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

李鹏山[1]2017年在《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忽视生态"的问题。当前,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及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数量和质量,忽视了耕地的外部性和多功能特征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然而,目前关于农田系统的概念、生态评价和生态管护等研究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更缺乏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因此,面向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的需求,本文从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权衡分析和生态管护开展研究,并选取了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和结果应用可以为土地生态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可以为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和农田系统生态管护提供决策支持,该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多层次的农田系统生态评价理论框架。对"农田系统"的概念、内涵以及特征等做了系统地解释;明确了农田生态评价包含的内容、遵循的原则以及一般评价程序。从农田系统"三位一体"的定位出发,构架了农田系统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以下统称为"三生功能")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农田系统功能冲突和协调的理论和模式。分别从生态安全、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提出了农田系统的生态综合评价体系框架。(2)建立了多尺度的农田系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安全性,分别从地质安全、水文安全和生物安全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胁迫性、稳定性和结构性分别从环境质量、农田格局和空间结构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生态、生产和生活特性,分别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建立了生态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分析了各指标的空间归属和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并详细说明了各指标的确定和计算方法。(3)开展了多方面的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研究。从农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兼顾农业生产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提出了农田系统划分的流程和方法。采用排序法、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和TOPSIS模型计算了生态安全指数和生态健康指数,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研究区和农田系统各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系统的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地质安全状况良好,水文安全基本稳定,生物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生态健康水平处于"较健康"等级,农田系统的环境质量状况相对较好,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但是农田格局的稳定性较弱;农田系统的生态服务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导功能判别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农田系统总体上是生产功能为主导,生态功能次之,生活功能为辅。(4)进行了多维度的"三生功能"权衡分析。提出了农田系统"三生功能"权衡的方法体系;对研究区的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进行分析,对农田系统的生态评价指标与平均粮食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生态综合评价的结果,对"三生功能"进行了权衡与协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耕地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为降水量,地下水资源和灌溉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干旱程度明显影响着研究区的农业生产;良好的生境质量对提高生产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农田系统受到盐碱地和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胁迫;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虽然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其对农田造成的污染负荷明显。食物供给依然是农田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农作物授粉情况和土壤保持状况影响粮食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提供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密切;研究区水资源消耗主要是农业生产,淡水供给与粮食生产之间需要协调。通过异常值和权衡指数分析,大约10%的农田系统生态状况异常,"三生功能"之间需要权衡。并通过与区域平均水平的对比,提升生态功能,稳定生活功能和控制生产功能的发挥是农田系统功能优化的主要方向。最后,综合考虑提出了研究区的农田系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5)构建了多途径的"三位一体"农田系统生态管护体系。在阐述了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管护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终极目标是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从法律、经济、政治和技术等多种途径,构建了农田系统的生态综合管护体系;最后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农田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农田系统生态管护的实施策略。

