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福利收入模式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_贸易自由化论文

贸易自由化福利收益模型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贸易论文,收益论文,福利论文,模型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货物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收益比较

1.模型的基本假设

此模型以电信业为例设定基本条件。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资源禀赋用以生产货物或服务。假定各国的技术转化率允许该国利用已有的资源禀赋生产货物和服务。

U代表效用,ST代表网络中通话的数量,λ为固定的系数,G代表货物的消费,S代表网络服务的消费。下标n代表是国家,上标h代表一国中的家庭。

假定每个国家的每户家庭获得的收入与其经济禀赋之间呈某一固定比例关系。第n国h家庭的收入为:

套利行为的存在使得货物在各国间的价格相等。均衡时,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就是一国国内供需相等时的价格。

2.自由化条件下的模型构建

在自由化的条件下,两个先前独立的国家的电信网络服务合并在一起,变成了两个国家服务消费量的和。在只有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每个国家内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及价格均保持不变,只有效用发生变化。效用函数是非线性的。我们用希克斯曲线中的等价变化衡量福利的变化。①

(8)

U[,N][h]和U[,0][h]分别代表新的均衡和旧的均衡下家庭h的效用水平,I[,N][h]是家庭h在新均衡下的收入。

由于均衡变化时价格和数量不发生改变,并且ST是原先货物和服务效用的倍数,那么每户家庭的补偿效应就可以写为:

(9)

根据式(3)推导出的式(9)中的λ可以删去,ST[N]和ST[0]代表在新旧均衡下家庭的服务消费量。I[,0][h]代表家庭在原均衡下的收入。

那么两个国家的福利效应为:

这里的λ也被删去了。ST[,1][0]和ST[,2][0]分别是原来的均衡中国家1和国家2的服务消费量。W[,1]和W[,2]分别是国家1和国家2所拥有的禀赋。

自由化之前,政府有权力在国内对被购买的服务征税,对国外的电信服务贸易的管制反映为对国外征收的税率比对国内征收的税率高。自由化后,国际电信服务的壁垒降低,一国对所有国家在购买与电信网络相关的服务时都减税。这种形式的自由化与先前假定的不同,它会产生相应的价格和数量变化,则第n国的固定资源禀赋可表示为:

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每户家庭的效用。

得到每户家庭的预算约束为:

货物和两种服务的需求分别为:

货物和服务市场出清时,货物和服务的消费量分别为:

电信网络服务贸易的政策博弈与通常的关税博弈不同,在关税博弈中两个国家都在一开始就设置进口关税。而在服务贸易博弈里,两个国家都有能力对国家间的服务流动征税,当服务的流动超过国界时,服务出口国可以对其进行规制,而服务进口国可以限制服务流入本国。t[,i][j]表示j国对i国的服务征收的税率。在两国的情况下,博弈中有四种税收率。假定对两个国家征收的税率是由博弈的纳什均衡决定而非外生决定的。那么,我们可以如下定义两个国家的税率反应方程:

此处我们略去两国之间货物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收益方程,与货物贸易中的关税博弈进行比较时,把S[2]作为货物而不是服务,就可以推导出相应的方程。所不同的是,货物贸易的税率是外生决定的。

3.模型的结论

Bhattarai和Whalley(1998)赋值计算了两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货物贸易自由化后分别所得的福利。假定国家1的资源禀赋是500,国家2的资源禀赋是1000。国家1有3户家庭而国家2有5户,国内的偏好相同。自由化情况下,

将服务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纳什均衡的结果与货物贸易自由化模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由于电信网络服务外部化的收益被本国居民获得,所以贸易出口国有补贴国际服务消费的激励,但是贸易产品进口国就会力图采用高税收,因为收益在国外被征税后转移过来。表中的结果表明,从存在壁垒转为自由贸易时,两种服务自由化的福利收益比货物贸易自由化时的要大。

Mattoo,Rathindran和Subramanian(2001)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与货物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分别就静态和动态情形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2。

