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前后粤港澳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对策与措施_粤港澳论文

1997年前后粤港澳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对策与措施_粤港澳论文

“九七”前后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研究:对策和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措施论文,粤港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1999年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日子日益临近,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要求我们妥善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实现政治上的平稳过渡,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继续发挥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广东毗邻港澳,“九七”前后粤港澳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应对,不仅关系到广东在世纪之交能否保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势头,而且直接影响到广东是否能顺利实现2010年的发展远景目标。本文从广东教育发展的视角,探讨“九七”前后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的一些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一、实现香港平稳过渡、保持繁荣稳定对广东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香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

作用

尽管香港从中国被割让出去,在英国的管治下100多年,但它如终并未与中国社会完全分离,特别是有“省港澳”之称的广州、香港、澳门之间,紧密的亲缘关系和商业往来,更是千丝万缕、渊远流长。一位专门研究香港的学者指出,这个由小小渔港演变而成的国际都市,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特殊的——它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也是中国土地上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社会的先行点;它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门户,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接的桥梁;它是中国没落前朝遗老遗少的避风港,也是革命势力活动的基地;它是中国与外国势力较量和对抗的场所,也是中外沟通和合作的缓冲地带;它的思想文化既有殖民地的腐朽内容,又有世界文明的精华,对中国文化有着双重的影响。[①]综观之,香港这个特殊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占有特殊的地位,并起着特殊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充分发挥香港在我国发展经济、沟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的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作出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坦而言之,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比使之社会主义化更符合我国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可以断言,只有科学地认识香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我们才能正确实施“一国两制”构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使两地形

成了“稳则共荣、乱则俱损”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企业界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和地租,采用“三来一补”等方式在广东大量投资设厂,目前在粤投产的3万多家“三资”企业和2万多家“三来一补”企业,分别有八成和九成是香港厂商创办的,雇佣劳工500多万,形成了粤港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前店后厂”模式。随着香港的经济转型,以及香港与内地业已形成的经济发展梯度,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将继续向内地(特别是“珠三角”)转移,利用两地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在此“安营扎寨”。目前,香港制造业七成以上工厂已迁入广东;另一方面,随着广东经济实力的增加,也必然向香港或通过香港向海外拓展市场,“八五”期间广东出口额达到2047多亿美元,其中51.8%是出口到香港的,[②]粤港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它既推动了香港经济的增长,又带动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经济起飞。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据专家分析,广东与香港同处在十分活跃的亚太经济带,香港与珠江三角洲都是亚太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点。因此,香港能否平稳过渡并保持长期繁荣,对广东影响很大。广东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对香港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具体事例。最近,以我国侵犯知识产权为借口,美国一再威胁要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其手段之一是要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提高关税。众所周知,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的生产厂家,而生产盗版音像制品的工厂也大多分布在广东,美国实质上是以此作为对广东的一种“惩罚性措施”。岂料,这些生产纺织品的厂家许多都是粤港合资,此举引起了港商的震动和不安。显然,中美一旦发生贸易战,不仅进出口贸易占相当份量的广东经济受损,香港经济和港商的利益也必然受损。因此,从港督到香港工商界的民间团体,为避免中美的贸易战和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都不约而同地到美国进行“游说”,这是利益机制驱动所致。我们只要注意到广东引进外资的总额中,75.4%来自香港的现实,就能体会到粤港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已经到了“稳则共荣,乱则俱损”、唇齿相依的地步了。“九七”将至,中英在政制问题上谈判破裂产生的“冲击波”,必然给香港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广东要力求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广东应该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地区,1986年以来,对外贸易出口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从1986年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6,至1994年占全国出口的三成。广东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产业,改变了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以14.2%的速度递增。1995年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5。从这个角度来看,搞好广东的工作,具有“半璧江山”的意义。作为港澳宽广的腹地,广东的繁荣无疑将促进港澳的繁荣,并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因此,继续利用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以及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便利的交通、通信设施,健全的法律制度等)吸引投资者,特别是吸引港澳的资金进入广东,并使他们尝到甜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应该有所作为的领域。

广东要对香港“九七”平稳过渡作出贡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注意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凡牵涉到政治层面的方针政策,广东必须保持与中央的口径相一致,行动上则要严格遵守纪律,不干扰、不插手港澳事务。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广东可以充分发挥人缘、地缘的有利条件,在统一规划协调下,扩大交流与合作,让各地区各行业大展拳脚。通过经济的紧密合作,庞大的人员交流汇成势不可挡的潜流,构筑起粤港关系坚实的基础。总之,在粤港关系问题上,广东只要掌握好经济与政治的“度”,广东就能起特殊的积极作用。

