观条件(如现行学制、经费投入等)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吸取“双元制”模式“神”的一面,以教育教学模式(尤其是其课程结构、教学规范和教材体系等)的改革为突破口,借此推动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

(二)后4年的试点实验结果

由于本课题组织的各项试点实验(间接合作型)分别由3 个职教所负责具体实施,其起始时间不同,进展情况各异,毕业生数量还不多,因此对这4年的试点实验目前尚末形成统一完整的全面调查统计资料。 但从每个试点实验单位的个案评价结果来看,都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说明“双元制”模式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例如辽河油田技校“双元制”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高出非实验班12.3分,及格率高出15.9%,优良率高出24.2%;实训平均分高出非实验班5.3分, 及格率高出7.4%,优良率高出18.3%; 主体工种四级工合格率和辅助工种合格率均达100%,具备五级工资格者也达40%。 鞍钢技校的钳工实验班理论和实训成绩分别比非实验班高出2.5分和6.0分,车工实验班理论和实训成绩分别比非实验班高出1.2分和4.5分;两个实验专业的毕业生主体工种达到中级工水平者和相关工种达到中级工水平者均为100 %。上海纺织机电工业学校实验班全部17名学生经慕尼黑上巴伐利亚工商行会考核,合格率为94%,共有16名学生获得巴伐利亚州颁发的联邦德国工业机械工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还有两名学生在全市纺织系统技能操作竞赛中荣获冠、亚军。

尽管现有的统计资料还不够完整全面,但就这4 年试点实验的总体情况而言,至少已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

1.形成了能力本位思想,改善了课程教学模式

“双元制”模式为保证实现其培养目标,强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体。这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长期以来局限于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丰富而操作技能却较为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尤为欠缺。而现代化的工业企业需要的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其主要特征是:理论水平不要求很深,但涉及面要广,与专业有关的各方面知识都应有所了解;实际操作技能不要求达到传统的高级工水平,但技能的面却很宽,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运用。为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实现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方向的变革。近年来的“双元制”试点实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验证了实验的理论设想,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主要体现在:

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形成现代企业所需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

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打破学科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体系;

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和超前性,从教学计划、大纲到教材进行全面改革,部分示范性教材已正式出版;

探索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如自学、迁移、独立与合作能力等。

2.拓宽了学生职业基础,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

在试点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与非试点班学生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通过“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学生的技能训练得到高度重视。与我国传统的技工培训模式相比,试点实验模式的技能训练比例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左右,首先在时间上为强化技能训练提供了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传统的职教模式往往是单一工种的培训,学生毕业后适应范围较窄。“双元制”试点实验突破了单一工种限制,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强调进行多工种复合的职业基础培训。从已毕业的试点班学生情况看,其主体工种达到中级水平,相关工种也能达到初级水平,使毕业生成为多能一专、适应面宽、适应性强的新型技术工人。

由于“双元制”模式试点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采用项目引导法(PETRA)等有效的培训方法,从信息的获取、 材料工具的选择、工艺过程的制订、工作步骤的确定、项目任务的实施以及项目成果的评价等均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增强。

试点实验还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将有关环保意识、安全和文明生产意识、质量管理意识以及工作责任意识等有关内容融合于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之中,这样学生不但知识宽、技能精、能力强,而且思想道德品质过硬,受到企业好评。

3.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职教师资基本上是学科型的,对“双元制”的综合课程体系难以适应。为此试点中选择了各校业务骨干和青年教师作为实验班教师,组建了实验教研组进行教学交流,并进行了多人次的国内外培训和进修,使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主要表现如下。

通过实验,使教师们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了“双元制”模式的精华与实质,为实验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同时随着教师改革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双元制”课程教学模式及其他教育理论的学习。

实验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为实施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提供了保证条件;二是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技巧得到了提高,这是通过职教所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和国外的进修,以及教师在实验中不断的探索达到的。

实验教师边教学边总结,形成了专业研讨的好风气,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科研论文和专题报告,其中还有部分获奖。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同样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

企业生产实习作为“双元制”中的重要一元,必须有一支生产实习指导师傅队伍,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总结,使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日益壮大。目前与试点学校合作的企业均有了这样一支素质较好且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指导师傅队伍,对提高学生生产技能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4.提高了社会接受程度,增强了企业参与意识

