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与整体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中国论文,渐进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世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在时间发展和总体转变上曾采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方式。中国吸取了国际上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较成功地运用了渐进式改革。走过20年历程之后,对渐进式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为改革争取全面胜利,科学地建设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总体目标探晰——要素性改进——整体转型”的改革历程
中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大体要经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进行的总体目标探索阶段;第二阶段,90年代初开始的要素性渐进式改革阶段;第三阶段,1998年开始的整体突破阶段,这大体要用十多年时间,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改革初期,“计划经济取向”占居主导地位。8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之中作改革文章,仅仅把市场经济作为补充部分,目的在于用以激发传统体制的活力。即使讲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际上还是落脚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之中。进入90年代,我们才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取向才是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转变中,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起到了重大作用。从邓小平南巡讲话到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取向”改革总目标已被逐步鲜明地确立起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提上了议事日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是一次全局性的转轨,是一个根本性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有机结合,史无前例,是国际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所谓渐进式改革,就是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而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在传统经济体制主体框架继续运转之中,逐步建立与扩展新的体制,通过此消彼长的方式达到改革目标。因而,这是一个双轨运转模式。渐进式改革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实现利益调整,是在保持大局稳定基础上推进改革的策略,因此各种改革措施都要以减少社会震荡的发展大局出发,有计划分阶段地达到改革预期目标。我们把价格、劳动、工资、税制、财政、金融、外汇、外贸、计划、市场、投资等,视为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逐项改变这些要素。有些要素改革,必须触动广泛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利益再分配,改革者既要稳重谨慎,同时又要放开胆子,敢于触动、敢于改革,但又要善于触动,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步步地接近总体目标。
中国缺乏最基本的商品化、货币化和生产社会化的条件和规则。因此,改革的同时需要培植和发育这种条件与规则,不可避免地要有这么一个过程。由此观察渐进式改革的依据,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缘由:第一,全面配套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转变属于整体性改变,需要对总体各要素都有一种科学的认识,并提出转变各要素的配套措施来。我们所面临的改革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改革措施需要从实践经验中逐步摸索总结出来。“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在所难免,但不能长期“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必须一步步深化对总体目标及其构成要素的科学认识,并从科学认识中形成合理的配套措施,从而造成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二,市场发育的需要。传统体制中物价的刚性很强,市场价格的放开(或市场的发育)需要有一个过程,必须分阶段推进。中国没有现成的发达市场,社会分工先天不足,需要渐进地补上这个欠缺。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平衡的需要。我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的转变不可能齐头并进,全国的新旧体制转换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的交接,必须是渐进的。第四,企业转变的要求。中国企业的社会化程度非常低,依赖政府的成分高,因而企业承受力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五,政府功能调整也要有一个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以往的行政机构,都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设计和设立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改革涉及到一个既得利益问题。行政机构改革,会使一些人丧失权力和利益,需要通过渐变以减少阻力。
渐进式改革后期必须通过整体转型阶段,只有通过这个阶段,才能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整体转型是从全局上全面地用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各个要素,经过总体整合与综合配套,使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有效地运行。此期间,要解决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企业如何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微观基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变“内核”,必须经历这么一个整合过程,各方面改革成果要全方位的合拢配套,这个合拢配套都要围绕总体目标的核心进行。
二、“兼容——博弈——胶着”现状的矛盾辨析
站在这个历史进程的高度,我们如何看待20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与现状呢?通过回顾,可以得出两条基本结论: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还必须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仅是初步成功,过去的改革,主要是单项突击和外围战,总体突进和攻坚战正摆在我们面前。现在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整体上尚未发挥主导作用,新旧两种体制对峙、摩擦和冲突造成许多严重局面仍然存在,许多改革措施还缺乏制度上的稳定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在事实上尚未确立起来,市场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还未成龙配套。
科学地认识两种体制并存的现状,对于推进经济体制整体转型是十分必要的。必须看到,两种体制既有共同性,又有对立性、排斥性,两方面处于一种复杂的胶着状态,我们必须抓住这条主线进行矛盾辨析。
首先是兼容性。两种体制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两种体制之间形成了相互联接的性能。其一,是其内变性,即从内部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能够转变出一些市场经济成分。其二是外生性,即从体制外培育,计划经济体制允许市场经济要素在体制外逐步成长。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和限度问题,使两种体制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矛盾的统一体。一个是改革的范围和限度,不是全面走向私有制,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另一个是改革坚持市场取向,但不是没有限制的市场化。我们建立的是一种有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市场体系,因而两种体制具有兼容的特点。两种体制通过政府行为实现互补、互相促进。这种相容、互补主要是两种体制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性质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四种实施策略,扩大了两种体制兼容的范围,提高了兼容的程度。
第一,由易到难。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改革都是如此。最早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农村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低规模小,改革起来容易操作,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村生产如何进入市场的诸种问题。
第二,由局部到全局。中国的改革,很重视局部试点、试验。比如城市改革试点,特区试验,试验区取得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后,再因地制宜地向其它地方推广。在同一领域也采取逐步放开的策略,这样便减少了社会震荡。
第三,由浅层次到深层次。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从浅层次问题入手逐步向深层次推进,同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减少震荡。比如,解决劳动就业和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就是按照这个思想展开的。
第四,先外后内。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实行的是增量改革,特别重视从计划经济体制外培育市场经济成份,通过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合资企业等经济形式来培育市场经济成份。
其次看博弈性。两种体制并存具有双向作用,产生正负影响。它不仅在统一方面作用广泛,而且其对立方面的消极影响也相当显著。这主要表现为对峙、摩擦和冲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扭曲。二元化体制与市场经济运行是相冲突的,妨碍着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致使扭曲现象长期存在。双重体制的摩擦经常会在两种运行机制之间出现某些空档或漏洞,权力市场化,不合理的竞争,运行规则不稳定,企业行为和行政行为的短期化等。这也必然带来观念上的冲突。
