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上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辅导员论文,主流论文,形象论文,高校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16)02-0033-05 一、主流媒体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塑造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德育群体,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往往被视为大学生观察学习和言行举止的榜样。因此,辅导员言传身教中所展现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部分来源于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感性印象,但由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往往借助主流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去了解、把握外界客观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也就是说,传媒具有塑造媒介环境、选择性地呈现社会群体形象功能,学生和公众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群体形成的整体评价和理性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辅导员在主流媒体上呈现的职业形象。职业形象具体包括外在形象、品德修养、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4个维度[2]。许多时候职业形象在媒体上的呈现是多维度的综合,因此综合素质也被纳入研究考量维度之一。学界关于高校辅导员形象的研究主要通过两种思路展开:一是把辅导员的新媒体形象传播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形象的内涵和塑造方式,这是一种形象传播学视角的研究范式。二是分析辅导员形象建设的影响因素,基于大学生对辅导员形象的认知开展调查,这是一种实证研究范式。两种范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高校辅导员的形象进行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当代主流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如何塑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因此,文章选取主流媒体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报道内容为研究对象,梳理辅导员的媒介职业形象特征,探讨改善辅导员媒体职业形象的路径。 (二)研究方法 新华社提出了界定“主流媒体”的六条标准:一是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二是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三是具有较强公信力;四是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五是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六是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3]。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这五家主流媒体为研究样本,考察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全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青在线新闻搜索平台、荆楚网在线搜索平台,抽取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标题中出现“辅导员”字样的新闻报道,并剔除未将高校辅导员作为报道主体的内容和同题报道,共获得样本129篇。根据研究目的,对每个文本按照以下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报纸名称、发表时间、报道倾向、媒介议题、形象维度,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主流媒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报道分析 (一)2010-2015年主流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形象建构 1.发表时间 关于辅导员的文本在2015年最多,有33篇。年均报道量保持在21篇左右,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2011年报道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有12篇。如图1所示。 图1 媒体各年报道总量曲线图(单位:篇) 2.各家媒体的刊载情况 按五种纸媒刊载“高校辅导员”的报道数量,分为三层,最多的是《楚天都市报》,数量是40篇,占总量的31%;第二层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数量在24-30篇左右;第三层是《人民日报》,数量在10篇以下。如表1所示。 3.报道倾向 按报道倾向分,正面报道属于在本质上符合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报道[4]。负面报道是一种带有负面因素的新闻事实的报道[5]。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性报道。主流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报道倾向以正面、中性为主,二者累计频率为94.6%。在77篇正面报道中,选取了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先进做法或辅导员的先进事迹,以倡导、鼓励的态度进行报道,体现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舆论导向。占总量5.4%的负面报道,反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角色尴尬、职业倦怠、职业化困境等问题,并使用了“尴尬境地”“垂头丧气”等消极倾向词汇,但文本并未歪曲事实,而是偏重剖析因果和反思。以《中国教育报》“高校辅导员如何走出尴尬境地?”为例,分析了辅导员处境尴尬的原因,提出了“突破尴尬须专业先行”的解决对策[6]。如表2所示。 4.议题分布 关于辅导员报道的6类议题中学生工作领域最多,共占总体比重的40%,主要涉及辅导员的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其次是人物故事(占22%)和队伍建设(占17%)。而关注辅导员群体心理情感、婚恋生活状态的文本较少,仅有4篇涉及。如《楚天都市报》关注了辅导员婚恋中的实际困难,《中国教育报》聚焦辅导员的职业幸福,《光明日报》通过首都高校辅导员职业现状调查,关注辅导员群体的工作满意度等现实状况。5家媒体对辅导员职业形象的建构各有侧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较为关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典型标题有“建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等。《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善于挖掘辅导员的“人物故事”,通过描述辅导员个体的鲜活故事刻画其形象;《楚天都市报》议题较为多元,标题以口语化为主,如“暖男辅导员给学生拍照走红”,这也体现出5家主流媒体不同的媒介风格。如表3所示。 5.形象维度 通过对主流媒体议题与职业形象维度的对应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外在形象与人物故事议题较为密切,专业能力与学生工作、心理情感、人物故事、问题探讨4个媒介议题相关性较高,知识结构常与招聘考核议题同时出现。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则与队伍建设、学生工作、心理情感、问题探讨议题联系紧密,而品德修养常凸显在队伍建设议题中。 (二)主流媒体上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基本特征 主流媒体在建构辅导员职业形象时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但这种刻板印象正逐渐消解,并向个性化、人性化的形象特征过渡。大众传媒在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媒体对于辅导员的刻板印象建构集中在其职业角色层面,常见的媒介标签有“保姆”“万金油”等。《中国青年报》的1篇报道用“工作强度高、生存压力大、薪水并不多”描述基层辅导员的生活状态[7]。但这一类简化的“保姆型”辅导员形象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以及现实情况变化,易让受众形成刻板印象。尽管如此,主流媒体也在构建辅导员与时俱进的,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形象。《光明日报》写到,“今天的辅导员,早已摆脱了板着面孔说教的严肃形象。他们是‘混迹’于学生中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兵’,更是与时俱进、与学生俱进的‘特别能琢磨’的‘引路人’”[8]。129篇样本中,《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16篇报道塑造的辅导员职业形象最为个性化、多样化,其中有“带着学生创业的80后”,有“给学生拍照的暖男”,有“美女漫画家”,还有“放弃家族企业,甘领三千元月薪的‘富二代’”。这些外在形象描述是高校辅导员多才多艺综合素质的体现,弥补了其管理者形象中严肃的一面。 主流媒体上的高校辅导员呈现出“学生知心友”“学生健康成长贴心人”和“青春引路人”的职业形象特征,与辅导员在现实中的职业形象基本相符。通过对129篇研究文本标题的词频分析发现,“知心”一词出现频率最高(4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知心”的相关组合词进行统计发现,“知心友”“知心朋友”等为高频组合词。