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黑水县麻窝乡中心小学校 623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景设计非常重要。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一定的背景资料,没有课堂情景学生学得很消极、机械。很多数学教师认为语文教学设计课堂情景很重要,数学只要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课堂情景,这只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与态度。祖冲之吸收了很多生产生活中与圆相关的素材,激发了研究灵感,才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16到3.1415927之间。我们小学生生活阅历犹如一张白纸,凭空学习数学感到十分困难。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期深入课堂实践,多方收集、整理、优化课堂背景资料,结合实际创设课堂背景,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旨在共同优化创设课堂背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正确认识创设数学课堂情景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作画有烘云托月的说法,单独画一个圆,你可以说它是月亮,也可以说它是太阳,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铁环,如果在圆的周围画上星星,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月亮。同样,我们创设课堂情景上数学课与空洞教学数学,两者的教学效果迥然不同。空洞说教学生感到索然寡味,怠于思考,学得被动,机械;创设情景上课,学生学得不仅积极主动,而且思维十分活跃,脑心手并用,思维超前,时常激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例如我在教学几何四边形时,收集了生活中很多的四边形图形,制成了很多彩色图片,在课堂上一一展示处理,线条清晰,颜色鲜艳,对比分明,学生看到图形有种司空见惯又有翻新的感觉。我将图形不断变化,学生清楚地看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演变,富有动感的图片,学生思维豁然开朗,绽放出一朵朵创新的火花。没有课堂情景设计,哪来的新思维。
课堂情景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望的激发远远超过一个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它具有强大的驱动力,能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目标,犹如雪崩一样势不可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展数学活动,创设课堂情景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没有形成逻辑思维能力,长于直观感受,让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做到手脑心并用,在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在数学活动中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问一问、议一议,能提高自主学习研究互动的能力,在互动中发现数学知识,触发学生灵感,激活脑细胞。通过自己亲自参与的数学活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活动中各种活动信息会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学生潜意识的记忆里,在数学学习中随时启用数学信息参与思考。我在教学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时,规则的几何图形学生计算不存在问题,有次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求操场面积,一部分学生丈量长与宽,但是看到操场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学生积极讨论咋计算,纷纷献策,最终决定把把操场分成一个组合图形,两端用两个半圆面积刚好合成一个圆,中间是一个长方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用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激发学生思维的是问题,我们课堂上设计有趣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点燃智力的风暴。思起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思之进矣。我国数学陈景润、华罗庚等就是沿着数学问题一步一步登上了数学王冠。我们把学生的生活事实用数学的眼光解读,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简单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在语文课上有个《曹冲称象》故事,因为大象太大太重,杆秤是无法称出它的重量的,学生根据自然科学所学的知识,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把大象赶到船上,画上吃水线,把大象赶下船,再在船上装石头,石头的吃水线与大象的吃水线重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有趣的故事可以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中国古代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因为古代算术问题不仅有趣,而且很有思考价值,学生津津乐道。问题情景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学生智慧的光芒。
四、构建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景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标极其推崇的,它是作为传统接受式教学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景,就是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通过自学、发现、探究、总结等环节,体验知识探索的快乐。这个过程能使学生思维更为敏捷,迸发创新火花。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景,拓展探究空间,不拘泥于教材,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阶段,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了开拓。
总之,情景构建的方法很多,其有效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这需要我们教师创新设计,基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自身实际,合理预设教学情景,让课堂在趣味性、生活性、问题性、发展性的情景中得以升华,让学生得以惠及,数学素养得以提升发展。
论文作者:苏眉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学生论文; 情景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我在论文; 吃水线论文; 《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