二是内耗。改革的目标是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一个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因国情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必须分步推进。不得不经过两种体制并存的阶段,形成一个“单轨——双轨——单轨”的转变过程。双轨并存期间,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之中逐步推进市场经济因素,而不是从独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之中去推进,必然要产生一些排斥异体的反应。因此,向市场经济体制对接的过程,同时又是两种体制的博弈过程,许多力量内耗掉了。
三是僵持。改革的整体转型阶段也要运用渐进式策略去推进,以便社会稳定,但这个渐进的时间长短要适度,因为越往后期成本越高,渐进的实质是将改革成本后移,改革成本后移过多会使经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一些问题和矛盾会尖锐化。必须看到,总体转型阶段的改革是有风险的,不仅有小的风险,还有大的风险。渐进式改革的政策要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机构来执行,其中的干部队伍既是改革的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他们往往倾向于自身的利益要求。在两种体制并存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一些人,他们极力想拖长两种体制并存的时间,这种顾及和倾斜司空见惯,成为一种风气,给改革带来阻力。他们既从计划经济中得到好处,又从市场经济中捞油水,扭曲了两种体制的实现转换的初衷和内涵实质。因此双轨体制不能长期并存,目前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需要加快,否则会产生复旧行为、寻租行为和掺假行为。
三、“中心攻坚——配套——整合”的总体突破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如何实现这个总体突破呢?我们认为,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文章。也就是说,以企业改革、企业制度建设为中心,搞好企业的改组、改造,搞好行政机制改革,把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权、中介权归还给企业和市场;搞好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搞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放企业,使职工的社会保障真正社会化。
1.以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中心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这个问题未解决,体制转换就不会发生质的飞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改造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进程已经清楚地向我们证明,企业改革的症结在于:它绝不是单纯的企业自身的问题,它涉及到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还涉及到主客观生产要素如何结合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社会结构整体性的根本性的变迁,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的制度变革。因此,企业改革绝不能孤立进行。必须从战略上对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把企业改革同企业的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不进行总体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单个企业的改革就很难推进,改革措施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政府、社会、市场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也必须围绕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点展开和深化。没有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养老、医疗、住房和户籍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企业改革很难深入下去。
2.还权于市场。企业改革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还权于市场和企业真正实行政企分开,就是调整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把经济的管理权、经营权还于市场主体和市场中介,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国企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也是“政企分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既体现生产关系,也体现生产力组合形式。从生产关系角度说,政企关系的背后是财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产权关系的背后则是政府行为和政治体制。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国有企业公有制优越性与市场经济活力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问题。要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此,又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这都要靠低投入、高产出、质量优、服务好的经济质量来保证和发展。要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3.综合于政府。政府从管理经济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管理社会经济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因为管理的层次高了,管理的质量要求强了,管理的方式变了。现代化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诸种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此需要政府运用高层次综合的作用,解决这些交叉性和综合性问题。市场经济本身的形成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离开政府的调节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曼彻斯特资本主义或斯密式的自由放任主义,不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更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是一种互补关系,如果说前20年的改革是市场与政府作补充,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那么总体转型的改革更多的应该是政府为市场作补充,政府发挥监管作用,发挥诱导性作用,使市场发挥本来所具有的和政府补台所带来的双重效应。
4.管理于企业。企业管理包括经营观念、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等,现代公司具有运营、投资、融资三大功能。市场经济中企业体制与企业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企业经营机制是以企业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就是要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建立起这样的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我国的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科学管理应该成为企业开发的重点。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制度,具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特征。我们要把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不断创新的企业才是真正有活力的企业。宏观决策须克服企业制度的刚性、惯性及排它性,及时解决企业市场进入的诸种不适症,把企业管理真正变成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和经营决策机制;缺乏企业面向市场的正规化系统;缺乏同市场联系稳定性和连续性;缺乏企业内部有效的监督机制。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不完全的买方市场的新格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点需要转变。因此,在企业内部亟待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企业的班子建设、企业内的科学管理始终不能放松,不能以改代管。通过领导、专家和职工共同制定,并动态性改进完善管理规范,配合细致的思想工作,培养职工的时间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程序意识,实行民主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激励进取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实行系统化经营,通过企业管理系统设计,建立三个层次的面向市场的管理系统,一是投资中心,二是利润中心,三是成本中心,同时形成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相互依存和制约的董事会机构,形成职工代表、财务审计专家、所有者代表参加的监督审计系统,使管理走向正规化。为了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企业内部的一致性,从技术到管理,从生产到经营,从激励到制约的各个方面都要切合实际地制定和实施定量的标准,建立起明确的规则、程序和制度。
5.保障于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对企业的一次解放。解放企业要解决企业保险和企业办社会两大问题。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企业添加了“减震器”和安全网。有了这种社会保障,企业才能稳定发展。建立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保障水平体现出多层次,形成能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基本目标。十五大报告确立了这个改革的基本方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城镇,目前要加快扩展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适应企业优胜劣汰和职工流动需要的统一保障制度。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全国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强化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最紧迫的是要加强对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包括城镇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对于社会保障的保障程度,也不能期望太高,不能超过生产力水平,不能超过财政承受能力,一定要与国情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渐进式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计划管理论文; 市场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