“贴心”在标题中出现3次,并多与“贴心人”“健康成长”等短语组合;而“引路”的近似词,如“领路”“指导”等共出现5次;“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在标题中分别出现了1次;其他高频词还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潜心育人”等。主流媒体在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时,侧重“品德修养”维度考量,呈现出理想信念坚定的职业形象,既包括在队伍建设中“让党放心”“用红色作品育人”的形象,也包括突发事件中“寻学生累晕”和学生工作中的“爱的奉献”等形象。《人民日报》点评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中正确选择,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树立远大理想”[9]。《光明日报》将辅导员形象概况为“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学业上的‘引导者’、情感上的‘守护神’和生活上的‘勤务兵’”,并用“大步流星的步速、对学生或温婉或严厉的谈话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等表达描述辅导员的外在形象风貌[10]。基于上述分析,主流媒体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与这一群体在现实工作中的职业形象吻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与正面宣传并重,传递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强调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主流媒体上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正在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趋势发展。样本数据最侧重从“专业能力”维度考量辅导员的职业形象,相关文本有47份,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宣传思想工作能力、专业化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等。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提出要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形象议题也被纳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有19篇报道。《光明日报》指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亟须在专业知能、专业伦理、专业教育、专业服务、专业权力、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加强专业化”[11]。《中国教育报》列举了“将学生工作经验变成科学——高校辅导员广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丰富案例,关注了辅导员专业化形象塑造中工作琐碎未必受尊重等问题,并建议最好的出路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深、做专以至专家。《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合肥工大“辅导员也能搞科研”的实例,点评“如今辅导员工作还要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努力”[12]。 三、主流媒体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塑造的研究结论 通过对五家主流媒体6年涉及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报道文本的内容分析,有以下结论。 主流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以60%的正面报道比重,较为客观、成功地塑造了高校辅导员在现实中昂扬向上的职业形象,呈现出辅导员群体“学生知心友”“学生健康成长贴心人”和“青春引路人”的职业形象特征,传递了主流意识形态对辅导员群体形象的认同,符合学生群体、社会公众对辅导员队伍整体的价值期待和角色定位。同时,主流媒体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由单维度的“良师益友”形象逐渐向人性化、个性化形象过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社会美誉度,有利于增强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归属感。 主流媒体在塑造辅导员形象时亦注重通过媒介议题设置呈现辅导员的形象。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最关注辅导员职业形象中的专业能力维度(占总量的38.8%),其次是综合素质(28.7%)、品德修养(17.8%)、外在形象(8.5%)和知识结构(6.2%)。其中学生工作议题与辅导员职业形象维度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密切相关,队伍建设议题重点关注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品德修养层面。 由于媒介议题设置的偏好性,主流媒体在塑造辅导员职业形象时的议题设置不够均衡,弱化了对辅导员个人形象中的心理形象、情感生活需求、职业满意度的关注,仅4家媒体略有涉及,这使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在主流媒体上略显单薄,这一群体的多样性未完全挖掘通透。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聚集的辅导员群体年龄层次集中在“80后”,“80后”辅导员在文本中出现了9次,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星哥”“果汁姐”等昵称也体现出当前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的特征,而媒体对辅导员队伍中的资深群体的职业形象塑造程度较低,难以有效引导年轻辅导员将此职业作为终身价值追求。 四、提升高校将辅导员媒介职业形象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研究主流媒体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对于从实践层面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媒介职业形象,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如下启示。 第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塑造,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主流媒体的报道公信力强,影响广泛,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性和舆论导向性强。因此,主流媒体应秉持公正、客观、全面的视角报道辅导员群体,精心发挥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正向效应,尽量避免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贴上固化、简单化的形象标签,以淡化大众对辅导员已形成的一些刻板印象。同时,辅导员职业群体整体较为年轻,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这需要主流媒体对于负面问题采用正当报道的方式,避免过度渲染,正确解释负面事实的性质和因果,有助于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形成合理的期望与评价。 第二,高校辅导员主流群体积极正面的职业形象,经过主流媒介的传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具有内在感染力和榜样示范性,并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条重要路径。主流媒体应对辅导员职业群体中的积极现象给予更多倡导,并重视挖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辅导员,给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物报道,以感染、影响大学生。 第三,从高校辅导员主体角度,应当提高职业形象的塑造意识,通过修饰外在形象,调整知识结构,培训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品德修养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形象。辅导员可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塑造出符合主流媒介舆论导向的职业形象要求,又不乏个性化、人性化特点的职业形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要求,2010-2015年主流媒体对辅导员职业形象的构建焦点也逐渐由“知识经验型”向“专家发展型”转变。辅导员需要适应其职业形象的媒介演变,通过研修和培训,找准发展定位,向“学习型、研究型、领导型”辅导员转化。 最后,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层面,应为辅导员工作和发展创造更科学、人性的政策环境,基于高校辅导员选拔服务于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为起点,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培训、考评制度,支持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实践和专业所长开展科学研究,并依托辅导员技能竞赛、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途径积极向主流媒体推荐、宣传优秀辅导员模范典型和工作创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社会地位。高校辅导员在主流媒体中的职业形象分析_高校辅导员论文
高校辅导员在主流媒体中的职业形象分析_高校辅导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