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及其对市场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中国论文,其对论文,粮食储备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本文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对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问题作一分析:(1)推算出中国80年代初期以来农户的结转粮食储备数量。中国农户储备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增长了三倍左右。中国农户的粮食结转储备总量约在9000万吨左右,相当于国外有关估测的1/2~1/3。各省之间的农户粮食储备水平差异很大,北方省份远远高于南方省份。(2)影响中国农户粮食储备的制约因素。农户储粮的基本动机是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粮食政策特点、市场风险和不稳定的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民对自己采取储备措施保证粮食安全给予高度的重视。收入对农民储粮倾向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低收入阶层是正相关,对高收入阶层是负相关;人均粮食生产数量、气候与耕作制度的差异是造成各省之间粮食储备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均粮食生产数量的增加是农户粮食储备从80年代初期以来少数民族积累的物质基础。(3)农户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由于农民对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给予特别高度的重视,所以绝大部分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弹性很小,估计只有20%~30%在可能的价格变化范围内可能释放。不过即使这个较小的比例数,也相当与1995年中国的粮食进口总量。所以,应当充分注意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巨大潜在影响,采取适当和有效及时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粮食市场。这包括:第一,对现有的粮食专储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和完善;第二,处理好国内省际之间的粮食贸易关系;第三,协调好国内市场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这需要对现行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较大的波动。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户的粮食储备及其市场反应行为特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问题,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估算。例如,美国农业部经济局1994年作出的估算是:中国农户粮食的结转储备量在1991年为1.43亿吨(Crook,1994)[1]。又如经济与合作组织1995年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农户在1990年的粮食结转储备量为1.93亿吨(OECD,1995)。[2]
本文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对中国农户的粮食储备问题作一分析,包括:(1)中国农户的粮食结转储备到底有多大;(2)造成农户粮食储备的原因是什么;(3)农户粮食储备对市场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
二、农户粮食储备的估算
中国的粮食生产者数量极为宠大,而每个生产者的生产规模又很小。这使得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储备的调查非常困难。这里以统计局的资料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的问卷调查进行推算。
关于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各个省区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1994年年底总体趋势是由南到北递减。东北三省最高,华南各省最低。
各省区人均年底储粮的差别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首先,各省人均粮食生产量大不相同,北方省份远远高于南方,这是形成储粮水平差别的基本原因。其次,北方省份每年收获一季,且是在接近年底的时候,年底的储粮大都是刚刚收获下来的,而南方省份粮食生产一般为双季,年底时夏季收获的粮食已经大量消费掉了,而由于双季收获,为了粮食安全原因所需要考虑的时间跨度是南方的较短,是北方的一半,所以安全储备的需要量也仅为一半。
统计局的上述统计资料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日历年年底的数据,而不是粮食季度底的结转储备数量;二是为人均数量,而不是总量;三是为各种粮食的合计数,没有按粮食种类(大米、小麦、玉米等)细分。为了获得对中国农民粮食结转储备的较为具体一点的认识,必须以此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推算。
1.从日历年年底数推算结转储备数:首先确定各种粮食的结转季节月份:夏粮为6月中旬,秋粮为10月中旬。这样,从年底(12月15日)存粮数推算结转季节时,时间差为:夏粮6个月,秋粮为10个月。由于我国无论是夏粮还是秋粮的收获季节从南到北不一样,而且是连续的,所以这种时间差只能是全国平均的大致数。
其次,夏粮和秋粮在粮食总产中比重关系为35:65。也就是说,为了从年底的存粮推算出结转储备数量,应当扣除的比例为:
