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启森

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启森

湛江市景森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24000

摘要:当今随着人们对物质追求越来越高,在这时人们选择建筑不只是为了空间的使用,还要求建筑的外观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此让人们达到视觉上浓浓的满足感。由于环境问题如今迫在眉睫,如何将建筑设计与绿色环保结合起来,并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今绿色建筑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而且使能源实现了高效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由此实现了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是当今世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向。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绿色的概念越来越普遍。人们越来越提倡绿色理念。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绿色奥运等理念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人们对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现代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节能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大 力发展现代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重点研发项目。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和设计原则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原因,欧洲许多国家开始着手于研发解决能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建筑作为研发及改善的主要对象,绿色建筑运动应运而生。欧洲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大 力支持,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实践。1990年正式生效的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经过二十几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检验,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涵盖了建筑评估的各个方面。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做到人及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概括为系统协调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经济性、动态适应性等7个原则。绿色建筑是多学科领域交叉、跨越多层级尺度范畴、涉及众多相关主体、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设计应因地制宜,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建筑场地设计要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建筑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设计应有益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有利于控制成本的方案,并采用对未来发展变化具有动态性的策略。

2、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已经开始深刻的认识到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该理念在我国的推广下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从我国不同城市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进展上就能有所体现。但是因为该理念开始的较晚,虽然有了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但是传统的理念的顽强抵制还是影响较大的,所以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的。由此可见,在建筑行业推广和执行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理念的工作还是有着较大难度的。如果能够实现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还能够带来经济、社会各项效益,是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相适应的。但是还有一点我们要明确的认识到建设该类型的建 筑耗费的资金相对较多,而且建设耗时相对较长,虽然有政府和人民的广泛支持,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现代建筑中传统的建筑数量还是明显多于绿色建筑的。企业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和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短时间内 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传统建筑的效益高,这也是很多企业未推行绿 色建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

3.1绿色建筑与土地的设计

城市土地主要技术措施:建设多层、高层建筑,以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城市容量, 改善城市环境;对城镇居民区,提高住宅土地集约度,为未来的 可持续发展留出了空间,因形就势,更多地使用分散,倾斜的土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保护自然环境,达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交替共融,增加绿化面积;开发利用节约土地的技术和材料。

3.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 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 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 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

3.3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 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生态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生态建筑不是完全利用高新材料建成的建筑物,高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很可能还是错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一方面积极采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新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适度使用现有地方 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材料的选用,应该更多地 使用木材、竹材、石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3.4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 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 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 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 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 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 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3.5智能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即实现了对建筑设计的实时监控,进而为及时改进设计工作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和联系,特别是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4、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不能仅仅被当成一种符合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体现出设计师对保护环境的高度责任感,而且能考验到他们的经验多少和是否具备创新的能力如何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渐被重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绿色建筑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还使能源实现了高效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它是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世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向。

参考文献:

[1]朱文博.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90.

[2]吴宜孺.绿色建筑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J].建筑知识,2017,37(05):25.

[3]曹其然.浅议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住宅设施,2016(05):117-119.

论文作者:何启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启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