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理论论文,环境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四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大学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德育表现出实效性缺乏的危机。因此,研究大学德育环境建设,是我国大学德育应对挑战,增强德育科学性、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环境论的观点,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能积极能动地影响环境。这为我们构建大学德育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需要对德育环境的各种因素加以区分、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积极的德育环境,认真改造、限制和消除那些消极环境,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大学德育环境的产物
所谓德育环境,指的是影响人形成一定品德的各种事物的总和[1],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德育环境是每个德育对象个体品德建构的重要因素和必要前提。个体的品德建构是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整个德育系统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一种外在的环境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种客观与主观达到一致,外在与内在整合统一的结果。
建设德育环境,就是运用系统原理,对各种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优化,以更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德育中的体现。历史表明,环境改变了人,人又改变着环境,人与环境的互动,推动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越来越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从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德育环境必须优化,只能优化,也可以优化。德育环境必须优化,是因为我们的德育对象,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同样他还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家庭的子女、媒体的受众——他的生存成长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环境,无法将其与各种环境阻隔开;德育环境只能优化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各个环境角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并存着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而难以期望其净化和纯化;德育环境可以优化,是因为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人的成长要受环境制约,但并非消极地被环境所决定,而且还可以反过来积极地作用于环境,通过实践努力来改变环境,德育工作机构还可以通过自身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对教育对象主体意识进行塑造,改变原有环境,创造出新的环境。
(二)大学生主体道德需要的满足,需要良好的大学德育环境的支持
道德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品性。传统的德育模式强调德育发展功能,往往是单向度地解读社会需要,进而要求德育对象无条件接受,要求他们为社会作出牺牲、奉献,这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传统的德育模式使学生的主体需要没有得到切实关注。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参与德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应该是对成才的强烈需要。抓住了学生成才的问题,就可以从内在动力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其实,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不仅从构成上有对象需要的成分,而且在渊源上也来自对象的需要。以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不过是个体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任何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都可以还原成社会个体对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德育不仅满足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满足德育对象的要求。德育对每个个体来说,除具有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需要从德育过程中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理念上的超脱。因此,构建大学德育环境,就是要着眼于个体的道德需要,重视和研究个体的道德需要,激发和引导个体道德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个体高尚的道德需要素质,进而满足主体的道德需要。
(三)大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人本化的大学德育环境的导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崇高使命。在大学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对大学生施加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影响是外在的因素。大学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应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以往大学教育工作强调标准化,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标准化教育对人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的部分,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构建大学德育环境,就是要通过完善德育的机制、模式,优化整合德育资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切实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
二、实践特征
大学德育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大部分。大学德育的社会环境,是国际国内存在的对高校德育活动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产生影响的宏观德育环境系统。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具有决定作用,政治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导向作用,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塑造作用。大学德育的学校环境,是指大学的校园、教职工、教育内容、大学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主要包括大学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物质环境既是大学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大学德育工作不能离开特定的校园环境而进行。从狭义来讲,大学文化环境,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校这个空间范围内所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文化氛围。学校环境作为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德育活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大学德育环境构成来看,社会环境与大学环境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影响具有方向性、潜隐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切实重视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过程的影响,及时地对各种社会环境影响作出选择和调节。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微观环境实现的。而在微观环境中,尤其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大学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与社会环境相比,学校环境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因此,构建大学德育环境,重点应放在大学环境的建设上。
(一)自然景现与人文景观:德育环境的时空
德育学界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时空和个性的合成过程”,是“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而“外部条件”——“文化的传递”,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教育、传媒乃至日常生活等时空环境”[2]。大学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大学德育环境的“时空”,即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时空”。而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在本质上是物化的文化形态。它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大学精神文化的表现。它在整个大学德育环境体系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美育等功能,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最具影响力。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首先,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其次,要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再次,注重文化品位,建立主题性的人文景观,要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传统以及校园整体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个性特点,以此对受教育者进行校史教育和校风、传统方面的教育熏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要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按照“园中校,校中园”的建设思想,达到“绿”、“亮”、“净”、“响”、“畅”、“美”等要求,努力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园林式校园。
(二)画龙点睛的校训:德育环境的灵魂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3]。其基本功能有四:一是导向功能。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不做假账”,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种鼓舞,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导向,使他们很快地接受大学文化的引导,认同大学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二是教育功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博文约礼”等,均对学生提出了教育目标要求。三是激励功能。如洛阳大学的校训“静以砺学,动以创新;他人第一,品格至上”,不仅具有使师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作用,而且满足了广大师生的高层次需求,激发师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自觉为学校建设发展而拼搏的精神,使师生自我激励,产生持久的驱动力。四是美育功能。如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至于止善”,意蕴丰厚,明快朴实,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
由于种种原因,校训作为大学精神核心载体的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高校已有的校训,用词上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有一些学校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词组排列组合的顺序也一字不差。校训的严重雷同,很难体.现出这些学校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导致大学缺乏鲜明个性和独到的办学理念。面对当前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活跃的文化思维,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重新审视校训,重建大学精神。这是构建大学德育环境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三)高雅的人文环境:德育环境的主体
大学的人文环境建设是大学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以突出的个性化、鲜明的区域特色、浓郁的文化气息、完美的整体性为原则,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大学特有的人文关怀,着力营造书卷气息、儒雅氛围和科学精神,使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为此,要重视品位高雅的人文环境建设。一是校园建筑物、道路等的命名要有鲜明的道德文化的意蕴,要彰显大学的文化气息。二是在校门、办公楼、教室以及学生经常出入活动的地方,要有体现办学宗旨和人文特色的内容。三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的人文环境培养,课程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要突出社会文化、道德观及实践的多层面、多形式教育。不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当具备人文知识方面的修养。四是要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五是要建立聘请国际国内知名学者讲学和研究的机制,开展经常性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此外,要注重校园网络及广播系统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优化视听环境,以有效地削减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四)师生的平等互动:德育环境的生命
学生的品德是在有师德的教师导引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在一个道德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德育不仅事关社会秩序,而且事关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人人平等的姿态,去关切每个现实个体生命的存在,关切个体生命存在的尊严、意义与价值,乃是大学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问题。解决好这个基本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不再是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而是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教育者在充分考虑社会要求和学生自身需要的结合,在保证德育的社会适应性的同时,更加重视德育的个体适应性,更多的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受教育者则是主动的参与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育的进程。德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是在德育这一特定的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双向互动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保证。它促使德育实现从灌输到引导、从凸显教育者权威到关注个体价值与尊严、从受教育者的被动参与到积极应对的全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