如表2中所示,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货物贸易自由化的静态效应是一样的,而在动态效应中,服务贸易自由化将促进技术变革与知识创新,扩大服务产品差异,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服务业广泛存在的正外溢性会导致更高的生产率增长。所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动态福利收益比货物贸易自由化要大。

二、贸易结构的发展阶段和我国的阶段定位

既然服务贸易自由化会使国家的福利收益更大,那么在自由化过程中福利收益为正的国家就会把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当作追求的目标。由于一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是由该国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决定的,所以一国以哪种贸易形式的自由化为主取决于其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按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把国际贸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阶段、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阶段、服务贸易为主货物贸易为辅的阶段。按照福利收益模型的分析,在这三个阶段中,最理想的福利收益最大的阶段是第三阶段。

1.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阶段。从产生国际贸易开始,贸易的格局就是以货物贸易为主。从农业经济占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占主导的时期里,货物贸易都是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对象。货物贸易的出口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带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都是对货物贸易的理论展开研究,古典和新古典的贸易理论都是针对货物贸易的开展提出的。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阶段占据的历史时期相当长,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2.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发达国家又经历了一次产业变革,在这次变化中,农业的比重进一步衰落,工业增长速度逐渐放慢甚至稳定不动,而服务业则有大幅度的增长,这就是服务业革命。③ 从此,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后服务贸易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1994年结束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将国际贸易的内容扩展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三大类。继货物贸易之后,服务贸易成为了当今国际竞争与合作非常重要的领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朝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方向努力。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相互辅助、互为拉动的。一方面,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具有拉动效应。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形态来看,国际服务贸易是从属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先有了国际货物贸易才有国际服务贸易,所以国际货物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这些直接由货物贸易而产生的传统的国际服务贸易也是现代各类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历史起点,现代国际服务贸易是伴随着国际货物贸易竞争引起的国际投资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因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服务贸易进一步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伴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新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货物贸易的优势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发挥和提升。随着工业化进入到纵深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向深加工化、高技术化与高附加值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在这一阶段,国际贸易的结构变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以服务贸易为主的阶段。这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长期过程的顶点,服务业取代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心将由以货物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服务贸易的增长,而且增长速度比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更快。从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也可看出未来的这种趋势。从1980年至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了21000亿美元,其间增长了5.8倍。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国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获得比货物贸易自由化更大的收益。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以服务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那么,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状态呢?我们将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与货物贸易进行比较来分析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第一,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比较。采用最常见的贸易开放度衡量指标来衡量自由化程度。服务(货物)贸易开放度是指一定时期内服务(货物)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以公式表达为:

1985年至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和货物贸易开放度的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开放度比较(1985-2004年)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5-2005)和《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5)计算得出。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虽然在1985年到2004年间一直在不断攀升,并在2004年达到了7.0,是1985年时的开放度的4倍多,但是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度比起来,还不及货物贸易的1/8。从国际范围来看,不少西方国家近几年的服务贸易开放度都超过了10%,而我国还在6%到7%之间徘徊,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地位相对于货物贸易的地位而言还相当薄弱。

第二,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总额比较。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中,绝大多数份额一直由货物贸易占据。到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虽然达到了比往年都大幅提高的1582亿美元,但与同期的货物贸易份额相比,却只占到了其11.37%,远远低于近年来世界平均水平。

图2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总额比较(1985-2005年)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5-2005年)。

第三,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比较。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平均速度相比,我国属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国家。从我国对外贸易内部来看,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比货物贸易滞后。但从1998年开始,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稳步超过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如图3所示。

图3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增长率比较(1986-2004年)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得出(1985-2005)。

第四,我国服务贸易的集约度分析。服务贸易集约度的计算公式为本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份额与本国货物贸易总额占世界份额之比,可以反映出一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如图4所示,我国服务贸易的集约度一直都处于小于1的水平,并且从1997年开始逐年递减,这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排名落后于货物贸易。

