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系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景观建筑的融合的途径与方法一直是设计者积极探索与追求的方向,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脚步从未停止,犹如急行军一般将大量土地的性质转变为城市属性,城市范围不断向更远处延展,城市的高楼也诉说着资源的集中所产生的浮华。就在城市化道路越走越远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一些异端的声响愈发强烈,那就是在城市中迷失的人们希望寻找自己失去的根源即与自然的联系。在城市中,建筑与硬质是主体,它们从物理的角度切断了人与原生自然环境的联系,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看似可以提供一切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产物,但实则确是一种硬质空间的虚拟环境模拟而已。如何将人类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中解放,回归人本属性,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我们仿佛可以从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地域去寻找答案。
关键词:城市山林;山居九式;山水理论
景观建筑的融合的途径与方法一直是设计者积极探索与追求的方向,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脚步从未停止,犹如急行军一般将大量土地的性质转变为城市属性,城市范围不断向更远处延展,城市的高楼也诉说着资源的集中所产生的浮华。就在城市化道路越走越远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一些异端的声响愈发强烈,那就是在城市中迷失的人们希望寻找自己失去的根源即与自然的联系。在城市中,建筑与硬质是主体,它们从物理的角度切断了人与原生自然环境的联系,并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扶持下将人类的思想和感受也封闭起来,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看似可以提供一切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产物,但实则确是一种硬质空间的虚拟环境模拟而已。如何将人类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中解放,回归人本属性,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我们仿佛可以从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地域去寻找答案,即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融合之道的探索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也就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将从下文几点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统园林与建筑的融合图景
传统文人造园一般遵循古人营造之法式,随着朝代更替略有改变与革新,但总体骨架与精髓尽可能做到延续与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为我们寻找建筑与山林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条捷径,这要感谢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造园影响深刻的哲学体系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古人造园首当其冲就是文人园林为代表的营造体系,例如拙政园设计者便是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文徵明。再例如艮岳的设计者,传说便是书画双绝的宋徽宗赵佶,由他主持设计并辅佐以皇家营造工部,倾尽全国之力甚至不惜引起民变都要为皇帝实现梦中的艮岳,而艮岳的真实容貌则是宋徽宗陛下的山水画卷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园林与山居。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人造园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山水图景,由图景承载主笔设计师的思想与意向,同时这样的图景也体现着营造者本身的文化底蕴。传统园林与建筑的融合之道,在五代时期周文矩的《文苑图》中就有所体现,此画卷中以松石为山林象征,图中文人可依树而立或者伏案于奇石之上。由此图景可知,景观所存在的意义,可能不仅仅在于审美,而景观也是可居的。再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展现的图景则是将城市一般的楼阁藏于山水园林之间,那么景观与建筑的融合便自然从可居的概念扩展为中国山水于建筑之间的四种“可”的标准,即可望、可居、可游、可行。这样的标准同样启发着当代的景观与建筑的发展,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景观与建筑之间功能与审美的分界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从古人的山水图景当中可以发现,景观与建筑同样具有“居游”的特点。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山林于建筑有机结合设计为一体,即是笔者所构想的“山居”模式。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提出中隐于市,而宋人杨万里则提出“城市山林两难兼”的感叹,可见山居是否可行,还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是否支持密不可分。而北宋书画大家米芾则提出“城市山林”的匾额着实具有进步意义,这样的提法不仅解决了两难的境地,同时城市山林也成为中国以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规划谋略和意向追求,从多个方面及角度将自然山林意向压入城市的市井生活,为山居模式中的“居游”这一构想图景的实现而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当代景观与建筑的山居意向
从景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山居”是一个美好的向往,也是众多设计者心中蓝图和设计意向。在当代,许多设计案例于手法都在体现一种山居情怀,比如隈研吾在北京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浙江民俗博物馆等。更早些时候的现代主义四大旗手之一的有机建筑倡导者莱特,他的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一种典型的山居建筑的案例,且山水兼得浑然天成。当代的建筑设计通过景观达到共融,而景观却又通过建筑得到升华。着眼于优良环境的根本,园林城市与山居意向是当今城市生存着更像向往的放生自我的道路。山居与园林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将生活寄情于山水,将生活富于诗意的意向而已。
三、“园林山居”的具体设计与融合样式
园林山居意向的具体设计从形式体现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山居法式的基本做法。山居法式之一谓之山石池式,将山水一项浓缩于一线天地之间,挖池叠山在居住空间中塑造一方有山有水之天地,可以浓缩居者山林意向可谓山居意向表达之一。其二谓之石盆藤式,将盆景的理念融入山居意向的造景手法之中,取一处庭院空间,中心处置以湖石所筑盆形,依附于古藤枯木,以此造就经典的枯藤老树景观,从此也可媾和藤与石这两种山林意向。其三谓之山石铺踏式,可见园林山居之中必不可少园路与登高的衔接与转换,山石铺地与山石踏面将山居融入细节,例如冰裂纹与瓦片立铺波浪纹等仿生自然的设计,山石踏面如选用整块湖石取较为平整素面为踏,将踏山渡水的山居意向融入步行意境之中。还有其他山居法式在此不一一阐述了。
四、城市、山林的融合与共存之道
从古典哲学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山居意向之表达,其内部根据可以看作一种阴阳的媾和。从造园者的视角来看,叠山必然与居所相关联。“楼山”、“厅山”、“书房山”处处体现着山与居的双重属性。正因为这种相互媾和的特定性,是的山林城市意向成为一种可能,山与居的双重属性再不同观者的角度无非是“景+建筑”亦或者“建筑+景”的视角转变,从更深层次来说其实观赏的是山居合一的一种媾和状态,这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的阴阳相容并无二致。或以老子思想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融合共存之道,那便是“景与筑”这一阴阳媾和的生成理式,在繁复的山居一项案例中,总结出一套模式,其细节构造与设计皆可以找到其根究源头。那么大量性、高质量的中式传统风景园林建筑与山林城市设计便成为可能。
五、总结
总而言之,基于山居于园林,我们可以延展至山林城市的规划及设计。我们可以从这种两仪的媾和模式中探索园林建筑的空间设计之道,亦可以将其用来解决如何在咫尺用地中压入山林意向,相信这对当代建筑高密度化、高功能化、高科技化的倾向中开拓出一条适宜我们传统思想文化的意向形态,并将其植入我们的城市之中。
参考文献
[1]俞昌斌.陈远,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俞孔坚.城市景观作为生命系统——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J].建筑学报,2010,07.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作者简介:陈阵(1988—),男,汉族,安徽芜湖人,工程硕士,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研究方向:景观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
论文作者:陈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山居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山林论文; 意向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