通过“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使得“双元制”在我国的社会接受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的热情,特别是逐步增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主要表现如下。

在试点实验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以及出国考察等活动,使企业一方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正是企业自身,看到了职教在经济发展中在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学校与企业联合组成“校企合作培训董事会”,共同合作调查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使企业深切感受到自己在职业教育中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积极参与。

试点实验班毕业生的良好表现,更使企业尝到了职业教育的“甜头”。由于这些毕业生是按照企业需要制定的目标培养出来的,能很快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这又为企业进一步增强职教参与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这些实验的正面效应给试点单位带来了积极的效果和较高的声誉,并使其自身得到了改革和发展;加上有关部门一些有效的宣传普及活动和本课题各阶段性成果的初步推广,目前整个试点实验已初具规模,而且许多单位要求参与试点实验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三、可借鉴的经验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元制”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经验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双元制”的教育思想,“双元制”的制度特征及“双元制”的课程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双元制”试点实验表明,尽管德国与中国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制度特征上有着很大差别,不可以也不可能把“双元制”全盘移植到中国来。但“双元制”的课程教学模式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可以借鉴的。

1.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与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为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体现下述三项基本原则。

企业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

相对稳定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

广泛适应原则:专业设置应适应较宽的职业领域,具有综合性。

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德国以科学的方法——职业分析为向导,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

职业分析是指确认、定义、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相应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通过职业分析,通常将一个或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即德国所称的“培训职业”(Ausbildungsberuf)。这样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构成任何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明确地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够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社会职业归类及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职业出现了综合化趋势,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相适应。为此,德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培训职业进行重新界定,1950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职业为776个,到1994年已减少至370个。

2.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

现代社会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其变化的幅度、速率、能级极大,对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的转变,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有跨职业的能力;信息爆炸,知识技能陈旧率加快,要求劳动者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竞争机制要求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等等。可以说,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的训练。

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3.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形成。“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并确定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这一结构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从横向看,它紧紧围绕着职业活动这一核心,并综合为三门课程: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纵向看,所有课程又都分为基础培训、分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梯的培训,三门专业课始终都是围绕着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的。

“双元制”的实践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特点。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习得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因此“双元制”实践课程的编排与选择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工件制作来实现的,而每一工件都是该职业中的具体的职业活动。这样通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培训过程,就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目的。

4.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任何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因此自70年代以来,德国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受培训者(Auszubildende)——职业学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双元制”职教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论教学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等转变。实训教学由传统的四阶段培训法向项目法、引导性课文法、项目应用法及学习岛等过度。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获取者,其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针对某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及新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制定出若干不同的实施方案,而在这些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不仅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而且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均得到了全面的培训和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必然结果。

5.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德国“双元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主要是因为其培训质量高,而这一高质量的培训又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为了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和不受培训机构影响的独立性,“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教师三方代表所组成。其中,雇主和工会代表人数相同并且至少应有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三方代表必须是所考核职业的专家。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或组织制定考卷、监考及评分。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这就有利于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企业或职业学校)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进行,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强调统一规范性,同一职业或不同职业的相同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并按照统一标准评分。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与公正,因此其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得到承认,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的实验为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关于师资队伍问题

“双元制”实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计划与大纲到教学方法等均做了大幅度改革;综合性的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我国传统的学科型的师资难以适应。表现为以下几点。(1 )思想观念不适应。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历来重视文化知识、技术理论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教师已习惯于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的模式,而对打破学科体系的综合课程模式难以接受,甚至认为降低了理论难度,影响学生的发展后劲。实际上这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在作崇。(2)知识技能结构不适应。我国的职教师资是按照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其知识面较窄而理论程度较深,“双元制”实验打破了学科体系,并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综合设置了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程。每门课程涉及面极广,单一型的职教师资难以胜任。且现有的师资职业经历较少,动手能力较差,缺少新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3)教育方法不适应。现有的教师擅长知识的传授, 不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要大面积地推广“双元制”经验,必须先解决师资队伍问题

