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华 庄丽萍 黄阿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观察塞肤润在预防化疗性患者静脉炎的效果。方法:78例液体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实验组采用塞肤润局部喷洒配合按摩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后及时使用塞肤润喷洒并轻轻按摩治疗能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生,且安全、简便、省时、高效。
【关键词】塞肤润;硫酸镁;静脉炎;液体外渗;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84-02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1]。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大剂量、多疗程甚至重复静脉给药已成为临床主要的给药途径,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危害性很大,给药过程易发生化疗性静脉炎,静脉炎是指患者输液部位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有水泡。疼痛感,重度形成溃疡、组织坏死,甚至会出现残疾,引起医疗纠纷传统方法常用50%硫酸镁湿热敷,但由于患者不能配合,操作不方便,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科于2014年开始采用塞肤润局部喷洒配合按摩治疗化疗后引起静脉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本科行外周静脉化疗的患者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在22~82岁,平均年龄50岁,鼻咽癌50例、喉癌16例、甲状腺癌2例;给予的化疗药物主要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多西他赛、阿奇霉素等。78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在患者病情、性别、年龄及药物剂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评价标准: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06版)所规定标准[3]划分;0级,无反应;Ⅰ级,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一级以上判断为发生静脉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方法对照组对发生静脉炎皮肤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将硫酸镁粉50 g溶于50 g水中,配制成50%硫酸镁溶液,并将4层无菌纱布浸泡后(拧至不滴水)湿敷于液体外渗处,并用保鲜膜覆盖,每隔15~20 min更换1次,待局部红肿消退,停止湿敷。实验组对发生静脉炎皮肤采用塞肤润喷洒并轻轻按摩1 min,每天3~4次,具体做法是在可能发生静静炎的皮肤区域或距患处1~2 cm喷洒1~2次(范围以超出患处1~2 cm为宜),操作者以示指指腹轻轻抹匀,按摩时禁止拿捏按摩,每隔2~4 h一次,至局部皮肤红肿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塞肤润一定要应用在完整的皮肤上,如有破损禁止使用,开启的塞肤润用后盖紧瓶盖,置阴凉干燥处,防止光照后分解,降低药效。
1.2.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肤红肿,疼痛消失,硬块变软,弹性恢复正常;显效:红肿,疼痛减轻,硬块变软,弹性明显好转;无效:皮肤红肿,疼痛均未减轻,或治疗期间又出现新的病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2.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39 24(61.5)13(33.3)2( 5.1)94.9
对照组39 18(46.2)12(30.8)9(23.1)76.9
3.讨论
3.1 化疗患者病情危重,皮肤弹性差,微循环功能受损,由于化疗需要,可能使用各种高危药物,这些药物发生液体外渗不能及时处理,较成人更易发生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一旦出现皮肤完整性的破坏,更利于细菌繁殖,甚至会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临床工作处理不当还会发生医疗护理纠纷,选择温和、无刺激、副作用小的外敷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大大减少化疗液体外渗引起的不良反应。
3.2 塞肤润是一种过氧化脂肪酸酯,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EFA)-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醇、维生素E等成分。EFA经过皮肤吸收后可以显著地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血氧分压,加快细胞更新速度,对抗氧自由基对组织损害等作用。塞肤润是一种喷雾剂,具有茴香气味,能改善皮肤营养状况,提供独特的亚油酸保护膜,保证皮肤完整,改善皮肤循环及微循环,加速软组织中淤血的吸收,增加皮肤营养,防止皮肤水分丢失,有效保湿,减轻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痛痒、色素沉着,能增加细胞的内聚力,加强皮肤抵抗力,从而有效缓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3.3 50%硫酸镁为高渗性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具有消肿作用。镁离子还能抑制Ca2+内流,调节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细胞内Ca2+的堆积所诱发的一系列变化,能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从而改善局部炎症。因此,50%硫酸镁湿热敷主要用于表浅炎症,对组织出现重度变性时需要时间较长,疗效慢,并且纱布不及时更换会引起水分蒸发,析出结晶,纱布变干变硬后脱离外渗面,影响药物吸收[5]且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天冷时需加温并需频繁的更换湿纱布,而溶液温度难以掌握,反而增加了烫伤的风险,且操作繁琐,增加了护理工作量。综上所述, 塞肤润外涂治疗液体外渗较硫酸镁湿热敷操作安全简单,疗效显著,患者舒适,容易接受,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达燕.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218.
[2] 吴正华,刘爱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852.
[3] 韦利芳.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657.
[4] 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243-244.
[5] 江小华,田利,王丽红.甘露醇外渗局部组织损伤后干预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4-15.
[6] 刘育慧,吴秋霞,王红霞.化疗相关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636.
论文作者:郭育华,庄丽萍,黄阿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静脉炎论文; 硫酸镁论文; 皮肤论文; 局部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红肿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