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232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心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60例高危药物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引起外渗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出现外渗的主要原因:护士因素18例,患者因素22例,疾病因素16例。1-2天痊愈的46例,3-7天痊愈的13例,换药后痊愈的1例。结论:加强高危药物使用管理,尽最大努力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高危药物;静脉输液外渗;原因;预防;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很重要的一种给药途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慎将药物渗到血管外周围组织,既给病人增加痛苦又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重则造成坏死,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内科常用活血化瘀,抗凝的药物,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瘀青,既增加穿刺难度又影响患者美观。现将心内科常用的高危药物总结如下:多巴胺、胺碘酮、去甲肾上腺素、高渗盐水、高渗糖、氯化钾、甘露醇、脂肪乳、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本院心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60例输入高危药物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55-65岁12例,65-75岁25例,>75岁23例。全部采用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
1.2原因分析
对本院心内科60例静脉输入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原因如下。
1.2.1护士因素
①工作经验少,穿刺水平差,不能一针见血,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增加了外渗的风险。判断失误,尤其年资低的护士不能及早发现外渗,或者即使发现了由于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处理。②护士本身对高危药物知识匮乏,难以给予正确的护理③穿刺部位选择不当,例如手腕关节处血管虽粗但是活动度大,固定有难度。对于长期医嘱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护士没有从远心端逐渐向近心端使用保护血管的意识,这与经验和责任心有关。④宣教不到位,未对患者及家属讲解使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其外渗后果的严重性。另外告知如输液不畅,穿刺部位有刺痛,红肿或苍白,皮肤变硬,甚至有小水泡,都应及时呼叫护士。⑤巡视不到位,尤其强调夜班护士,一般输入高危药物的患者应15-30分钟巡视一次,否则不能及时发现外渗⑥拔针及按压技巧疏忽,造成药物外渗⑦输液侧肢体反复测量血压引起药物外渗,因为血压袖带加压时造成远端静脉血回流受阻,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增加了药物外渗的几率。
1.2.2患者因素
①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静脉脆弱,另外温痛感降低,反应迟钝。②烦躁的患者,针头容易移位脱出血管。
1.2.3疾病因素
①静脉压增高的患者,例如右心衰竭导致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导致外渗。②伴有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导致输液外渗。③同时患有癌症的患者,由于反复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受损严重。④休克、严重脱水患者,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外渗。
2预防
2.1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心内科常用高危药品药理作用,观察要点。护士要具备过硬的穿刺技术,争取一针见血,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充分评估患者,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避开关节处,保留静脉留置针,并且需要强调的一点建立静脉通路时最好用0.9%氯化钠,确保输液通畅后再连接要使用的高危药物。
2.2重视宣教
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不要擅自调节滴速及抬高输液架,并且告知如果穿刺部位出现疼痛、发热、红肿或者发白、发硬、液体滴入不畅等不适,及时呼叫护士。让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确保输液安全。
2.3加强巡视
静脉输入高危药物的患者要15-30分钟巡视一次,包括询问主诉,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滴速是否合适,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并且使用高危药品要做好交接班。
2.4要有预见性
例如对于持续输入多巴胺的患者要建立两条静脉留置针通路,每隔2-3小时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2.5避免在输液肢体反复测量血压。
2.6正确拔针与按压输液完毕,关闭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头将要拔出的瞬间,大拇指顺着血管的走向迅速按压,力度要适中,并且不要揉,心内科患者多应用抗凝药物,所以按压时间至少5分钟,防止皮下淤血。拔针前可以示范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护理
发现药物外渗应果断更换输液部位,并对外渗部位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停止输液,正确拔针,按压。抬高患肢。给予50%硫酸镁湿冷敷。
4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心内科60例患者静脉输入高危药品外渗的原因,及发生外渗后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全部痊愈。现归纳如下表1,表2。
总结
护理长河中,发生输液外渗是难免的,但是通过提高护士业务水平,重视宣教,按时巡视,可以大大减少外渗的发生率,即使发生了也及早发现积极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经济负担,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姜淑君.中药油剂配合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探析[J].中医药学报,2011,39(1):107~108.
[2]樊蓉.玉露膏加冰敷治疗化疗药外渗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0,8(8C):2218.
论文作者:顾长芝,胡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外渗论文; 静脉论文; 护士论文; 血管论文; 原因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