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7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AFE)的抢救的关键。方法 通过书籍及网络材料收集对迟发性羊 水栓塞患者的病程发展、抢救护理措施、抢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羊水栓塞正确认识,及早发现及抢救,患者痊愈。结论 发生羊水栓塞时,启动医院的孕妇产急救小组,保证全面无障碍的绿色通道,全院各科通力合作,医护之间的有序配合,做到争分夺秒、措施规范到位,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
1.预防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察,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2.配合抢救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以保证抢救能分秒必争,按医嘱尽快给药并作详细记录,观察与判断疗效为及时抢救提供资料。
(1)解除肺动脉高压,纠正呼吸困难,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呼吸。增加氧气的进入以维持生理功能。
①平滑肌解痉药物的应用,首选药物是盐酸罂粟碱30~90mg,稀释于15%~20%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或用阿托品1~2mg,每15~30min静脉注射1次,两药并用效果更佳。氨茶碱250mg稀释于25%葡萄糖内静脉缓注。
②吸氧,防肺水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严重者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注意维持有效的呼吸节律。使肺缺氧迅速得到改善。
(2)补充血容量 以维持有效循环量,纠正休克。①首选新鲜血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4h内输注500~1000ml即能补充血容量又能输入凝血因子。②确保输液途径的通畅,开放静脉应选用粗针头。必要时开放2~3路静脉。
(3) 抗过敏 早期使用大量抗过敏药物,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500mg,先用200mg静脉推注继而滴注。或用地塞米松20~40mg(先用20mg静脉推注继而滴注)。
(4)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的高凝状态使用肝素,肝素有抗凝作用,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消耗。晚期血液已进入纤溶状态,应禁用肝素,改用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乙酸、凝血酸,并输新鲜血液和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
3.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完成治疗计划。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h的出入量。防感染,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正确使用大剂量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配合做好实训室检查,做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凝血时间测定血样标本。在反复观察动态变化中做到遵照医嘱及时反复抽血送验。及时反映异常数据。产科观察护理,羊水栓塞在胎儿娩出前或刚临产而发生时,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结束分娩。
4.提供心理支持
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医护都需冷静、沉着,抢救工作有条不紊,不应将自身的忧虑与患者的焦虑相互交织。如产妇神志清醒,应鼓励产妇,使其有信心,相信病情会得到控制,对于家属焦虑的心理表示理解,允许询问并向家属介绍产妇病情的实际情况,并指导避免以焦虑的状态与产妇接触,以免影响产妇的情况。待病情稳定后,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康复和提供出院指导。
参考文献:
1.邱昌慧;;立足根本防治羊水栓塞[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7期
2.杨伟文!215006,周宁渝,周永兰,李蓉;羊水栓塞38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02期
3.王玲.抢救羊水栓塞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总结.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3):270.
论文作者:彭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羊水论文; 栓塞论文; 静脉论文; 凝血论文; 母体论文; 产妇论文; 肝素论文; 《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