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有效性_原电池论文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有效性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必不可少,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高效。不过,问题设计不是越深奥越好,也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时,看似简单问题,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例如,教师做完“原电池”中Zn-Cu稀硫酸原电池演示实验后,设计提问:原电池为什么要两个电极?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可以引出学生对原电池的实质性的理解。这两个电极实际就是对应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电极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使电子通过了外电路。电子从直接交换的方式变成间接交换的方式,从而产生电流。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设计是有效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的深入思考,在自然、轻松、愉悦中学习,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表现为多方面,如具有深刻性、探究性、针对性等特点。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应具有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设计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或掌握了这类问题的思维方法,或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达到很难忘记。深刻性一定建立在学生应有的能力范围去思考,一个高难的问题肯定不是一个深刻性的问题,因为接受不了,就理解不了,学生就不会积极的思考。

案例 “原电池”实验过程问题设计如图1:

图1

问题设计

1.Zn与硫酸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电子是如何交换的?

2.原电池为什么有两个极?目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3.在两极之间电子为什么会流动?真正的动力是什么?

在Cu片上得到电子比在Zn片上容易)

4.电流表指针偏转示明闭合回路,试说明是怎么形成闭合回路的?形成闭合回路就必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吗?(必须。不能只知道导线靠电子、溶液靠离子的移动形成电流。)

5.形成原电池对外供电本质(前提)是什么?(存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6.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讲是否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7.你能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出两个半反应吗?

8.简单电极反应如何书写?依据是什么?

9.对外供电时,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上一定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本身须参加反应吗?

10.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教学点评 如果做过实验后,按传统教法是得出形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①有两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②有电解质溶液;③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溶液中形成闭合电路。笔者认为,这会误导学生,扼杀学生的潜能,是先错后改的教法。如果把上面设计的问题理解清楚,才能真正理解原电池的本质。可以把形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改为:①存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选择合适的材料作电极;③电极、导线、电解质溶液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应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精神,学会探究方法和技能。当碰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有可能多种情况,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加以判断,避免理解问题处于表面或模棱两可,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例如:

在室温下,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分析可能原因:

首先,学生讨论思考、汇报,归纳可能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铜在浓硫酸里发生钝化现象。

原因二:可能是铜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度很慢。

让学生再次讨论哪一种可能性最大。

赞同原因一的同学认为:室温下,铁、铝在浓硫酸里发生钝化,铜也可能与浓硫酸钝化。

赞同原因二的同学认为: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那么,不加热时也会反应,只不过反应速度慢而已。

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既然各持己见,怎么办呢?学生就会想到去做实验,这就是探究意识,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汇报评析。

教师归纳比较合理的方案: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块铜片,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使铜片浸没在酸中,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用水洗净铜片表面的酸液。将用浓酸处理过的铜片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如果表面有白色的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变蓝,则铜在浓硫酸里没有产生钝化现象;如果表面没有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也无显明变化,则发生钝化现象。

分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铜与浓硫酸不是钝化而是化学反应速度慢。

教师点评: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认识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实验教学中问题设计应具有针对性

同一实验可能结果有多种,在多种结果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排除,去了解影响实验的因素,从而提高对事物的理解,把握好相对性,抓住主要矛盾或决定因素。

教学过程

1.首先让全班学生(52名,分甲、乙、丙三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果:①甲组有21名学生认为会反应,理由:溶液也是酸性;②乙组有23名学生认为不会反应,理由:溶液中的比较稳定或酸性不强;③丙组有8名学生认为,不能判断,理由:影响反应的因素有多种,如浓度、酸性、温度,等等。

2.然后,让学生前后4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不要多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经过10min左右的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情况和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

①有2组学生的结果是: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②有7组学生的结果是:反应了,溶液从浅绿色到黄色;

③有3组学生的结果是:反应了,溶液变黄,并有大量的红褐色沉淀。

奇怪:同一个实验,不同组的学生的实验结果相差甚远,到底能不能反应?为什么现象相差这么大?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产生求知欲,想立刻知道答案。

3.教师再做演示实验,可以统一认识。结果与乙组同学相似。

4.解决和分析问题:

(1)甲组学生的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甲组配的溶液的颜色,看不出浅绿色,浓度太低。

点评 这堂实验设计成功,学生兴趣高,充分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与水解知识、溶液的酸碱性联系起来。可见,课堂教学效果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密不可分,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恰当的问题设计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论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有效性_原电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