二、粤港澳教育的互利互补,有利于促进三地的繁荣和发展

(一)粤港教育优势对比分析

不言而喻,教育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起奠基作用。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当今成为世界的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之一,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进步,当中有其教育的一份功劳。香港已初步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早在1978年,它就实现了普及9年义务教育,1993年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挑选型”向“服务型”转变。1995年,大学适龄青年入学率为18%,加上大专层次的教育,入学率达25%。高等教育已大步跨入大众化阶段(按国际标准,入学率15%-50%称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称为普及化阶段)。香港的教育经费,在政府公共开支中占有很大的份量。195年度政府的教育经费拨款达303亿港元,占政府财政支出的16.6%。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一般约占教育总经费的1/4,近年所占比重甚至高达1/3,在政府有关文件中自认为“已达到国际水准,目的在于改善本身的经济表现”。[③]仅以研究资助局拨给政府资助的七所院校的科研经费为例,1994-1995年度的专项科研经费达2.6亿港元。从总体上来看,香港教育的优势主要在投入资源、基础建设、图书馆及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比较先进;在教育运行机制上,香港已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教育程度与升迁挂钩的原则等一套法规和政策。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包括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已成为一种风气,初步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与人才的局面。

与香港相比,澳门的教育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才能达到香港今日的发展水平。面对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成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和“澳人治澳”,在后过渡期,如何培养治澳人才实为迫在眉睫。为此,澳门教育界正在努力争取的目标是到1999年实现9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在实现本地化(以本地的学生、本地的教师为主体部分,适应本地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澳门特色的体制;发展在职培训,提高本地劳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发展成人教育并逐步提高继续教育的比重,以满足社会、经济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增进国家和民族观念。总之,要提高澳门全体居民的教育水平,改善澳门人口的素质,用得上一句古语:“任重而道远”。

广东的经济自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国首位起,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经济强省。与此同时,1994年11月在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强省必须同时是教育强省”,作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近年,广东的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基础教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处于全国前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1994年财政安排教育事业费67.96亿元,比上年增加49.4%。各级教育质量扎实,基础教育有一批办得很成功的重点学校。高等学校里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1995年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1.6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6.6%),为香港大专以上高校教师人数的3倍。高校中许多学科的研究,如生物工程、昆虫学、动物学、植物学、高分子化学、光学、材料科学、制糖、造纸、机电、建筑学、控制论、眼科、病理学等均达到国内或国际水平。1991年-1994年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7项。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方面拥有的优势,对港澳有一定的影响和吸引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在两地经济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将推动两地的教育互利互补,促进两地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二)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领域

1.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广东在招收港澳大学生方面具有传统优势,早在50年代,每年回穗上大学的港澳生数以百计。近年恢复在港澳招生以来,每年回广东升学的学生在逐步增多。广东与港澳来往交通方便,语言和生活习惯相近,还有专门为港澳华侨学生设立的历史悠久的暨南大学(1978年至今,暨南大学培养了港澳生5003人)。加上内地大学学费便宜(香港1995年大学学费每年31000港元,广东学费最高为人民币3500元,对港澳生也不过收1万元人民币左右)。只要国内政治气候祥和,“九七”后回广东升大学的港澳生肯定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对澳门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一来澳门目前仅有两所公立的普通高等院校,即澳门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未能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要。澳门大学设有科技学院、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企业管理学院、法律系、教育学院和葡文学院;澳门理工学院设有语言及翻译学部、行政暨应用科学学部、贸易暨商业旅游学部。两所院校所设学科尚很不齐全,一些社会急需的学科和专业还未具备设置的条件,如医科、工程学科等。澳门学生要选读这些专业只能“往外”寻求出路。二来澳门学生大多来自平民家庭,对支付高额的学费难以承受,回广州升学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粤港澳的高校可以互相交换、合作培养。广东的一些专业正在计划招收部分港澳研究生,如法律、人类学、行政管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广东高校均有所长,不仅可以个别录取港澳学生,近年还为澳门公务员开办了行政管理硕士生班,培养治澳人才。另一方面,香港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按几所大学的发展计划,今后几年内将使来自外地的研究生增至1/3左右,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计划吸收更多来自内地的优秀学生,这将为广东高校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选派青年教师赴港攻读研究生学位开辟了一条便捷之途。

