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郑瑜,赵丰宇,王玉清

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郑瑜,赵丰宇,王玉清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探究在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应用SD-OCT以及FFA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了80例白内障患者,采用SD-OCT与FFA对患者的CMT、CME值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术前进行比较,进而观察和研究患者在术后一周、四周、十二周、二十四周的水肿情况与效果。结果: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无论是CME还是CMT值都和术前相比有着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第十二周差异最大,且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加准确的提高对患者各项数据的检测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SD-OCT;FFA;白内障;黄斑囊样水肿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28-02

黄斑囊样水肿的病状主要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液体寄存黄斑区的部分,由于液体的沉积导致病变,对患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研究中采用SD-OCT与FFA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对患者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测准确率[2]。因此本文简要的分析了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进而研究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与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具体作用[3]。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5月间接诊的白内障患者80例,这80例患者均在术后出现水肿情况,并且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眼内手术史、高血压史以及糖尿病史等。

1.2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了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治疗效果与CMT/CME数据进行检测,用SD-OCT扫描仪进行扫描结果,对患者的CME/CME值在术后一周、二周、四周、十二周以及二十四周的结果进行检测对比。比较术后与术前CMT存在3个标准差变异说明有CME,且在术后12周可通过FFA检测[4]。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了患者在采用不同方法术后 第一周、二周、四周、十二周以及二十四周的眼底情况,具体数据采用了SD-OCT,进行对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的凹旁以及颞侧、鼻侧视网膜的厚度检测,检测并矫正患者视力采用了LogMAR,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检测,对比患者CMT存在的3个标准差变异说明其具有CME,并且在手术后的第十二个周进行FFA检测[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手术前后CMT的变化情况,手术前后的CME变化情况,手术前后的SD-OCT检查过程中四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以及两组患者采用两种方法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总检查情况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前后CMT的变化结果对比

本次研究首先研究了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CMT值的变化结果,其中,术前检测患者的CMT值为(253.67±22.03)μm,在术后四周左右,CMT值有了明显的提升,术后十二周之后效果大幅度提升,术后二十四周CMT值慢慢降了下来。有数据可以得出,患者在术后的CMT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第十二周左右迎来了最高值,将手术前与手术后的CMT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手术后的CMT值变化效果明显说明患者的术后效果优异,并且在十二周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手术前后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前后的CME变化结果对比

除了对患者的CMT值进行对比之外,对患者的CME值也要进行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CME值也体现了患者的手术效果,经过对比可以得出,CME值在手术后有明显的效果变化,其中二周(1.19%),四周(5.59%),十二周(7.14%),二十四周(4.76%)。与CMT一样,患者术后效果最明显的时段在第十二周,同时在检测CME的过程中,3眼的内外核间水肿明显增厚,且手术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前后的SD-OCT检测四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对比

在手术后同时进行了对患者的视网膜厚度检测,通过采用SD-OCT进行检测患者的四个象限的视网膜,通过对四个象限的对比结果与数据可以看出手术后的第一、四、十二以及二十四周患者的视网膜厚度,其中,四个象限视网膜中三个象限视网膜明显加厚,在第十二周最为明显,且手术前后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4患者不同方法中的CME检测结果对比

最后,在对三项数据监测完毕之后,对两种方法对于患者的影响进行检测,主要采用了FAA的检测方法检测CME患者的渗漏情况,经过检测可以看出,患者在术后的十二周左右出现明显的水肿现象,对患者的CME进行比较后发现明显的差异,且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为一种眼睛晶状体产生混浊性疾病,是最严重致盲性眼病,白内障的发生情况各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异,中医称“青盲”[6]。 白内障患者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视力下降,由于晶状体密度不断变化,可能发生近视度数加深、单眼复视等症状。研究显示,SD-OCT 能够观察CMT显著改变以及CME的形成,可呈现正常的黄斑形态[7]。

总而言之,根据研究观察可以明显得出,SD-OCT能够有效准确地观察白内障黄斑区早期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以及黄斑区水肿的特点,而FFA可以显示明显的渗漏现象,两种诊断方案可以为白内障术后CME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8]。

论文作者:郑瑜,赵丰宇,王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郑瑜,赵丰宇,王玉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