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测定及意义分析论文_侯淑萍,祁玉诚,王耀玲,杨俊,蒋程源,曹玉龙,程

侯淑萍 祁玉诚 王耀玲 杨俊 蒋程源 曹玉龙 程宏森

(温宿县人民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3100)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测定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的血清水平CA125进行测定,同时选择7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II级、III级、IV级,比较各组患者心功能以及治疗后各组血清CA125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清中CA125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CA125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CA125的指标情况,能够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的程度进行测定,可在临床中作为心脏功能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A125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44-02

CA125是血清肿瘤抗原的简称,主要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中,是一种生物学肿瘤标记,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人们对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1]。研究发现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测定及意义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男性为120例,女性为80例;年龄45~75岁,平均(63.45±5.89)岁;冠心病1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5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瓣膜型心脏病20例。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将患者分为II级、III级、IV级三个等级,其中II级66例、III级67例、IV级6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2.48±5.68)岁,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空腹,取2ml静脉血进行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FISA)对患者的CA125进行检测。根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对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5到10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仪,使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脏增大组LvDd大于55mm患者(105例)和心脏正常组LvDd小于55mm患者(95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治疗后各组血清CA125浓度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此次研究数据,心功能变化以CA125水平(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清中CA125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CA125升高与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且每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人体在胎儿时期,体腔的上皮中的糖蛋白抗原就已经存在,而CA125存在于糖蛋白抗原中,主要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中[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CA125在胰腺癌以及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直到20世纪末期,发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血浆中CA125的含量有明显地升高,从而被提出作为临床监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监测指标之一[2]。通过生物研究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将存活在胚芽汇总的生长因子激活,从而使心肌细胞发生改变,心肌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心肌细胞有成熟型向胚胎性发生转化,使CA125的含量有所增加,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心肌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间的连接和基膜遭到破坏,导致CA125进入到血液循环中,最终使血清中的CA125的含量能够有所增加[3-4]。

通过本文探究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血清中的CA125的含量明显优于对照(P<0.05),说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清中CA125的含量密切相关,呈正比例关系,心脏功能受损程度越高,患者血清中的CA125的行量越高。治疗后,CA125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经过治疗后,其血液中CA125的含量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根据血清CA125的指标情况,能够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的程度进行测定,可在临床中作为心脏功能的检测指标,应积极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洁人,邓曼,隋向前,等.女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其若干临床表现的相关性[J].医学研究杂志,2013,40(12):123-126.

[2]马超,邓旭康,朱海清,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08(21):25-26.

[3]王琴,杨祥坤.宣导三焦、泻肺豁痰、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5):492-495.

[4]马京炬.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25-226.

论文作者:侯淑萍,祁玉诚,王耀玲,杨俊,蒋程源,曹玉龙,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测定及意义分析论文_侯淑萍,祁玉诚,王耀玲,杨俊,蒋程源,曹玉龙,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