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进,电力调度对电力调度员的操作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是有效处理电力事故,减少事故发生频率的重要措施。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调度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
引言
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及问题处理均需要电力调度的支撑,而调度员是确保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直接责任人,在实际管理中,调度员不规范行为和方法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威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如若调度员因自身原因而产生误判断、误调度、误操作,则可能给电网运行、社会公众等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和经济损失。
1电力调度安全问题分析
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存在一定的缺失
这也是安全管理工作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在我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安全监督系统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或者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不能真正执行,存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又如在实际管理中,对于调度人员出现的违规生产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人员在生产中疏忽大意,最终酿成严重事故。
1.2电力调度员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不足
缺乏安全意识以及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现阶段负责安全管理的调度员普遍存在的现象。当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拟写调度命令时不按规定使用专业调度术语,依靠经验主观判断,造成误下命令也是时常发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负全责的重要性,未严格执行调度操作管理制度,对现场工作的许可及竣工汇报情况不清楚,造成误送电;当多个班组在一个停电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工作结束时没有全部汇报终结就送电或者用户没有得到当班调度允许就在用户专用线路上操作,极易发生误送电伤人事故。调度员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不高,执行意识淡薄,面对突发电网事故时,处理事故主次不清,没有完全掌握系统运行情况,操作顺序混乱,延误对重要用户送电。
1.3电力调度系统的设备自身存在不足
电力调度系统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安装工艺出现问题,或者没有经常性地更新、维护已运行一段时间的设备,使得这些设备处于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中,加之部分设备在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之下会出现难以忽视的老化问题,严重的会对它们的安全运行产生制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之间相关设置的欠缺以及环境变化的难以预测性都会将设备置于较高的故障率之中,难以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供可靠保证。此外,系统在进行运行与调度工作之时发出的警告往往不止一种类型,警告的发出经常会受到一些其他干扰信号的影响,导致无法获得真实信号,造成安全监控隐患。
1.4对电力调度隐患排查工作不细致
因技术、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故障频发。例如在我国电网设备采购中,许多关键性的电力设备不能适应新型智能电网的需求,因此在电网运行中出现多次故障,由于在设备使用和维护中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安全。另外在对电力设备的定期巡检中,忽略了对运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于处于萌芽状态的事故隐患,无法深入排查,也导致了电力调度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力调度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2.1加大对电力调度工作的管理力度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感技术和智能量测技术等也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奠定了有力的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随着电力产业“三集五大”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电力调度工作,在开展电力调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采用,这样可以及时地找出电力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达到防范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目的。除此之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电力企业还应编制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监管考评体制,并要求所有岗位、所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开展。
2.2提高调度人员综合素质
电力调度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电力调度工作中任何一个工作环境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个电力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价值发挥,故有必要加强对调度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性的对近几年电力企业发展的电力调度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二是,电力企业应为综合表现优异的员工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调度岗位需求的员工。三是,调度人员在培训工作中应端正态度,保持一定的耐心、责任心。四是,管理部门应重视调度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确保其调度人员能以严谨、负责、认真的态度展开电力调度相关工作。
2.3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管理
设备是确保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基础,电力企业应为设备的采购、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其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结合电力调度运行实际制定采购方案,严格把关设备质量,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运行要求。在设备安装工作中,有必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将设备运行终端与计算机连接,并在计算机上设置防火墙,防止出现黑客或病毒入侵问题。
2.4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监控
从常规监控施行运程中可知,监控当班负责人在执行监控任务时,主要的监控区域主要围绕参数、断电开关和设备负荷状态这三点展开。但同时部分遥测信号也会对监控进程产生关联影响,因此本着平衡电力系统的原则,监控方同样需要将监控内容拓展到涉网母线电压调节、主编调档等环节中。就目前国内电力相关的配置中不难看出,类似于低压环网、高压撑点为构建内容的供电网络基本已完成配置,而此类配置必然会增加区域用电额度。因此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监控原则,调度监控必须要以小功率监控为发展目标不断升级,才能通过减小能耗提升运行可靠性。
2.5应用智能化预警防御技术
目前,智能测量技术、传感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电力调度来说,智能测量技术、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电力调度的多目标协调功能,使这一功能在空间、时间和目标等方面实现有效控制。另外,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为电网调度实现动态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动态监控,可将电力调度运行实际实时反映出来,便于企业相关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处理。同时,智能化预警防御机制的构建为电力调度工作数据提供了良好的监测平台,这一机制的构建可以实现对调度故障问题的在线处理,风险预防水平和处理效率得以提升,确保调度人员在复杂的电力环境下具备足够的应对调度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也在不断的加快进程,要想保障电力企业实现长久的发展,就需要把握好在电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保障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稳定。电力调度工作在整个电力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电力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对所存在的风险进行防护与控制,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性、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控制风险等来切实的保障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雷志国.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J].硅谷,2014,20.
[2]王海征.当前我国电力调度运行现状浅析[J].现代科技,2012,10.
[3]左建军.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4,13.
论文作者:魏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调度员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