2.坚持科研与科技开发中的平等互利原则

如前分析,广东高校固然具有人才上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科研和科技开发中却未能发挥这种优势的积极作用。倒是香港的一些高校,凭借着他们科研经费的富裕(相对于内地高校的科研经费和教师待遇而言),每年都从广东高校吸引一些教师赴港“合作研究”。尤其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他们利用设备先进、信息灵通、待遇较优的条件,可以随意把我们一些青年教师甚至教授当作“廉价脑力劳动力”,为他们做实验、搞课题。到成果发表时,我方人员仅处于配角地位,这是很不公平的。“九七”后,我们要把这种关系改变为合理的“伙伴关系”,这就需要加强校际之间合作交流的管理,按照签订的协议,采取互利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不断改善高校的学术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学、科研人员待遇,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学校荣誉感,提高争夺人才的竞争力。

3.开辟重点学科与“卓越学科中心”相互合作的渠道

总体而论,广东高校的科技力量相对于港澳还是胜出一筹的。目前,全省有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4人(含近年从外省引进)、博士点94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拥有2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计划“九五”期间再建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使总数达到50个,这些人才和学科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是我省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在与港澳及国外交流和合作中将有较大的吸引力。再看香港高校的学科发展状况。自1993年起,香港高校为集中力量形成“拳头”,提出建设“卓越学科中心”的计划,决心形成自己的学科“强项”,争取进入亚洲地区先进行列。政府计划对通过评审的“卓越学科中心”增加5%的经费投入,以鼓励各高校创立自己的名优学科。广东要在未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中争得主动,就要抓住有关信息,促进我省的国家重点学科与香港高校“卓越学科中心”之间科教领域中高水平的合作交流,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转型。

4.大力发展粤港成人教育(或持续教育)的合作

香港的高等学校,都设有“校外课程部”(有的称为“专业教育学院”或“校外进修学校”),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其中一部分课程属高等继续教育的内容。自1989年起,又创办了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开设学士学位课程,为在职人士接受学位教育提供了机会。公开进修学院目前有学生1.9万人,预计1997年超过2万人,并争取升格为大学。香港的成人教育在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由于香港的教育与个人升迁直接挂钩,成人教育开设的课程大都“以功利为导向,以实用为主体”,办学形式多样,多学团体多元化,因此,颇受社会人士欢迎,每年就读于香港成人学校的人数最高时达到香港总人口的1/10。香港成人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有许多经验值得广东借鉴,近10年来,我省的电大、函授、自学考试辅导,以及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为适应社会需要,办得也很红火,1994年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总计在校生13.7万人,与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持平。当年,自学考试还在香港设立了考场,有451人参加考试。澳门的中学教师,1985年以前只有18%的人接受过正规训练。近10年来华南师大已成为澳门的教师培训基地,该校已为澳门培训师资超过一千名。随着“九七”到来,粤港澳今后在成人教育方面合作的空间将是广阔的。

(三)当前广东的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的一些措施

总结前段的经验,针对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当前广东在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中宜采取如下措施(仅限于高等教育方面):

1.进一步沟通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缩短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过程,促进两地高教和工商界的合作。记得香港大学庆祝校庆8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头戏”,是于1993年11月举办的一个《2001年博览会》,笔者有幸参加了开幕式。它实质上是集中展示港大科技成果的精华,和面向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它推向社会,发动宣传攻势,扩大学校的影响,引起全港工商界的高度注意。广东要拓展港澳市场及扩大我省高校的影响,必须全省形成合力,把高校的重点学科、高新科技研究成果组织起来,在港澳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展》(类似于“招商团”的性质),大造声势,吸引港澳高教界和工商界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在与港澳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有利条件,在广泛的领域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但近年来,内地不少高校相继“挥师南下”,要与广东争夺“滩头阵地”。香港一些高校也逐渐把合作的目光北移。在此情况下,我们除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外,全省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扩大宣传,既面向香港高校寻找合作伙伴,同时面向工商界推广科技成果,这才是对应的良策。

