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纠正研究论文_傅蕾

中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纠正研究论文_傅蕾

广西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537300 

摘 要:学困生是个弱势群体,却是个庞大的群体。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是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如何改善这个局面的形成,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教育 家庭教育 心理特征 

学困生,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成因主要是由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造成的。他们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但有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一直低于同年级成绩的中下水平。他们学习困难,学习的适应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低,不愿意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机械记忆,思维惰性,等等,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还有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在研究中我发现,学困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我就从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上着手分析,谈谈如何在学困生心理发展问题上进行教育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学困生基于内因而形成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厌学、懒惰、冲动等,它能主导学生学习的倾向和学习的策略,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而外因通常有逆反、失落、妒忌、孤僻、焦虑等,它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或者阻碍作用,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在因素都会对学困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外因则是影响人的言行的外在环境因素。

1.内因

(1)自卑是一种因心理失衡而走向反面的变态心理。学困生会因为自己的成绩跟不上同年级学生的成绩水平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比不上别人,认为自己“我不行”、“学不好”,导致情绪低落,从而失去信心,失去动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学困生因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失去兴趣,加之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课心不在焉,逃课逃学等而产生的厌学心理。(2)有一部分学困生反应快,聪明。可是偏偏就是懒惰,遇到问题不愿意动脑,不愿意深入地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学习退步,成绩下降。还有的学困生性子急,脾气暴躁,太过于自我。情绪起伏波动大,不能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一旦有外在刺激,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即使他意识到自己冲动,也难以控制,最终酿成恶果。

2.外因

(1)造成学困生逆反的原因往往是家长或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优点,对他们的进步不及时甚至不给予肯定和赞扬,一味地批评和训斥。而学困生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在家里得不到关爱,就会产生失落的心理。(2)适度的妒忌反而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有益的。学困生心理往往比较自卑,但又有上进心和自尊心,所以往往会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产生妒忌心,甚至想不则手段地消灭对方。这是潜在的比较严重的危害。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纠正方法

1.树立目标,树立自信。学习目标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源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需要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适时激发。每个人都有发挥潜能的空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使其情绪饱满,勇敢面对各种问题,并能够持之以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信是学生克服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学困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学习不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作为教师要真诚地去关怀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教育纠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走进学困生的生活,理解学困生的困难,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爱护他们,多给他们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

2.培养兴趣,教给方法。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或者拥有一套适合它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学困生不是智商低,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困生学会掌握一套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勤能补拙。学校可以让学困生有一个展示自己成绩的平台,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促进学困生勤奋好学。

3.走进家庭,家校配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也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很大一部分学困生来自于问题家庭。在家里,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多加指责,不要忽视孩子的优点,更不要拿孩子之间来比较,筷子有长短,各有用处。总是比较,一则让孩子有攀比心理,二则让孩子自卑,自负。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多与其父母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能够及时解决。每一个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到他们的问题根源所在,家校结合,双管齐下。

心理学理论认为,内心第一,外因第二。两者同时产生积极效应时,有益于帮助纠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反之,会阻碍学生发展,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作一定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引导,循循善诱,让学困生的未来越来越宽敞。

论文作者:傅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中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纠正研究论文_傅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