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与实施——以Go for it!七年级(下)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为例论文,纲要论文,七年级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要想本学期的教学收获“立”,则需在学期开始前做到“预”。撰写教学进度表则是“预”的普遍形式之一,这是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必修的“专业课”,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然而,纵观各校多数教师现有的教学进度表,都是“只见进度,不见教学;只见课文,不见课程;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工作安排,并非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方案。而《学期课程纲要》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了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方案。它能弥补教学进度表的不足,有效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提高其课程实施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以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下)为例,与大家分享英语学科《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与实施情况,以求抛砖引玉。 一、编制《学期课程纲要》的必要性 计划往往夭折于没有高瞻远瞩、片面思考以及应付了事。现有的教学进度表因此而流于形式。将教学进度表与课程纲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其问题所在。 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其问题之一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在制定进度表时只关注自己的“每一节课”,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意识”,没有仔细研读过课程标准,没有对本学期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问题之二在于“只见进度,不见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教师在设计时没有整体地思考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需要用什么知识或活动作为载体?”“我怎样带学生去?”“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了?”等问题。问题之三在于“只见教师,不见学生”。教师设计时只考虑到了该做的工作,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所需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等都未考虑在内。 《学期课程纲要》是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方案,它以提纲的形式回答了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一般而言,《学期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一般项目,包括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二是课程元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三是所需条件,即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崔允漷,2009:89)。 一份设计优良并被有效使用的课程纲要,能够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关系的处理等,因而是一种投入少收效大的保证课程质量的措施。实践与理论都表明,《学期课程纲要》于教师、于学生都有多重意义。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证据 学科课程纲要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课程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与现场资源进行的,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开展的学科规划。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当然重要,但一个学期的课上得好不好更重要,而一个学期的课上得好的前提是教师对本学期的课程做好整体的规划,这就是课程纲要。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体现 《学期课程纲要》是“完整的专业的活动方案”,它从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角度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规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编制《学期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法与学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有利于教师的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提升专业素养。 (三)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计划 教师精心设计、师生共同认可的《学期课程纲要》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根据课程纲要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时间进度等开展教学活动,安排课外作业,组织测试,并且严格按照纲要约定的成绩评定方法,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学期课程纲要》也能够为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提供指导。 二、《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与实施过程 《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具有一定的要求,关键在于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为了使大家更好、更细致地理解《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方式,我们以Go for it!七年级(下)为例进行阐述。 (一)一员一份,研讨编制 编制《学期课程纲要》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学科教师合作完成。因此,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预先让组内各成员自编一份,然后组内集体研讨各成员版本,取其精华,最终确定本学期共用的一份课程纲要。在确定最终版本时,我们集中关注以下几点: 1.如何确定目标 课程目标可以说是“课程纲要”中的纲要,它贯穿于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是课程的灵魂。 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对学生的研究以及对教材和其他现场资源的分析。于是,按以下顺序,我们确定了目标。 第一步:研读课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级目标要求七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本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教育部,2012:12)。 第二步:分析教材。我们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Go for it!教材,对七年级(下)教材的具体分析如右上表所示。 第三步:分析学情。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掌握了一般现在时,积累了有关自我介绍、爱好、出生日期、购物等九个熟悉话题的词汇与句型表达。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少数后进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掌握单词记忆法,听力练习时间太少,以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因此,在本学期,教师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提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二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迅速掌握各项英语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其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专业“学期课程大纲”的编制与实施--“迎头赶上”!以七年级(下)为例_课程评价论文
英语专业“学期课程大纲”的编制与实施--“迎头赶上”!以七年级(下)为例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