图4 服务贸易集约度(1990-2003年)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5-2005)和《国际统计年鉴》(1985-2005)计算得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远远不及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服务贸易的发展比货物贸易的发展滞后,目前正处于向第二阶段努力的时期,即力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随着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和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货物贸易要想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一味发展低成本劳动密集型货物贸易将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两难局面:原有的比较优势(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难以维持竞争力,而新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技术水平、高素质劳动力、管理水平等)尚未形成;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与代表经济全球化生产基础的产业内分工相比明显处于劣势。而根据分析可知,服务贸易自由化将给我国带来更大的福利收益。Dee和Hanslow(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最初的服务贸易壁垒规模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而将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得巨大的收益,福利的增加将占到GDP的14%。因此,我国若想实现国民经济快速的稳定增长,需要加大服务贸易开放的步伐。

三、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发展尚未达到第二阶段,服务贸易还未能同货物贸易同步协调发展。尽管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但我国货物贸易的高速增长尚没有带来对服务贸易的显著提升,比如运输服务及货物运输保险服务,服务企业并没有享受到货物贸易增长带来的好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导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不能协调发展。造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如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而在全球贸易量中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并且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参差不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第二,服务贸易的行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上,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的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从国内各地区的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的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的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第三,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自身局限性很大。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落后;经营机制不合理,部分行业垄断经营突出,服务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差;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等,使服务业不适合参与市场竞争。第四,对服务业宏观管理的力度不够。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地协调和管理,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首先,我国服务业各部门立法欠缺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对合理开放和依法保护我国国内服务行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其次,全国缺少统一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协调部门,中央与地方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不统一,各有关部门在管理上多头、交叉、条块分割,进而形成了一些中间地带,造成漏洞。

为了快速实现第二阶段的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的目标,并为向第三个阶段前进奠定基础,我国需要通过大力提升服务行业的竞争力来发展服务贸易。针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服务贸易水平、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1.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目前,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但是,我国若想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必须优化服务业结构,跟上世界服务产业和服务市场变化的步伐,除了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还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档次。因此,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二是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等;三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和公用事业等。

2.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力度。我国原先的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已无力满足进一步开放后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按照GATS的要求,深化改革,迅速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制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管理部门,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组织、管理、协调好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增加政策透明度。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关国家及国内服务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予以公开,以便国外的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我国服务市场的情况,寻求合作机会。

3.根据行业和地区情况,梯度开放市场。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行业和地区上的不平衡,一概要求其统一开放难免有失偏颇,所以实行梯度开放是有效的制度安排。梯度开放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部门梯度开放。根据我国服务行业不同部门国际竞争能力的差异实行梯度开放。对于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鼓励外资进入参与竞争,同时鼓励这些行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继续扩大对外出口创汇。对于目前处于劣势的行业,可先采取适度保护措施,在培养起竞争力后再实行逐步开放。第二,地区梯度开放。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业水平的差别,可以按从沿海到内地的顺序梯度推进开放。第三,业务梯度开放。在具体的行业中,业务也有强弱之分,所以也应按梯度安排其业务开放。第四,规模梯度开放。应在数量与规模上掌握好,避免一下子涌入太多的外商外资,造成混乱失衡。第五,股权梯度开放。对于竞争力弱的服务业,对外商的进入实行一定的限制,以免受冲击太大。

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谈判,一方面要求主要贸易伙伴开放我国已具备一定优势的部门,另一方面尽量推迟我国竞争力较弱的服务部门的开放进程,为完善我国服务业立法及尽快培植其竞争能力争取时间。另外,我国政府应通过与贸易伙伴的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协商与合作,努力创造对参与各方都有利的经济贸易环境,从而带动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可以积极倡导我国与非洲、我国与南美、我国与所有周边邻国组成的各种合作论坛或组织,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Shoven和Whalley(1992)用希克斯曲线中的补偿变化来衡量福利的变化。而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则是用等价变化来衡量的。

②EV的计算可参见Karen M.Huf和Thomas W.Hertel(2000)。

③R.M.哈特韦尔:《服务业革命:现代经济中服务业的革命》,载于《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卡洛.M.奇波拉主编)1989年中译本。

标签:;  ;  ;  ;  

贸易自由化福利收入模式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_贸易自由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