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开展精神文明十大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取得成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安市论文,十大论文,精神文明论文,评选活动论文,成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陕西省西安市文明委开展的“西安精神文明十大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一、具体做法
1、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市文明办积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集成创新上下工夫。该市把“媒体宣传”作为突破口,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争取舆论支持;把“群众参与”作为活动关键,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投票;把“评选公正”,作为效果保证,及时对候选案例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市文明办还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组成活动评选委员会,根据市民投票情况,综合评审,最终确定评选结果。
2、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评选活动发布后,在全市引起巨大反响。两周时间,就征集到创新案例近300个。市文明办从中整理、筛选出58个候选案例通过媒体刊发,展示候选活动内容,接受群众投票评选。市民纷纷通过来信、网上投票等形式踊跃投票。不少群众反映许多候选案例就发生在身边,具有真实性、亲近感。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填写选票参与评选的市民群众近60万人,通过网络投票参与评选的群众近4万人。
3、媒体聚焦、议题设置。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运用议题设置的办法,在候选案例公示期间,纷纷开设专题专栏,积极宣传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西安日报等媒体组织精兵强将,对“十大创新案例”逐一进行专题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主要特点
1、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十大创新案例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活动形式比较新颖、内涵也很丰富。如莲湖区的“水滴”活动、市旅游局评选旅游企业诚信“黑红榜”、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市民大讲堂”就是其中的典型。2007年莲湖区在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创新设计了“水滴”这一全新的活动载体,改变以往“组织群众围绕主题、开展活动”的固有模式,变为“确定活动方向,设计虚拟化活动主题代言人,弱化组织者对活动内容的限定,发动群众自觉参与,通过自我教育和实践,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对城市的认同感”。“水滴”活动构思设计了行动徽章、“文明水滴”标识组合、《水滴之歌》、“水滴语录”等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群众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同时开通“水滴热线”、“水滴信箱”、发送“水滴短信”等与群众形成良好互动。通过坚持不懈的持续创新,“水滴”活动内容不断充实、内涵日益丰富,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2、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十大创新案例中,户县“新壁画”、雁塔区的“绿色计划行动共建生态文明”和西安儿艺“好戏献孩子”就很好地体现了其鲜明的特点和品牌效应。户县是闻名中外的农民画之乡,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户县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全县农村、社区广泛开展“新壁画”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新壁画”活动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装点了群众的生活家园,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家园,使广大群众在欣赏文化、享受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活动开展一年来,全县共创作壁画3000余平方米,初步再现了画乡“城乡户户五颜六色,村村壁画满墙”的美景。
3、效果明显、群众拥护。市文明办开展的“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周至县的“明白老人、孝顺儿女”评选、《三秦都市报》发起的“跟我排”、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设立的“百姓英雄风彩展示”栏目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7年7月,市文明办按照“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公约,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的思路,在全市选取14个试点社区,集中开展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针对社区常见的“不文明养狗”等四类突出问题,通过“社区评议栏”、“曝光栏”评议曝光不文明行为,引导群众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让居民自己拿出解决办法,形成大多数人认可并能自觉遵守的“行为公约”,带动社区其他问题的解决和文明和谐氛围的形成。通过创建,试点社区的环境面貌、社会风气和管理秩序发生了明显改善,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和谐。目前,全市569个社区借鉴试点社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搭建社区居民群众交流协商的平台,拉开了全市新一轮文明和谐创建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