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管理作为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文化桥梁的搭建者,也是提高读者知识水平的重要工具,引入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还能加速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化历程,伴随着互联网等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图书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更是被快速提上了日程,但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引发一系列可预见乃至不可预见的问题,在电子图书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变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集散地,其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必须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服务和开发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图书文献管理中,既可以改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馆内信息及资料的方式,也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使得图书管理的手段日趋多样化,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化。
2、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行业,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读者角度分析,图书馆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读者查阅资料、学习与进步的重要载体。换而言之,图书馆对读者的思维开拓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改变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变化。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1、数字信息技术的建设水平不足。在当前的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普及程度低,这就导致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程度发展缓慢。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完成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系统只能实现对系统数据库内现有资源进行检索,对于很多缺少的信息不能实现网络关联,而数据库的内容更新也相对缓慢,致使使用效果较差。
2、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现阶段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比较低一些,其中还有一些是从教师岗位退下来的,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素养,经过相关调查发现,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分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严重降低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有些图书管理人员因为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限制,所以造成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3、缺乏系统完善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机制。要想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机制,但在现阶段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一个完善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机制,如果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就无法紧密联系图书馆的各个数据库,更别说是确保图书馆各个部门的运转了,另外还会浪费很多图书资源,严重阻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做好管理方式的创新。信息化建设视角下图书馆管理策略的创新意义重大,因此必须要对管理者进行培养,推动其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具体来看,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应当摒弃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内容以及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尽量多元化管理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利用相关的平台对图书馆进行宣传,或者在平台中构建读者沟通与互动窗口,及时与读者进行沟通,听取读者的意见,并根据读者反馈对图书馆进行改进。还可以开通相关的公众号,利用公众号与读者进行互动,定期为读者推送相关的信息,如新增图书信息、图书分类信息等,让读者对自身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阅读。还可以与相关的网站合作,比如与知网合作等,将自身系统植入到这些网站中,从多个方面入手对自身进行宣传,不断提升读者的认知度,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另外,还可以对读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读者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图书,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健全管理体系,设计使用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软件。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知识、掌握信息、提高自我修养、提供信息源的重要载体,健全图书馆管理体系十分重要。一个组织或部门如果想要做到运行合理、高效工作,最重要的就在于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图书馆要协调好馆内各个部门和人员,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来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和完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维护更新制度、资源建设开发制度等,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维护更新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逐步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同时要考虑选择、设计符合本馆特点的软件系统。结合图书馆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实现手段的要求,应当尽量选择和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的信息应用软件,包括网络办公软件、读者管理软件及远程挖掘系统软件等,使图书馆真正形成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中心作用。
3、注重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想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就必须严格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考核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严格按照图书馆招聘制度,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不合格的人员不能任用,同时也要定期培训在职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图书馆也可以定期组织馆内管理人员去其他优秀的图书馆学习,这样才能促进馆内管理人员的进步,确保图书管理人员得到最新的信息化知识,要注意的是,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枢力量,只有注重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性。
4、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当前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原本的图书馆资源限制,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加大对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具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图书馆内部的图书资料的投入,加大对书文资料的购买,扩充图书馆现有的图书资料,也可以在校园内以学校的名义,开展图书的捐赠活动,扩充图书的资源数量。第二方面是要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调整,针对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中,出现的不能对资料查询进行延伸的现象进行重点处理,调整系统的资料关联程序,让系统资源在检索自身数据库的同时,可以关联网络资源,扩大资源的使用空间。
5、保证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应当针对各个类型的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不断提升其管理的安全性,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不断加大硬软件等方面的投入,并对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促进图书管理更加安全可靠。具体来看,在构建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要做好详细化分析,对每一个管理流程都进行安全保护,提升信息化安全维护的有效性,避免信息被泄露。另外,各界还应当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标准,为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安全性做好保障。且各个图书馆之间应当进行有效联系与沟通,共同进行经验分享,为管理安全性的提升做好铺垫。
结论
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应该更好的开展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图书管理更为便捷、高效,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程度,并且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春红.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03):171.
论文作者:傅景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图书馆论文; 图书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读者论文; 信息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