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与效果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内部审计论文,评价论文,效果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服务,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在组织内的生存与发展。近些年,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治理层还是企业外部的社会公众,都更加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以期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化和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发现并抑制舞弊行为的发生,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加。因此,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使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始终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整理中国期刊网2003年至2015年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综合分析近年来内部审计质量的研究过程,旨在了解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与效果的研究现状与阶段变化,提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研究解决。 一、研究综述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将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情况,其影响因素也备受关注。李莲在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对内部审计质量影响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选取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和独立性、人员素质、董事会的独立性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公司业绩、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成长性作为控制变量,选取公司市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选取了29家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高人员素质都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而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企业价值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鲁文红概述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因素、控制目标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现实需求,并选取某公司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赵晓铃、雷雨嫣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5月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将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主体、内部审计流程及内部审计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孙青通过设计发放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调查问卷,利用数据来验证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研究显示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按影响程度排序如下: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内部审计协会的监管、内审部门负责人在审计过程进行的督导。孙青据此提出了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师队伍、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制度、充分发挥行业监管和部门督导的力度等政策性建议。赵华光,马日波从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中的审计环境、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程序、审计标准、审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樊奕呈通过案例研究得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内部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员素质,其次是机构的设置方式;在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和行业环境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 (二)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是保证与改进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部分学者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试图通过多维度分析,来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在这方面,高岩芳、苍乐、曹若霈、王芳芳等学者都做了积极的尝试。曹若霈从值增值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修正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六个维度,分别是管理层、董事会、外部注册会计师、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及创新能力。翁贤东、涂明金、柯星角基于平衡记分卡和价值链管理理论,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财务水平、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流程、客户服务、内部审计成长与创新等指标维度构建了内审质量评估的基本框架。郭群、潘长宇、郭礼全、严忠新尝试利用服务差距模型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并以中国第一家内部审计通过IIA完全外部质量评估的中广核工程公司为例,解释了模型的应用。柯金秀构建了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四大要素,并使用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改进方法——评分法,定位于内部审计的投入、产出的量化,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钟凯林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中引入了风险管理和审计价值增值的理念,并结合审计部门工作实际,基于分机构、分项目的多维度评价,评价目标兼顾过程控制与结果运用,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实际应用提出了具体思路。张亚男从外部评价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人员、制度、意识三个方面对我国组织内部审计机构的现实水平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绝大部分组织内部审计机构达到了一定水平,基本具备开展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条件的结论。同时,也对阻碍组织开展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意识、制度、人才、技术四个角度提出了保障机制,为我国全面开展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提供外部保障。 (三)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研究对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裴芳荣、魏素艳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双重监督模式,一方面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和总经理层进行监督和宏观方面的调控,另一方面由内部审计机构对总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负责,最终向董事会负责,保障经济责任链条上各方的监督都能有效实施。赵璐提出应从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及知识结构、创新审计方式三个方面来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汪彦君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体、目标、作业程序控制和内部审计质量标准控制四个方面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了应用。黄国瑞利用2007年北京市及辽宁省的内部审计现状调研报告和3月7日全国内部审计工作报告,分析了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唐欣荣提出了可以借助质量波动理论5M1E来分析产生内部审计质量的缺陷的六大要因,并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内部审计质量。 (四)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性 内部审计质量与组织的各项发展都息息相关,下面将学者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详述。 1.与盈余管理相关 王守海选取了2006~2007沪深上市公司的部分样本实证检验了操作性应计与内部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即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其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仅仅从客观性、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三个方面进行,不够全面。王兵、陈运佳、孙小杰选取中小板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审计负责人的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年纪越大、学历越高,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而内部审计负责人的性别、资历以及工作经验对盈余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蔡春、蔡利、陈幸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规模、设立动机和制度规范四个角度衡量了内部审计的质量特征,并通过2007~200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得出和其他学者相似的结论,即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赵瑜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大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都可能影响盈余管理,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选用2007~2009三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390个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同样显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确实能够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约束。除此之外,张培、蔡利也采用相同的思路进行了实证检验。 2.与公司绩效相关 钟浩构建了五个特征指标合成衡量内部审计质量水平的综合指标(IAQ),选取了2007至2011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的公司为初选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内部审计质量水平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并区分不同实际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是否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内部审计质量和企业价值相关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杨晶从内部审计规模、内部审计模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性、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以及有无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意见六大方面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构建实证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在企业绩效的增长中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孙新婷基于价值增值的视角,从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规模、是否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和设立动机四个方面,选取深市A股主板2008~2010上市公司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内部审计质量在提升公司业绩方面是否发挥作用,并从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层次、人数、制度和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肖慧萍着眼于内部审计制度执行稍显落后的民营企业,以是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财务报告是否发生重述和是否受到证监会处罚这四个变量为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指标,并分别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托宾值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对内部审计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3.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 程新生、孙利军、耿祎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模型出发,实证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完善企业的财务控制,财务控制越好,相对信息透明度也更好。刘怡芳从内部审计的五大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假设出发,利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2009至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审计相关特征的四个方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和内部审计活动)与以盈余管理程度的业绩调整程度为代表的间接度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李嘉明、陈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规模探讨了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信息透明度呈正向相关关系。他们对信息透明度的界定是通过会计资料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等进行考评,这比以会计报表数字说话更为科学。 二、研究趋势与展望 上述研究对目前的内部审计现状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思考。 (一)多维度拓宽内部审计研究视角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内部审计质量研究的视角仍然较为狭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始终是关注的热点,从2006年开始就有学者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进行了检验,直到2015年,对此问题的研究热度仍然不减。大多数学者就此问题的研究所选取的思路和手段基本相似,如对于盈余管理的程度多采用操作性应计来反映,而内部审计质量通常选取内部审计部门的大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来反映,仅仅是采用的数据有所差异,缺乏理论创新。第二,笔者认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必须基于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而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本身就较为复杂,应从多方面考虑。现有的研究多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大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三大要素来进行,这样的研究视角过于狭窄,并不能全面衡量内部审计的质量。第三,就内部审计质量和其他方面的相关性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对内部审计质量和某一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学者们探讨较多的三个方面是企业的价值、盈余管理的程度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三个方面同样存在着相关关系,可以尝试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的综合评价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除此之外,对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务的一致认同,可以考虑检验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对企业价值增值程度尤其是隐形价值增值程度的考核。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后续理论研究的方向。 (二)多样化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一是已有的文献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即平衡计分卡和评分法,尽管有学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修正,但研究方法仍显单一。二是已有研究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可操作性不强,部分研究成果仅在小范围内应用,没有得到推广。并且评价体系指标构成的选取首先要对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现有研究中所进行的因素分析并没有充分利用结构分析和系统论的观点进行整合,基本上是孤立的。三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是简单的指标堆砌,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并且兼具定性和定量评价的指标,所以,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考虑如何对评价指标标准化。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也是评价体系构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多角度探讨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内部审计质量不高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中仅仅针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以及创新审计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研究工作还停留在企业内部的控制上,关注的重点仍然是组织内部如何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未来的研究更应将内部审计放置于社会大环境中,从内外部、多角度探讨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从技术层面有效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 审计独立性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