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对其环保性能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在当今发展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环境质量,国家和全社会也在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战略,绿色建筑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发展绿色混凝土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所需,及时对原材料进行改进和升级。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应用发展
1绿色混凝土所具备的主要特征
现如今,我国国内与国际尚未对绿色混凝土进行统一定义,所以,一般情况下具有以下特征的均称之为绿色混凝土:①可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做到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开发,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②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与更高的强度;③所使用原材料资源丰富且能源消耗较小;④可对工业废弃资源予以有效利用,循环利用非再生性资源,且可有效降低对有害物质的排放;⑤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所建造出来的建筑适合人类居住等。
2绿色混凝土分类
2.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相对于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优良的性质,在工程施工与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受使用者的青睐,在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受到了很高的推崇,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一起考虑就有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说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料都是绿色环保材料。在普通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温煅烧硅质材料与钙质原料,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对环境带来危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料是无热型免烧水泥配制,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热量的散发,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2.2再生骨料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建筑是有一定年限的,当到达一定年限后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拆除,在废旧的工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旧材料例如废旧的混凝土、废旧的砖块以及废旧的砂浆,这些材料中有大部分都是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但是需要进行仔细的分解与筛选,这样的操作既减少了废旧材料的集中处理问题,减少运输成本又减少了混凝土原料的资金成本。在废旧材料回收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手段将混凝土进行有效处理,再将其制作成为再生骨料,在新的混凝土制作過程中可以全部使用或者部分使用再生骨料进行配制。再生骨料的有效应用是现阶段发展绿色混凝土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样就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保护生态平衡不被破坏,促进了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混凝土发展的目的。
2.3环保型混凝土
传统混凝土所必须的材料———水泥的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还会排放出许多有毒气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所以,研发出一种既能有效节约资源能源,又对生态平衡十分有利的环保型混凝土十分必要。环保型混凝土可有效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结构材料的具体要求,也能有效规避传统混凝土材料为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与负担,是目前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促使绿色混凝土获得良好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3.1提升建筑行业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
需从根本上提升与建筑行业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具体包括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设计人员、混凝土科研开发人员及行业标准制定人员等等,将绿色概念充分宣传出去,提升与混凝土工程相关各环节、各领域人士对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重视程度。
3.2完善与绿色混凝土有关的各项制度
将与绿色混凝土有关的各项制度制定出来,如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设计规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等等。
3.3通过国家调控鼓励应用绿色混凝土
通过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法律对绿色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促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选用绿色建材。
3.4致力于绿色混凝土的后续研发工作
通过绿色混凝土开发、研究、推广、控制及质检机构的建立来有效推进绿色混凝土的后续研发工作,提升绿色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效果。
4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4.1超细高强水泥技术
超细高强水泥是指颗粒度在10下的水泥颗粒占到了总比重90%以上的高标号水泥。在施工阶段对此种水泥进行使用,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施工的整体质量,保证其综合使用性能和强度。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展对于超细高强水泥方面的发展和探讨在时间方面不具备优势,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不断扩大设备类型,实现设备大型化发展要求。据相关数据显示,生产超细高强水泥阶段,其耗电量为200度/吨,超细高强水泥的能耗较低,并且在建筑领域对于建筑物质量提升有着较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综合使用性能,保证混凝土功能在建筑领域得到有效发挥空间。
4.2纳米掺加材料技术
在对水泥材料进行使用的时候,如果其细度保持在88及以下,此时,一般不会出现表面静电情况,如此,可以有效降低水泥对水量的需求,混凝土综合使用性能也会得到有效提升。众所周知,混凝土配置环节,水泥作为重要的辅助原材料之一,所以,科学合理的完成对水泥表面改性,能够促进水泥易性和混合均匀性得到有效提升。为了快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们选择运用掺加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缓和速凝,提升水泥本身的吸水性能。通常情况下,进行水泥表面改性的时候,需要掺加2%~3%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标准提升P15以上等级,有效防止混凝土发生渗漏,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操作过程必须掌握好掺加量。为了提高水泥的流动性,可在其中掺加定量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当然二氧化硅的作用不仅止于此,其还能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这是研发新型绿色混凝土的一个重大发现,通过增加纳米二氧化硅,提升混凝土密实度,这样一来,在提升流动性与密实度的同时还方便混凝土的运送。
结论
绿色混凝土的生产较一般混凝土而言,对环境的破坏很小,所以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伴随我国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与社会的日趋进步,绿色混凝土将会重新获得建筑行业的关注,更多的建筑会选择绿色混凝土来建设,建筑行业的也会更加倾向于使用绿色混凝土而非一般的混凝土。绿色混凝土有着远强于一般混凝土性能,并且也能够很好的将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利用起来,所以能有效地节省自然资源和生存耗能,有效保护环境,是未来建筑材料的一大首选。在未来必将受到更大的重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上施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盼军,赵焰.发展绿色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陕西建筑,2015(08).
[2]王凯.绿色混凝土的发展运用[J].江西建材,2015(08).
论文作者:孙永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废旧论文; 骨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