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制度与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制度与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制度与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创新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度是为调节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规则。一部 人类史就是人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生产生活过程。人要进行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的关 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活动,才有人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关系,这种联合起来的共同活 动或合作,即是人的社会性。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彼此 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不同,价值理念和目标不同,在分工、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 下,必然发生冲突;冲突有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倾向,倘若不加控制, 就会瓦解对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导致社会交往成本增加,甚至使社会崩 溃。因此,需要有一种因素,它能够维护社会所需要的关系,把冲突限制在一定秩序的 范围内,这种既能维护社会关系又能限制行为冲突的因素就是制度。

制度借助于其自身具有的以强制性为底蕴的约束功能、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调节人 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此三者也是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三个机制。它通过规定人们做 什么不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什么行为会得到社会的奖励、什么行为会得到社 会的惩罚,告诉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凭借这些信息,人们不仅可以预期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预期他人的行为,并把自己的行为自觉纳入到社会允许的范围内。

制度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种稳定性在大多数 时间里是社会所需要的,人们在制度的范导下反复多次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其行为具 有概率意义上的确定性。在知识、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它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逐渐形成。制度具有系统性,它借助自身确立的社会关 系和意识形态传播,把分散的彼此互不相识的个人集合在一起,形成社会整体合力。我 们知道,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作用,代表社会发 展不同的水平;整体合力的大小则决定社会发展的快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是整体合力的表象形式,整体合力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本质内容。它 们都是在制度的联结下形成的,不仅如此,制度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还决定了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表征的整体合力的运动方向。因此,制度是社会发展最 具影响力的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桥梁。

但是,并非任何制度都能促进社会发展,更确切些说,并非任何制度都能实现人们期 望的目标。所谓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只是说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有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安排,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意思。制度是有局限的,即使那些在历史上或现 实中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也会过时。因此,必须进行制度 创新。

制度创新指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用不同的行为规则确立新的关系、激励和组合。它 包括量的变化,即原有制度的部分修改,但其基本特性是质变。人们所以进行制度创新 ,是为适应或满足发展的需要,也是进行制度创新的依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需要 ,通常表现在其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上,因此,进行制度创新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目 标,不同的发展目标导致不同的制度安排,自然也会导致差异极大的结果。与发展目标 相联系,制度创新的要旨在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虽然制度是规范人的行 为的,但一个好的制度却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使个体在此空间内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同时又能使个体的活动有机统一 起来,形成富有活力的社会整体力量,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个体活动空间的大小及其 有机统一的好坏,是衡量制度创新成功与否的尺度。制度创新可以采取渐进方式,也可 以采取飞跃方式。从历史上看,渐进方式是较为普遍的,飞跃方式则属特例。至于如何 进行制度创新,包括怎样与发展目标相协调,怎样才能给人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也 包括采取何种制度创新方式,均需依具体情况而定。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化,快速的发展从结构到功能对原有的许多东西造成 强烈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若要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制度创新具有格外重 要的意义。

标签:;  ;  ;  ;  ;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制度与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