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南顿镇中心学校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目标设计成了一个热点的话题。因为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结果的落脚点,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但从课改的实践上看,不乏不合理教学目标,突出表现在知识面涉及广泛又处于衔接期的初中学段。这些不合理的教学目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因此,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这些突出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对策
一、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千课一面,叙述空洞
每一堂课,教师都应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也许是还未意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也许是设计随意化,也许是对课程标准认知不准确,也许是对各类教辅书的过度依赖,设计的教学目标空泛,缺乏实际内容,没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导向性,脱离课文,脱离学生实际。大而不当、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抹杀了教学的灵魂。这样的教学目标“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目标是否需要设计,无需商榷,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二)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重要奠基作用也给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带来了挑战,甚至使一些教师走入了新的误区。部分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唯恐疏漏,一味求全,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学生却往往一无所得。例如,以下是某教师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3.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2.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三)超越学情目标泛化。
客观上讲,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语文教学元素,每一个教学元素都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这就让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无从取舍。如案例三的教学目标设计,其教学点全方位地透视了《背影》一文的内容感知、材料组织、命题立意、构思谋篇、语言运用、主旨探究、情感趋向、价值态度、写作训练。另外,文学知识、字词理解、朗读训练等虽未写入教学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点。《背影》的教学通常安排两课时,其有效的教学时间约为80分钟。这样看来,一个初二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在8分钟里理解并内化一个教学点。这是不可思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贪多求全,超越了学生学习能力水平,致使教学目标泛化随之,带来的就是教学的蜻蜓点水、高耗低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偏离本体,目标异化
语文学科是融综合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全息学科,许多社会现象都可能进入语文教材,教材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语文地位被拔高,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历史、社会、天文、地理、科技、民俗、宗教……什么都进来了。所以,这就造成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极易滑向非语文的目标方向,致使其异化成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异化的根源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体是语言的学习,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该指向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上述四个案例中,“情感态度”一维的教学目标都偏离了语言学习这一本体。事实上,“情感态度”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学生通过对《背影》进行语言感悟与语言习得后情感态度的变化,或认识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传递情感与态度的,而不是“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父爱的伟大”。这四方面的情感态度都不是凭借语文教师的外力或一堂语文课所能“培养”与“认识”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对策
(一)抽象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小同于理科课程的教学,它既有知识内容和技能训练的确定性特点,又具有情意流动的小确定性、主体体验的差异性、评价标准的模糊性等特点。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在设计上既要有抽象的教学目标,又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时,抽象和具体的目标可以融介在一起。
(二)即时目标和延时目标相结介
所谓即时目标,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当堂完成的目标(相当于平时所说的课堂达成目标),延时目标是指关注学生课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多围绕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打下基础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语言积累等,而小能把一些陈旧的、僵化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惟一目标。
(三)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相结介
如前所说,预设性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定教学内容,在课前预设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它带有一定的规定性,但由于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而超出、偏离或达小到教师预先设计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善于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共同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相结介
共同性目标是指为全体学生的学习预设的。全体学生都要达到也能达到的目标;个性化目标则是针对小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部分学生预设的。这两种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一条开放性的目标进行表述,前而谈及的表述性目标就是一种开放性的目标,这种目标能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论文作者:闫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教学目标论文; 目标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态度论文; 《成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