35%×6/12+65%×10/12=72%
在实际推算中,采取75%,即年底存粮数的25%为结转库存数。
2.从人均数推算总数:从理论上讲,农村住户调查的抽样是对所有农村居民有代表性的。但是,由于在实际抽样中的样本分布的特点等,有偏向粮食种植者的倾向。所以,在由人均储粮数推算储粮总数量,将统计中的农村人口数扣除10%。即将人均数量乘以统计中农村人口总数的90%,作为总的粮食储备数。
3.从总数推算各种粮食种类的数量: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各种粮食所占的比例是:稻谷45%,小麦25%,粗粮30%。本报告假定结转储备的比例关系大致为:稻谷45%,小麦35%,粗粮20%。之所以降低粗粮的比例,是因为农户结转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口粮安全问题,所以粗粮的比重要小一些。稻谷的比重不变,是因为主要稻谷产区在南方,而南方的储粮水平显著小于北方。当然北方也有稻谷的结转储备,只是数量相对小一些。因此,粗粮降低的比例主要表现为小麦比例的增加。
如果按70%的出米率将稻谷折算为大米,则各种粮食在结转储备中的比例为:大米36%,小麦41%,粗粮23%。
按此方法,推算出中国80年代初期以来农户的结转储备数量,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中国农户储备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增长了三倍左右。第二,中国农户现在的粮食结转储备总量是较大的,约在9000万吨左右。不过,这个数同前面提到的国外有关的估算相比,仅相当于一半到三分之一。
根据农村实地调查等,人们普遍认为,南方农户的储粮水平大致是满足4~6个月的口粮需求,北方农户的储粮水平是10~12个月的口粮需求。这与上述推算结果大体是一致的。
三、农户粮食储备的动机及其制约因素
农户储粮的基本动机是出于粮食安全考虑。粮食政策特点、市场风险和不稳定的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民对自己采取储备措施保证粮食安全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对22个省550户农民的专题访问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所采取的粮食政策的特点是通过按月定量供应的方式,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提供保证,在广大农村中,除了占比例很小的城郊菜农等,农民并不享有粮食的供应保证。并且,在80年代中期以前,粮食的自由交易被严格禁止[3],因此,学会了通过自己保留粮食储备的办法来保证粮食安全。
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交易的市场机制慢慢发育起来。但是,市场价格频繁出现强烈波动。在一些地区,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使得那里的农民很难接近到外部粮食市场。此外,在粮食发生短缺和价格上涨时,当地政府常常关闭市场,实现地区封锁和国营行业垄断。所有这些均动摇了农民依赖市场获得粮食安全的信心,从而迫使他们主要依赖自身储备。
中国是一个大国,每年自然灾害频繁。而中国农业总体说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不强的。就全国而言,年际之间的粮食生产波动不是太大。但是,如果就各省和各个县来看,波动的程度是非常高的。不稳定的气候所造成的粮食生产的强烈不稳定,是另一个农民保有较高粮食储备的重要原因。
此外,农民收入、非农业就业机会、耕作制度差异、运输条件等也均对农户的粮食储备有着不同的影响。收入的影响:当农民平均收入增加时,可能先是增加粮食储备,而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又会降低粮食储备,变得更加依赖市场;非农业就业机会影响与收入的影响相关;气候和耕作制度差异对农民粮食储备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南方每年收获两季,相对说需要的粮食安全储备数量也远远为少。加之南方气候潮湿,粮食储备不易,成本较高。所以南方的储备数量显著少于北方。运输条件影响到与市场的接近程度,一般说来,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方,农民的储备粮食数量较少一些。
就全国来看,在过去的10年中,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公路的运输能力增加了170%,水路增加了100%,铁路增幅最小,也高达50%。运输能力的改善大大加强了省际和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以铁路为例,粮食的运输数量由1985年的4500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8000万吨。[4]
这种宏观上的粮食运输数量的增加和农民的粮食储备数量的增加并不是矛盾的。前者主要是由于粮食区际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同时区际之间的运输条件改善所形成的,而后者除了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还受其它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它因素的作用如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等粮食政策在一些地方掩盖了运输条件的作用。[5]
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农户的储粮数量是不断增加的。造成农户储粮不断增加的客观条件是农户人均粮食生产量的增加。在80年代初期,按农村人口计算的人均粮食生产量为400公斤多一点,此后不断增加,到90年代之后,增加到520公斤以上,直接的口粮消费和种子消费等大致是保持未变的。所增加的粮食产量,农民只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饲料和出售,剩下的部分就留作了储备。