王颖君[2]2000年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文中指出耕地是土地资源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认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耕地生产力稳定的持续增长,防止耕地资源潜力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承受性。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是实现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评价,即从生态、经济、社会、资源四方面进行评价,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包括对生态、经济、社会、资源各要素现状的调查与评价,而且还需要评价不同的耕地利用方式所导致生态过程、经济结构、社会组成的动态变化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其目的是维持耕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生态、经济、社会、资源指标,以重庆市耕地资源为例,通过构造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等方法进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同时,提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主要观点如下: 1、控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加强法律、制度的治理与保障。 3、挖掘建设用地的潜力,筹建耕地保护基金。 4、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 5、完善耕地经营制度,加强耕地管理。 6、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荀文会[3]2006年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场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骤增变得更加突出,由此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变化等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财富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利用是影响区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面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耕地物质生产能力降低,以及农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一系列危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耕地的核心是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保护。 保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对耕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度评价有利于保护耕地,这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度评价结果可以指导耕地利用方式的变更,为生产方式和宏观政策调控提供依据,并借此制定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避免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和无序。因此,理论和实践上都迫切需要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正是本着这样一种初衷,利用复合生态系统的场论分析框架,建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场力分析,从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位、复合生态势以及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协调度)三个方面分别对江苏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势以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进而得出了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度。利用控制论和信息论理论,建立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控制反馈模型,并提出了完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全文共分七章: 论文第一章是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简单论述了国际和国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本文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论文第二章简单介绍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生态经济理论。阐述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文森[4]2008年在《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耕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其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耕地资源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耕地资源安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对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研究,既是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具体行动,也为确保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本论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耕地资源安全和耕地预警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重庆市土地利用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响应机制。在分析重庆市耕地资源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分别对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在定性描述耕地资源安全及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区域耕地资源安全及其预警研究的技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同时,采取数理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理论、方法、指标体系及预警技术等方面对研究区域耕地资源安全及其预警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区域耕地资源健康运行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重庆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主要从数量、质量、分布、后备耕地资源潜力、耕地资源与农业气候资源的组合五个方面对研究区域耕地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口承载力对耕地资源现状进行定量评价。2.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响应分析。主要包括: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特点及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不同利益主体对耕地变化的响应。3.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主要从粮食安全保障和生态安全两个角度评价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状况。前者在对重庆市1997—2006年粮食生产—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市目前的粮食安全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影响重庆市耕地粮食产出水平的相关因子进行筛选,构建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预测重庆市在保持一定消费水平条件下2010年、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运用生态足迹理论中的有关模型,测算出重庆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耕地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及耕地生态安全度,并以此判定重庆市及其市域范围内三大经济区的耕地资源在不同时间段的生态安全状况。4.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研究。主要包括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的选择和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等级划分以及重庆市不同时期耕地资源安全预警值的测算等方面内容。具体而言,在对重庆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和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基础上,选择能够进行预期性评价的指标,并研究确定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预警的等级。5.耕地资源安全对策研究。根据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态势,着重从制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耕地保护策略、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意识、完善耕地保护法制、创新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提出耕地资源安全对策。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7—2006年间,重庆市耕地净减少29.93万hm~2,2006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6.42%,耕地资源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同期耕地总体质量略有提高,但土壤肥力变化定点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局部地区耕地质量近10年来并没有明显提高,反而有所下降。(2)1997—2006年,重庆市耕地利用程度变化处于调整期。重庆市耕地大量减少和耕地年均变化率快速增长集中在2002—2006年,渝东北各个区县的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大,渝东南各个区县的耕地相对化率最小,一小时经济圈的各个区县的耕地相对变化率比较复杂,总体以都市圈为中心,随着与都市圈的距离增加,耕地相对变化率递减趋势。(3)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农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度四大类因素是驱动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前三类因素长期影响耕地面积变化,并将继续影响未来耕地利用变化,政策制度因素虽然对耕地面积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但只有短期效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不能根本扭转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4)重庆市耕地资源流失具备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从耕地减少数量来看,2006年到2020年重庆市耕地将减少81263.60hm~2,其中2006-2010年将减少57681.83hm~2,2010年到2020年耕地数量将减少23581.77hm~2,2010年以后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将得到遏制;从耕地递减率看,2006-2020年,耕地年均递减率为0.24%。其中2005-2010年耕地年均递减率相对较高达到0.51%,2010-2020年,耕地年均递减率下降到0.10%,下降幅度较大。(5)1997—2005年间,重庆市耕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耕地生态安全处于临界状态;但在2006年,重庆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赤字现象,耕地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6)重庆市三大经济区2001—2006年间,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具有如下特点:渝东南>渝东北>一小时经济罔:渝东北的人均耕地面积年减少速度最快,一小时经济圈居中,渝东南减少速度最慢;而渝东南地区耕地的平均单产水平提高的速度最快,渝东北最慢;渝东南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在逐步提高,而渝东北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在逐步减少;一小时经济圈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趋势与重庆市基本一致,其安全级别处于临界状态;而渝东北和渝东南均处于不安全状态,但渝东北在三大经济区中,其耕地生态环境最不安全,其耕地变化趋势也最偏离可持续发展“轨道”。(7)分析测算表明,重庆市2010年和2020年分别需要218.43万hm~2、216.07万hm~2耕地才可以保障区域人口的粮食安全。重庆市2010年、2020年耕地资源安全的预警级别分别处于中警和轻警区间。此外,论文还对耕地资源保护机制、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耕地保护重点及目标等方面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确保耕地数量稳定为前提的耕地资源保护对策。