首先,师资培训机构应根据教师的现状,针对“双元制”实验对师资的总体要求开展有关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技能、方法论与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并为教师提供参观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使之熟悉企业生产,积累职业经验,促使现有师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其次,师资培养机构应根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总体要求,对现行的师资培养的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1 )增强知识的应用性。重视实用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实践技能的形成打下必要的基础;突出专业理论的应用性成分,使专业课教学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注意引进和吸收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使教学能跟上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 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拓展实践教学的领域;明确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形成与理论教学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职业技能及职业经验的获得。(3)注重教育实习。 制定科学的教育实习计划;重视和强化教育实习的组织控制和考评;建立较为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拓宽实习内容的覆盖面。通过教育实习,培养组织教学的能力。

2.关于教学媒体问题

“双元制”实验中遇到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缺乏已成为阻碍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的障碍。现代职业教育中,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系统的四大要素之一。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促进了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有利于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它以音像媒介储存处理,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方法和形式变得灵活多样,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各种媒体可供多人同时使用,也可供个人单独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或反复利用媒体自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形成。(2)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的转变。 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师生的传统角色,教师的中心地位逐渐由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取代。老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主要是学生的咨询者与指导者;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3)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音像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通过各种特技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使理论知识感性化,使无法重演的教学内容能够“重演”,使难以亲自实践的教学内容可以“实践”,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创造了条件。音像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充分发挥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

可见,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它已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各种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媒体十分匮乏,已严重地阻碍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实验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媒体,许多方案难以实施,为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带来难度,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教学媒体的作用认识不足。一方面,教学媒体的开发末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可供学校选择的教学媒体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教学媒体的建设也未引起学校的重视,许多职业学校十分重视校舍、实习基地、设备的建设,而对教学媒体的投入却显得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教学媒体的认识。国家对教学媒体的建设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引导学校投资结构的改变,加大对教学媒体的投入。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作用,发动广大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学媒体,这样才能为教学领域的改革创造相应的条件。

3.关于投入问题及其他问题

“双元制”实验需要较大的投入,这是该模式的客观要求。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大实训比例,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工人,相应的投入是必需的。因此如何解决投入大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这一矛盾,便成为这一模式能否被普遍接受的关键。

首先,应尽可能加强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生产性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其次,探索产教结合的训练模式,在学生掌握各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采取产教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技能的养成,而不照搬德国“双元制”原型中的纯消耗性实训。在试点中,许多学校采取第三年顶岗实习的办法,进行产教结合的技能训练,但并未解决在生产条件下如何规范技能训练的问题,第三年的职业岗位培训变成了单一种甚至单一岗位的培训,致使复合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要在生产条件下,实施较为全面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制度。再次,探索资源共享的模式,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统筹功能,对本地区的职业学校根据其骨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学校联合体,实现本地区内职教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应统筹规划建立跨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作为职业学校培训的补充,将某些在学校难以完成的基本训练安排在跨职业学校培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为本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服务,这就可以使有限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关于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等其他问题,也对“双元制”试点实验的推广有着很大影响,例如考试考核制度即是制约实验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实验学校在毕业考试时一般采用德国职业学校的培训中心的统考试卷,但毕业证书仍须由我国有关劳动部门颁发,而劳动部门发证的依据又是我国技工等级考核标准,这就在评价标准上出现了矛盾。对此可采用的变通办法,一是不用德国原版试卷,而由我国劳动部门依据德国大纲并参照我国技工等级标准拟定试卷和组织考核,合格者取得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二是仍用德国原版试卷,但由劳动部门派员参加毕业考试的全过程并参照我国技工等级标准制定相应的等级标准,即按考核分值的范围划分不同等级,同时在证书上注明系按德方试卷考核;另外还可与德方合作单位商讨颁发在欧共体通用的德国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有利于我们培养外向型职业人才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当然这一点只能在较小范围内实现而不可能大面积推广。

总之,从借鉴“双元制”试点实验的情况来看,要全面照搬严格意义上的纯“双元制”模式是不行的,因为它深深根植于德国特有的社会土壤之中,简单地“移植”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在学习、借鉴“双元制”原型的基础上形成一种适合我们国情的“改良”型“双元型”模式,只要为之创造一定的条件,是可以在我国全面推广的。

* 本报告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实验研究组的综合报告,由杨黎明、雷正光、郭扬(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徐涵、王显仁(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姜大源(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共同起草,由郭扬执笔完成,并由总课题组负责人孟广平、余祖光审定。

标签:;  ;  ;  ;  ;  ;  ;  ;  

基于“双系统”模型的试点试验综合报告_双元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