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式教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在数学教育领域中,以开放题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改革的热点。笔者曾有幸聆听了有关专家的专题讲座,深受启发,后又仔细阅读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精华在于开放性教学策略,而这样的策略对其它学科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此,笔者试图结合语文教学的特性和实践,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起源于开放题。何谓开放题,目前尚未做出统一的界定,一般将其理解为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其它各种形式的没有确定答案的题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开放题,使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解答,而且能从这些解答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因此,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面、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数学教育领域大量的改革实践结果证明,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养成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态度;有利于开启智慧、激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等等。集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自身丰富的教育价值而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
开放式教学模式既然有如此明显的教育价值,那么它对其它学科乃至语文教学有无借鉴意义呢?笔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已述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精髓在于开放性教学策略。
所谓开放性教学策略,即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广泛地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顺应”心理。开放性教学策略具备充分的灵活性,能适应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变化发展。
开放性教学策略根植于开放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学原理认为,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过去,我们往往过多地看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而忽略了它的社会性,以致于将教育与社会隔裂开来。开放的教育观则是立足于社会,将教育纳入到整个社会中去,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要素的最大化,使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效、有益的东西都被用来作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开放的学生观是一种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观,而绝不是那种貌似面向全体学生、实则突出资优生的“面点结合”的学生观。开放的学生观认为那些潜能尚未得到开发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以保证他们与资优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开放的学生观同时还是以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为终极目标的学生观。它的存在,不仅会使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设计,而非单纯僵硬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同时也使得教学能更多地为那部分容易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潜能尚未得到开发的学生而考虑。
有赖于这开放性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双重作用,开放性教学策略才得以构建而成,也正因为如此,开放性教学策略不会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能普遍地适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之中。
开放性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都带来一定的启示,限于篇幅,本文难以一一涉足,只能选取其中一二作粗浅的探讨。
(一)教学形式
通常我们习惯于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来定位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可我们能否进行这样一种尝试,即“学生主体、学生主导、教师协助”,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听课、学生上课,教师从旁指点帮助。
同样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对同一材料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假设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来上课,学生就可以按照他们的理解来取舍、组织教学内容,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选择、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将激发学生对教材进行钻研的兴趣。当学生在准备阶段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示解难的途径,由学生自己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交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变得活跃,主动参与程度会大幅提高,主动性思维活动也会大大增多。这样的教学形式既是对“主导者”的挑战,也是对“主体者”思维能力的一种锤炼。此时,作为旁观者的教师,便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程度等心理品质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如果教师始终以“权威代表”的地位和身份存在,凭主观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很难建立起客观、公正的认识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评课”,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包容心,除非是原则性问题,否则应当允许学生与教师本人存在见解上的分歧。尽管相对而言,学生在担任这种工作时其能力欠成熟,但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教师可以运用评价、反馈等手段引导学生早日趋向成熟。
除了这种“学生双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之外,语文教学还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
(二)教学目的与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搬教学参考书。的确,教学参考书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参考,其适用面相当广泛,颇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其实不然。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所依据的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它没有考虑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特点及差异,其过于笼统的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每个教师各自面对的学生水平、能力不同,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学参考书不是万能的。它能为教师提供一个基本思路和框架,但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一味地依靠教学参考书,“惟教参而是”是一种错误的本本主义。前已述及,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质,这为语文教师确定教学目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来明确自己授课的重点。由此,达到任一目的的教学都可以看作是有效的教学。
就教学内容来说,教师也可以开放、大胆地选用,而不必为教材所囿。通常情况下,教材的编写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更谈不上超越。因此,在一些灵活机动的阅读课上,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适当跳出规定的范围,从课外、从深广的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符合时代潮流、反映社会新气象、科技新动态和文学新思潮的优秀作品,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充实学生的阅读空间,为阅读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而原先安排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完成。
(三)教学评价
运用开放性教学策略在实施评价时,教师应避免使用单一死板的标准,而应注意标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既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又能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如在评价前,可以提供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学生如能满足全部标准,达到所有的目的,固然是件好事;若部分学生只符合了其中一些甚至只有一个标准的要求,也应当认为学生是正确的,给予肯定。又比如测验时,教师可提供不同难度的考卷,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后的水平来选择难度适宜的试卷,教师对于不同的试卷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让那些学力相对不足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证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