徐国庭[5]2012年在《河南省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耕地资源极其稀缺,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的不合理利用及抛荒现象严重,耕地的产出效率在不断下降,土地环境恶化。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这必然也会威胁到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必须对耕地资源加以保护,对耕地的利用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对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耦合性进行研究,为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具体对策,对完善耕地保护研究框架体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一个加速推进的阶段,城市的发展必然以牺牲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为代价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具有承东接西、承南接北的枢纽作用,2011年十一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覆盖全省范围,选择其作为研究区域,以其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的意义。通过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现状分析,结合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从河南省耕地利用的实际出发,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对河南省实现耕地资源集约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耕地数量变化的特征和速度,从时空角度分析其数量变化的规律,判断耕地资源是否处于集约利用状态,并进行驱动力分析。(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构建耕地资源集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赋权法确定权重,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测算河南省耕地资源集约水平,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的进程和特征,以及区域差异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3)对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时空上的差异分析:①集约利用水平的测算(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②集约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模型),探究地区间耕地资源利用方式、方法的影响机制和程度;③聚类分析,分析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况。(4)根据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和研究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措施。本文在阐述耕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和内涵的基础上,以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水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并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听取多位专家的意见,有针对性的通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产出效益三个方面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的耕地进行集约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了15个指标,运用极值法对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原始数值进行了无量纲化,得到了标准化的指标数值。运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综合赋权法,并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及各准则层的相对权重,最后通过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空间变异分析,包括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探讨了制约河南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河南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成丽[6]2009年在《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同时也出现了世界性的资源枯竭、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与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人类开始关注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耕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支撑资源,能否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是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中国的耕地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2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为0.093公顷,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25公顷,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不到俄罗斯的1/6,美国的1/6,加拿大的1/15,印度的1/2(渠俊峰等,2007)。据研究,预计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总量增减相抵之后将净减少6.45×10~5公顷;2020~2030年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0.08公顷(陈百明等,2000)。同时,中国的粮食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耕地非农化的现象日趋严峻,粮食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问题将更加凸显。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粮食贸易,包括区域间的粮食流动,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才认识到这种“镶嵌”在粮食贸易中的自然资源的流动。以这些农产品(主要是粮食产品)为载体的虚拟耕地贸易也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在分析虚拟耕地概念及农产品虚拟耕地含量匡算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耕地压力数据分析了虚拟耕地贸易量与耕地压力的关系,进一步描述粮食对外贸易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地资源安全新战略,对实现中国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中国建国以来到1995年,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不大,从1996年开始,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呈明显的持续减少趋势。中国优质耕地比重低,坡耕地数量多;土壤养分缺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污染日趋严重。通过建立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压力呈波浪式降低趋势,但是有些年份,耕地压力指数很大,说明当前中国耕地压力十分明显。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上呈现为粮食净进口国家。最高年净进口量为2004年的2484万吨,最高年净出口为1993年的622万吨。净进出口变幅超过3000万吨。粮食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其中,小麦和大豆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大米和玉米则是主要的出口品种。第三,中国虚拟耕地贸易一直保持较大逆差,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虚拟耕地贸易均表现为净进口状态,虚拟耕地净进口量从1978年的415.72万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1531.75万公顷,年均增长4.77%。粮食进口,同时伴随的虚拟耕地资源的进口对缓解粮食生产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压力,对于缓解国内耕地资源压力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中国耕地压力状况与虚拟耕地净进口、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呈负相关,与人均GDP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粮食进口对缓解耕地压力、促进耕地可持续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虚拟耕地战略不仅适用于国家间,同样适用于国内省级区域间,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粮食品种及其生产效益区域差异大。从长期看,利用虚拟耕地战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目前国内的“北粮南运”,其隐藏在粮食流动中的虚拟耕地流动使耕地资源问题通过经济条件弥补,开阔了区域耕地资源管理和耕地资源配置的视野,成为保障耕地资源以及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第五,根据预测得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粮食供需缺口分别是2955万吨和3699万吨,粮食自给率分别是94.82%和94.10%,按照95%左右的粮食自给率标准,2010和2020年中国粮食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同时,伴随粮食进口的虚拟耕地贸易同样呈现为净进口状态,分别将达到6044千公顷和6936千公顷。总的说来,虚拟耕地贸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耕地资源压力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粮食和耕地的双重安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粮食对外贸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并针对目前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杨晓蕾[7]2008年在《毕节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可用耕地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耕地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因此,针对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在前人关于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小范围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毕节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藉此唤醒人们保护耕地的意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参考可持续利用评价和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成果,本文尝试从耕地资源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毕节市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价。评价中,对各指标的数量化实现方式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了毕节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结论。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毕节市耕地资源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耕地资源的服务功能良好,生态系统较为稳定,耕地资源经济、社会安全问题较少,但得分处于边缘,稍有不注意,很可能滑落到初步安全状态。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并提高毕节市的耕地资源安全水平。

