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红
(泗阳县医院儿科 江苏 宿迁 223700)
【摘要】 目的:探索对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诱发的静脉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静脉输液和静脉留置针的24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6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静脉留置针后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诱发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在患有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新生儿在患有静脉炎的发生率下降及其明显,Ⅱ度静脉炎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地降低因留置针诱发的静脉炎,Ⅱ度静脉炎患者明显降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94-02
21世纪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和人们息息相关的医疗水平也在突飞猛进,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作法也日趋复杂化,各方面的因素均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化。新生儿处于刚形成期,加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等特点[1],给医务人员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反复穿刺静脉给新生儿造成额外的疼痛。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其套管非常柔软,可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对于住院时间长的新生儿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和家属的担心,也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留置针操作或护理不当而诱发的静脉炎增加了新生儿患者家属的担心,加大了患儿治疗难度。本文就主要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静脉输液和静脉留置针的6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静脉输液和静脉留置针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出生天数(22.4±4.35)天,出生平均体重(3.55±1.25)kg。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出生天数(20.4±5.25)天,出生平均体重(3.67±1.01)kg。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患儿在性别、平均出生天数以及出生平均体重等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
留置针以15~30度角缓慢的进行血管刺穿,发现回血现象,降低针头角度向前推进1~2mm,退出针芯并连接针头及输液装置。并将留置针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输液完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1.2.2护理方法
在静脉留置针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合理选择留置针的穿刺位置。尽量选择新生儿的头皮和上肢静脉部位进行留置针的穿刺穿刺。头皮和上肢静脉有弹性好、粗大、便于观察、便于固定等优点。对于浓度高、刺激性强的液体进行注射应选择较粗大的血管。(2)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在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应严格采用无菌技术,在穿刺前应由内向外螺旋形进行消毒,同样的穿刺留置针后,也要对穿刺部位和针柄进行同样的消毒方法,全方位牢固覆盖无菌贴。拔针时也注意清理消毒。严格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等现象,早发现早预防,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诱发的静脉炎发生率。(3)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加强巡护,注意液体刺激性过强或者渗透比较快时,应及时调整,使液体滴速在合理控制范围之内。(4)对于患有静脉炎患儿应给予硫酸镁湿敷,以便于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
度[2],扩张血管,使水肿和炎症消散。对静脉炎处涂抹喜疗妥软膏,通透性强,患儿易接受,它是治疗静脉炎的高效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进行评估:Ⅰ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无改变,无硬结;Ⅱ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有改变,无硬结,且伴随轻微注药阻力;Ⅲ度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有改变,出现硬结,且有明显的注药阻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在患有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新生儿在患有静脉炎的发生率下降明显,Ⅱ度静脉炎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护理前后静脉炎发生情况(例)
3.讨论
静脉留置针被临床广泛应用,减轻了新生儿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静脉留置针易诱发静脉炎,引起更多的并发症[4]。因此需要医务人员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并加强责任意识和操作培训,从而进一步降低、避免静脉留置针诱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新生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地降低因留置针诱发的静脉炎发生率,Ⅱ度静脉炎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诱发的静脉炎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秀凤.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4,07(20):159-160.
[2]裴小瑜.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5,03(25):1910-1911.
[3]黄丽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其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5,03(25):116-117.
[4]覃敏捷.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进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6(25):109-110.
论文作者:林素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静脉论文; 静脉炎论文; 新生儿论文; 发生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