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考论文_王善安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考论文_王善安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 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传统教学 潜能开发 思维拓展

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就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就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就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索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已知a+b=l,a>0,b>0,求+的最小值。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可以从三角、数列、不等式、方程、函数、几何以及常数更换等各种背景下进行一题多思,从而一题多解,而且通过比较寻求最佳解法。例+=(+)(a+b)≥4(常数更换)可能是解决此类题的最佳方法;还可进一步通过改变或调换题设和结论以及将条件和结论拓广进行一题多变训练,例如本题可拓展出:已知++=s(P,Q,R为正常数),且a>0,b>0,c>0,求ma+nb+kc(m,n,k为正常数)的最小值。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尝试到用发散思维方法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的全新感觉,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用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是从题给的已知条件出发,按条件的先后顺序、按常规的思路去研究某一数学问题,而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解题过程中适时地利用逆向思维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确实可独辟溪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例如,若函数y=f(x)的图象上的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然后再将整个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与y=sinx的图象相同,求f(x)的表达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题若按常规思维,应设f(x)的解析式,显然较繁。同学们不妨逆向解题,一则可以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二则解题过程简单明了。具体过程如下:y=sinx->y=sinx+1->y=sin(x-)+1->y=sin(2x-)+1。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拓宽学生解题思路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平常在解题时,我总是让学生“百家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题的思路。

一次,我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的时候,课本上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当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了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思维。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探索。

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质疑解难

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根本。形式和方法都是为目的、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优选讨论、启研、学导、开放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消除学生被动地记公式、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有利于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答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教材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掌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思维是解题的基础,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数学不只是掌握现成的公式、定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平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2]徐以成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生之友,2009,07。

论文作者:王善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考论文_王善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