杨耿[8]2008年在《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在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是人类必然的理性选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兴平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防止人地矛盾进一步的扩大,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人地关系和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依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和的方法,对兴平地区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同时构建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作简要评述,最后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思路和相关战略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章,导论。叙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及相关国内外理论、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等做了说明。第二章,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本章对耕地资源相关基本概念和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阐述,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时说明了生态经济原理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第三章,兴平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基本态势。本章对兴平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状况的基本态势进行了分析,对该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和耕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驱动模型分析。本章首先对驱动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确定模型设计的目标和条件的假设,再对影响耕地利用驱动因子进行选择与描述,建立兴平地区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模型,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第五章,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利用持续性评价。本章对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确定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再构建兴平地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第六章,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首先分析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控制人口、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加强耕地的生态保护、耕地管理政策、加强城镇规划区用地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折晓婷[9]2016年在《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场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耕地作为土地中最为精华部分,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财产,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坚持耕地变化动态平衡和耕地高效利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是合理利用耕地的行为。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耕地被蚕食现象屡见不鲜,耕地利用中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对耕地保护造成严重威胁。成都市(简称“蓉”)作为四川省会城市,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城市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等中心,也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其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渥。但伴随着成都市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相应的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耕地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认清当前耕地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评价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对保障未来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成都市区(市)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统计资料,分析成都市区(市)县城镇化、耕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和影响机理,从耕地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性和社会性5个方面,构建成都市县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2009年、2013年为研究时点,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综合评价模型测度成都市区(市)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根据结果剖析成都市耕地可持续利用时空特征,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索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程度。基于论文研究目标,得出主要结论为:(1)通过成都市区(市)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结果,成都市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下降趋势,19个区(市)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综合分值两极分化程度明显。(2)成都市区(市)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四周递增的圈层结构。耕地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子系统水平呈现中间中心城区低四周高的“盆地”特征;耕地经济性子系统水平呈现从中间向四周递减的“金字塔”特征;耕地社会性子系统呈现四周向中间波动递减的“波浪”特征。(3)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成都市区(市)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整体表现出较强空间聚集特征,“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三圈层大邑县,与邻近区(市)县具有空间均质性;“冰点区”主要分布在五城区,呈现空间集聚分布态势。(4)从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机制分析,经济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均为负向影响,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土地城镇化对其负向影响程度最大,社会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小的负向影响。

任祥源[10]2011年在《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随着全球变化研究蓬勃兴起的趋势慢慢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越来越收到重视与关注。耕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其作为生产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资源,在自然界与人们的共同作用下,耕地这一农业系统的子系统变得异常的脆弱,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耕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毁林开荒,更加剧了自然力的侵蚀,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进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对合理利用有限耕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土地利用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紧缺,是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省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其中以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最为明显,因此,本文从调查河南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性理论、外部性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区位理论等为依据,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分析与耕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结合所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的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障碍因素的影响,计算出1999年-2008年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性的障碍度。同时发现河南省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法规、技术和科学的各方面提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以达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研究得出的主要内容如下:(1)截止2010年7月,河南省耕地面积为8.0813×10~6hm~2,年底常用耕地面积7.2022×10~6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94%。人均耕地面积少,为0.07hm~2,与世界的主要国家相比较属于中等偏低,约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2%。1999-2008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2004年变化比较快,2005-2009年开始缓和。(2)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PSR模型。在PSR模型框架下,用改进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数值进行量化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指标可持续利用程度。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2008年10年间,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由0.21上升到0.75,增加了将近4倍。从2005年开始,全省的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呈现大幅度的上升的趋势演变。说明了全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在逐步改善,耕地利用正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制约了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尤其是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与耕地可持续利用都有较强的相关性。(3)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综合评价分析,从开源节流用地入手,在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手段,加速提升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具体建议如下:改造中低产田,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大管理土地制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生产率;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宏观调控耕地利用。

参考文献:

[1]. 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D]. 李鹏山.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D]. 王颖君. 东北农业大学. 2000

[3].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场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荀文会.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 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与预警研究[D]. 文森. 西南大学. 2008

[5]. 河南省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 徐国庭. 河南大学. 2012

[6].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D]. 成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09

[7]. 毕节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 杨晓蕾.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8]. 兴平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杨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9].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折晓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10].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任祥源. 河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