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运用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魏蔚
摘要: 目前,多数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精准、有效控制成本具有一定难度。为此,近年来,管理人员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钢铁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以全面预算制度为基础,以市场预期效益为目标倒逼工序成本、采购价格,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钢铁企业 成本控制
自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利润率分别为0.8%、2.6%、4.9%,主要呈现上升趋势,但利润率总体水平不高。根据公开报道,仅2017年已经有9个城市宣布钢铁产能限产50%。钢铁企业面临严峻形势。
2.3.2机械插秧秧龄应控制20天以内,苗高12~15厘米为宜,密度可根据田块肥力调节机械尺寸,插秧时田间水位0~0.3厘米为宜,漏插及时补栽。
一、钢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一)对全面成本控制的认识不足
目前,国内粗钢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钢铁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但大部分钢铁企业都更加重视与钢材生产制造有关的直接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基础管理、费用,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企业追求的是通过经济的生产、运行,达到利润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费用、各个活动都涉及成本控制,所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始终贯穿于公司每个活动的全面性、系统性工作。
(二)成本控制管理缺乏体系性
目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存在以下较为常见的问题:一是由财务部门或生产管理部门统一下达预算方案,由各生产工序单位自行核算、统计预算指标完成情况,没有系统的分析,导致数据来源、口径,计算方式不统一,分析结果不精准;二是每月初下达预算指标,月底结算才核算成本数据,分析数据滞后,缺乏时效性,失去实时指导生产经营的意义;三是没有对成本控制进行事前、事中控制,无法找出成本过高的直接原因,成本控制严重形式化。
(三)成本管控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
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常存在权限、时间、区域管控能力和实际需求不匹配:公司内部按部就班的审批流程和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化快速反应响应的需求不匹配;生产经营、经济技术指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延后和快速决策、调整生产组织、生产节奏、产品结构的需求不匹配;人员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不匹配;盲目追求指标、追求局部成本控制和公司整体成本控制最优化的需求不匹配。
二、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一)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
精细化成本控制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PDCA”闭环成本控制体系:首先要结合企业实际,对标行业优秀,合理制定财务预算方案。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数据统计收集渠道,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从ERP系统中导出生产、经营数据。没有ERP系统的企业,要做好生产日报表记录,以便全面收集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然后根据企业具体运营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做好统计、分析并对比预算,分析出现成本问题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及时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做好持续改进工作,确保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标。
(二)精细化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
以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制度为基础,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建立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以预期效益为目标,逆向测算、倒逼各工序成本、采购价格,分解对应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制定全面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进而做好配套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基础管理工作,确保落实措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内外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经验和建设实践的探索,参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结合郑州市实际,提出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节水灌溉工程、除涝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田园田化工程以及农田水利信息化工程五个方面。
(三)成本核算内容应全面
针对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较多、涉及物料多而繁杂、产品成本构成复杂的特点,结合基础工作做好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做好部门职能规划,形成覆盖成本计划、生产技术、质量检测、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等工作,各单位职能清晰、全面覆盖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基础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工作,建立完善标准化作业依据;做好人员配置、培训工作,形成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局面。
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培训机制。在院层面搭建了专家“技术大讲堂”,不定期邀请国内石油院校专家教授、油田技术专家、分公司及院专家授课,去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专题讲座35场。选送了多名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学习培训。鼓励和支持在职进修,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目前,院里有5名青年骨干正在进修深造,其中博士在读4人。去年7月,通过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方式,明确了56对师徒关系,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签订了师徒协议。今年,根据教学效果,评选出了“十佳师徒”进行表彰奖励,有3对师徒被华北分公司评为“十佳明星师徒”。
三、结束语
钢铁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不是简单的追求单项经济指标最优或工序成本最低化,而是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将各种费用、消耗优化组合,以谋求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要用系统化、创新性的思维构建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将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做实、做细,才能让企业获得持久的成本优势,切实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32):197+209.
[2]刘晓丽.精细化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2):14+21.
标签:精细化管理论文; 钢铁企业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