对单个的农户来说,储藏设施不是一个大问题,全国合计的农户储备量很大,但是具体分散到每个农户则数量很小。一个四口之家,年底的储备量也不过2吨左右。按季节末的结转储备计算,不过半吨左右。在过去的大丰收年份,还发生过国家请农户代为储藏粮食的情况。这都说明农户的粮食储备设施方面不是一个约束。从粮食实物来看,农户一般每年都以新粮换出储备中的陈粮。
四、农户粮食储备对市场的影响
农户年底的储备粮食中,大部分是为了当年度之内的各种消费,包括口粮饲料、种子、国家定购任务、市场出售等,余下的部分是结转储备。
就潜在影响来看,农户粮食储备对粮食市场的潜在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即使按结转储备数量计算,如果每个农户减少或者增加20%的储备数量,则合计粮食的市场供给数量将发生近2000万吨的变化。这个数量是中国历年来粮食净进口数量的最高峰值。如果按照年底的储备数量,那么只要4%~5%的农户储备量变化就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市场供给量变化。
农户储备粮食对粮食市场的潜在的巨大作用,如果利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大的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否则,控制不当的话,也会对市场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会加剧粮食市场的不稳定和波动。
对农户储备粮食的认识,应当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农户结转储备的部分价格弹性很小。这是因为,农户结转储备的最主要目的是粮食安全。同粮食安全相比,多出售一点粮食的收入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的意义要小得多。粗略地估计,农户结转储备中,有20%~30%有一定的弹性。第二,至少在我国现阶段,农民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行为常常反常,即在价格上升的时候期望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不轻易卖粮;而在价格下降的时候担心价格会进一步下降,而争相销售。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幅度。更进一步地,中国农民的市场供给行为有着极大的模仿性和趋同性,使得农民们供给的变化趋势相同,常常起到‘共振效应’。
即使农民的价格反应是按正常规律的,农民的储备释放数量只在储备总量中占很小的比例,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我国由于粮食供给者结构特点和市场特点,市场价格具有较大的灵敏性,即一个相对生产量和储备总量而言并不大的供给数量变化,就会引起一个很大的市场价格的变化。
中国非国营粮食经营渠道发育程度很低,经营总量不过占粮食生产总量的5%~8%左右,为2000~3000万吨。如果只考虑省际流通,则由于地方政策的约束和运输条件的限制,非国营粮食部门的经营份额就更小得多。而农民周转储备20%~30%的变化量就高达2000万吨以上。如果如此之多的粮食数量变化全靠自由市场来接纳或者提供,则无疑会对自由市场起到毁灭性的冲击。
五、结论与建议
因此,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国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粮食市场政策问题:
第一,要发挥好国家储备的作用,以国家储备的储放来抵销对农民储备变化对市场的冲击。国家专储粮食的运用关键在于及时和落实。现有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均较差,一是滞后,二是不能落实,从而不能发挥其应当发挥出的作用和满足平抑市场的要求,应当加以深化改革。
第二,处理好国内省际之间的粮食贸易关系。应当坚决制止地区封锁。以省为单位的市场分割往往加剧了农民储备变化的异常反应。1995年吉林省农民有较多的玉米储备,而南方诸省玉米供给非常短缺。但是由于吉林省的地区封锁,使得农民的玉米储备未能充分释放,加剧了南方的短缺问题。而当1995年玉米丰收和大量进口了玉米之后,吉林的玉米价格就大幅度下降。地区封锁的后果是先害人,后害己。
第三,要协调好国内市场政策与国际贸易政策。由于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不够,尤其是粮食的进出口仍然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结果粮食的进出口常常与国内市场的发展状况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进出口往往滞后于国内市场需求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种滞后效应使得进出口政策不仅未能有效地起到平抑国内市场的作用,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深化粮食外贸体制以及国内流通体制方面,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
注释:
[1]Frederick.W.Crook: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RuralGrain Supply and Use Tables,in:Internaiona agricutral andTrade:China:Situation and Outlook Series,August 1994,USDA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2]OECD:The Chinese Grain and Oilseed Sectors:MajorChinages under Way,OECD 1995.
[3]柯炳生:《中国粮食市场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5]钟甫宁:粮食专项储备的目标与规模,载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