2.继续利用广东在人缘、地缘上的优势,推进校与校之间渗透式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在系、所一级的“民间交流”方面,还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我省高校每年应该调挤出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专门用于接待港澳学者。利用两地往返方便,与外省高校打“时间差”。或邀香港学者来校参加学术会议,或聘为兼职教授定期来穗讲学。通过“礼尚往来”的方式,我方学者又可经常往对方作学术访问,保持两地交流渠道的畅通。

3.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扩大与港澳高校交流的通道。改善高校接待港澳学者的环境,提高学术交流的实效;开通穗港高校校园电脑网络通道,签订合作协议,实现部分教育资源共享;简化手续,为双方学者互访提供方便;办好深圳“科技园区”,使之成为粤港澳高校与工业界合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

三、“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旗帜

广东不仅是我国的主要侨乡,而且在600多万港澳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90%以上。在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中,一贯有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好传统。仅以改革开放头10年为例,全省普通高校共有21所获得华侨港澳同胞捐资赠物共计总额6.11亿港元,近几年又有新的增长,仅李嘉诚先生投入汕头大学的经费迄今已达8.8亿港元,是港澳知名人士捐资办学的典范。我省每年向社会筹捐的数以亿计的教育资金中,相当一部分就来源于港澳同胞的捐赠。随着港澳的回归,我们要进一步激励他们爱国、爱乡的感情,除继续欢迎他们的捐赠外,更要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他们回乡(包括在粤投资的企业)参与办学,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效力。

在培养“爱国爱港”的治港人才和“爱国爱澳”的治澳人才方面,广东又可以有自己的作为。例如,利用就近培训的有利条件,可以采取短期轮训或在当地培训的方式,为港澳培训公务员,使他们系统了解大陆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还可以学习普通话。另一方面,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域广阔的优势,每年分期分批接待港澳师生回粤参观实习,了解乡土风情与民间习俗,培养故土观念。粤港澳地区山水相连,文化、语言上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点,粤语使岭南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无论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还是祖国神州大地,作为人际沟通的语言,你都可以听到亲切的粤语(包括粤语歌曲、粤剧),从而激发你思乡之情。“九七”后,粤港澳地区在教育环境方面,应该形成“二文三语”(即中文、英文;普通话、粤语、英语)的教育特色,培养大批中英文俱佳的人才,以适应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广东作为开放前沿地区的需要。

只要我们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把团结港澳各界人士的工作做好了,就会不断扩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人士的队伍,就能够为港澳回归平稳过渡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打下深厚的基础,这实际上就是继续发挥港澳的特殊地位,为振兴中华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一国两制”下粤港澳教育合作交流中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

港澳回归后,由于是在一国主权之下,这就为粤港澳的全面合作交流开创了广阔的美好前景。但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彼此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意识形态上都存在差异,这就使两地的合作交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中要因势利导,注意处理好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

(一)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规定了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社会制度,“九七”后基本不变。特别是,未来的特区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有关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政策,包括教育制度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政策,这些都与祖国大陆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不同,不存在香港回归后在制度和政策上要与大陆那一套“接轨”的问题。香港的教育,通过自己总结经验,一些适合于香港政治、经济制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例如教育管理架构和咨询制度、办学制度上的多元化、高等学校的学术自主等,“九七”后不但不会变,而且还要珍惜保存并加以完善。因此,在两地的教育合作交流中,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传统和特色。作为广东而言,在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既不要求与我们“接轨”,甚至企图把港澳教育纳入大陆的“轨道”;同时,当我们借鉴香港教育的成功经验时,又不应脱离实情,全盘照搬。

(二)要注意两制下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在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中彼此互相尊重。例如,香港一贯倡导“均衡教育”思想,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公民。我们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上则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九七”后两地学生的交叉培养中就要妥善解决由这些差异带来的相关问题。比如港澳回内地升学的大学生的政治课怎么开设?怎样要求?应该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他们不致产生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三)由于两制下意识形态的不同,因而在一些内容较大差异的学科,如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其合作交流的深度肯定受到制约。但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方面则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可以绕过难点,扩大彼此有共同点的学科的合作交流渠道,这叫做“避难就易”的原则,在合作交流中彼此尽量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面对这许多制约因素,只有互利互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才能促进两地教育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许锡挥:“香港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当代港澳》1994年第1期。

②“粤港合作,经济共荣”,羊城晚报96年7月18日。

③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高等教育1991-2001年中期报告,1993年11月。

标签:;  ;  ;  ;  ;  ;  

1997年前后粤港澳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对策与措施_粤港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