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传播研究的拓荒之作-评《汉字传播史》论文

汉字传播研究的拓荒之作
——评《汉字传播史》

文/温晓芳

书名:汉字传播史

作者:陆锡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定价:88.00元

逶迤的剥蚀丘陵、丘岗多低矮,海拔小于85 m,一般25~45 m。坡面较平直,坡脚15°~30°。岗顶呈椭圆状,面积数十至数百平方米,多有5~30 cm厚的松散堆积物覆盖。火成岩及砂岩构成的丘岗,坡面较陡;灰岩丘陵则岗脊陡峭,坡面起伏,溶沟、溶槽、溶洞及溶蚀漏斗等发育;红层构成的丘岗则岗顶平缓,坡脚较小,坡脚不明显。

该书在整体概述汉字的形成、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分三路传入中国的历史,并重点探讨了汉字向西、向南、向北、向东北、向东的传播史。可以说,从内容上来讲,该书不仅深化了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而且延伸了汉字的发展传播规律研究,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该书将各种汉字系文字放在了宏大的历史中加以对比考察,重点分析了汉字在实际传播中对特定民族、语言和文化进行自我调整的动态表现。作者将汉字的这种自我调整和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汉字处于完全的传播状态,属于单纯的说和用阶段,并没有对民族语言产生任何影响;第二阶段是用汉字的假借字或自行创造方字进行民族语言表达,此时汉字与民族语言处于一种微妙的混合状态,如壮族文字、苗族文字、侗族文字等;第三阶段是汉字对民族语言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相关民族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如日本假名、契丹小字等。这样一来,读者就可以全面客观地把握汉字传播及民族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若是站在静态孤立的层面审视汉字,显然是无法有效呈现汉字的动态传播过程的,届时,汉字研究也必然流于表面,失于片面。文字的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汉字的广泛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而显然,以动态的观点为根本立足点,是系统、客观考察汉字传播史的必要保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该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开创性。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汉字的体系建构及其传播,可以说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极为重要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汉字传播史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史,而且能够在微观上探索汉字符号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规律。由陆锡兴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字传播史》是一本研究汉字传播问题的专著,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是该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该书系统梳理了汉字不同方向的传播脉络,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仅包括国内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还涉及周边国家的文字。无论就内容丰富性还是就结构严谨性来讲,都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学术能力。

1)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前必须要对空坩埚进行灼烧至恒重,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返潮,空坩埚灼烧时间30 min即可达到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时间30 min即可进行称重。

(1)高可达性。商业综合体大部分处于城市交通系统完善且经济繁荣的地带,在信息共享和交通便利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另一方面,该书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那就是将汉字与汉字系文字进行独立看待,而非将后者纳入前者的体系框架内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汉字的传播过程就是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汉字系文字只不过是汉字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态。汉字系文字更多的是民族文字,其造字模式可谓是多种多样,而如何深入把握这些造字模式?如何界定所造新字的性质?如何厘清汉字系文字与汉字的内在逻辑?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该书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方字”概念,就是主流汉字之外,作为对汉字的补充以适应民族语言的自造字,包含了汉语方言字和民族文字自造字。作为一种全新的观点,完全有别于以往学界将汉字与汉字系文字独立区分的看法,显然这种观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也契合了汉字的动态发展过程。民族自造字作为汉字特有造字模式与民族语言相融合的产物,充分彰显了汉字符号超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也决定了汉字开放多元、生动多彩的格局。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加明确新造字与汉字的关系,以及不同造字模式下所产生汉字的性质特点,对进一步认识汉字的构成系统大有帮助。

总而言之,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全面呈现了汉字传播史,以及汉字对周边民族文字的影响。书中有许多理论创新和独到见解,是我国汉字传播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无论是对汉字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来讲,还是对专门从事汉字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讲,该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研读和学习。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标签:;  ;  ;  ;  ;  ;  ;  ;  ;  

汉字传播研究的拓荒之作-评《汉字传播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