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包含了与农业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例如:农场品的交易、生产以及消费等,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管理与调控,并对相关管理人员实现有效教育培训而最终完成的经济目标。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政府在农业管理中的重点调控方面。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与自然经济规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合理组织构建,树立对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与观念,方便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等方便进行合理配置。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延长产业经济链,实现国家发展与企业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完美配比,最大程度的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从管理出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大力需求。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1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转型期间,逐渐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与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并存在诸多不足且有待改进。
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农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来实现农业经济的管理,其中科学性与可行性是农业经济管理实现的重要前提。纵观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与发展,我国的农业管理与经济体制尚未实现完美融合,其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低下。
2.2忽视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并未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这种局限的意识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增长,因此,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经济的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就现阶段的管理来看,其无法实现高效及全民的管理。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由于管理人员并未将工作重心倾向于此,因而造成了如今农业经济管理的窘迫现状。
2.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其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都还未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制度也尚未出。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为低下,其专业知识经验的不足,尚未构建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加之工作落实的不到位,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经常漏洞百出,造成管理水平的低下。
3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传统农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相应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农业经济的保障之一,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完善和优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与时俱进地向现代化靠拢,使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生产中的环境保护效果,让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注重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减少财力和人力消耗,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提供更稳固的保障,从而加快实现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目标。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必然选择。
3.3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建设逐渐推进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大量农产品基地的建立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数目也在逐渐增多。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的程度。农产品基地的大规模建设,可以促使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和销售服务。此外,农业经济产业化可提供大量的岗位,带动广大农民以及农业从业者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向产业化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步伐。
4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4.1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经济建设,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发展农业经济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密不可分,政府部门应认清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时俱进地制定适合我国农业经济的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保障。
4.2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我国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与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相适应,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进步。为了满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应当不断尝试创新,大胆探索,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促使其与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地方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的职能,鼓励先进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农业经济發展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另外,国家应在农业技术上进行创新,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详细研究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效率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同时阐述阐述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技术,产业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体制管理。并提出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有效举措,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农村各项土地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自佳.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8(09).
[2]王霞.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8).
[3]李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06).
论文作者:孙清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农业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