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剩的成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成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底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我们为此自豪地宣告,中国经济已经永远地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随之而来,我们的经济生活却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需求严重不足,经济相对过剩。
一、经济运行中的一般均衡与非均衡
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贯穿着经济的始终,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一般均衡被人们认为是经济运行中的理想态势和最优状态,但这种均衡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描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非均衡才是经济生活永恒的话题,这正是经济学存在的意义。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条件下,通过价格机制对商品供给与需求的自动调节可以使整个社会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市场上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然而,现实的经济运行并不是经济学家们精心描绘的那样沿着均衡的轨道运行,这是因为建立在严格的、非现实性的理论假定前提下的古典均衡分析“永远只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樊纲,199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残酷地证实了这点。随后。一大批新古典经济学家先后创立了各种非均衡学说: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指出通过刺激有效需求而达到充分就业均衡;贝纳西提出了固定价格均衡、有界价格均衡和垄断竞争均衡;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则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短缺经济理论。尽管各学派研究的视角各异,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非均衡学派理论的共同特征是断定均衡理论的非现实性、价格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非价格因素的客观性。
一般而言,非均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约束型,即相对于需求,供给不足;另一种是需求约束型,即相对于需求,供给过剩。资源约束意味着诸如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以及人力资源、技术水平乃至某种制度等供给不足,由此对经济增长构成制约。资源约束往往表现为资源总量约束和资源结构约束,前者是指生产可能达到的规模和范围,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受到资源总量的限制;后者是指资源的供给结构不适应于产品的需求结构,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构成制约。一定时期的上述两方面约束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以某一方面为主。
需求约束是指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由此构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限制。需求约束也包括两个方面,即需求总量约束和需求结构约束。前者是指需求者投资需求的和消费需求的比例不合理而对生产及经济增长的制约。
正由于资源约束是指相对于需求供给不足,而需求约束是指相对于需求供给过多。因此,资源约束也可称之为短缺,而需求约束则称之为过剩。进一步引申,若在一个社会的一定时期,商品短缺、供不应求处于常态,可将这种经济称之为“短缺经济”,与此相反则是“过剩经济”。
二、从短缺到过剩的转换:我国经济运行新态势
如果说克服短缺一直是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理论和实践上的一道难题,那么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可以不断取得克服短缺的进展。这些进展的迅速延伸必然导致对短缺某种程度的异化,当这种异化从量到质达到和超过一定的度,作为短缺的对立面——过剩则会自然形成。
从已有的政策决策以及从各方面的专家论证意见看,人们对下述判断已具有相当的共识,即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供求关系已处于普遍性的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之中。根据1998年下半年内贸部对610种主要商品的调查,供求基本平稳的为403种,供大于求的为206 种,供不应求的只有棕榈油一种。1999年情况仍不容乐观,据预测,从供给方面看,1999年底农业产值估算为16264.7 亿元, 工业产值估算为70798.8亿元,工业品库存估算为3000亿元,总供给为90063.54亿元; 从总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32869.7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估算为32433.8亿元,外贸出口保持前两年水平大体为15152.8亿元,总需求为80456.36亿元,总供给大于总需求9607.18亿元, 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13.6%。
除商品供给过剩外,生产能力过剩、资金供给过剩以及劳动力过剩目前在我国也表现得十分突出。(1)生产能力过剩。 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在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 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如纺织品生产能力已高出市场需求的4%, 彩电生产能力高出60%,就连前几年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瓶颈”的“三材”和交通、电力、油、气等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力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2)资金供给过剩。一方面银行内部出现大量“存差”,1991~1996 年存差共计11100亿元, 1998 年尽管降息引致存款下滑, 但存差仍接近3000亿元,这与1991年前银行体系几乎每年都出现“贷差”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外汇大量剩余,80年代末每年不足100亿美元,1998 年已达1450亿美元。(3)劳动力过剩。 随着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劳动力过剩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1997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高达1200万左右,1998年全年劳动资源供给总量达1.337亿, 而劳动力需求却只有7000万,形势十分严峻。
三、我国经济过剩的原因
经济过剩的出现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又常常与价格联系在一起。因此,对经济过剩一般原因的分析,要从供给、需求和价格三个方面展开。
(一)需求原因
从总量来看,经济过剩是由社会总需求相对总供给不足引起的。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社会成员实际需求小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者由于生产的增长与工资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等原因,导致由收入决定的社会购买力低于总供给价格所需要的社会购买力时,总需求就会产生不足,出现过剩。从结构来看,在供给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相适应就会出现结构性过剩。如总需求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构成比例,同相应的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的构成比例不相对应;消费需求中的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的构成比例,同个人消费品供给和社会公共消费供给的构成比例不相适应,等等。
(二)供给原因
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社会所提供的对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总量超过了与其相应的需求总量,从而就会造成超量供给型过剩。在需求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若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就会造成结构型供给过剩。有四种原因可能导致超量供给型过剩和结构型供给过剩:(1 )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同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例不相适应;(2 )供给的刚性和需求的易变性使得供给往往与需求脱节而出现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的现象并存;(3)生产者缺乏创新性, 使产品的花色品种或者层次与社会上的现实需求不相一致;(4 )由于生产条件的制约或受管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劣,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正常消费。
(三)价格原因
我国经济过剩的原因,仍没有超出经济过剩一般原因的范畴。但无论是供给、需求或者价格,其本身往往又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剩只不过是与供给、需求或者价格相联系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背景下,对供给、需求、价格发生实际影响的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且这些因素对供给、需求、价格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我国现阶段经济过剩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必须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现阶段我国出现过剩的原因主要有:
(一)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偏低
从我国1981~1997年16年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最终消费率基本上以平均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67.5 %降至1997的54.8%,与70%的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显然偏低。最终消费率过低,必然导致国内总需求不足,从而使经济运行中出现过剩。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消费需求偏低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但明显滞后于GDP的增长, 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城乡的收入增长幅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据统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1995年为22.5%,1998年则为5.8%;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1995年为29.1%,1998年则为4.3%。1986~1990 年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为51.5%,1991~1996年为47.1%,1997 年进一步下降为45.5%。人均收入水平增幅的不断下降,使得城乡居民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不能随生产的增长而增长,居民消费增长率及最终消费率的不断下降也就难以避免。
2.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居民收入向高收入阶层集中。据资料显示,最高收入户、高收入户的收入在全部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中的份额由1991年的14.1%、12.1%提高到1997年的16.95 %和13.33%,而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在全国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中的份额则由1991年的16.95%、7.86%下降到5.32%和6.74%。据称, 目前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80%的人只占20%的存款。由于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消费倾向较低收入家庭低,高收入家庭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过大,必然带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倾向已由1991年的94.1%下降到1997年的81.11%。第二,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继续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7∶1,1997年为2.7∶1。这使得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居民购买力不足,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缓。第三,东、中、西部收入差距有所拉大。1995年东、中、西部非农业人口收入比例为1.59∶1∶1.24,比1990年的1.24∶1∶1.12继续拉大。地区间个人收入水平差距的拉大, 必然造成地区间消费市场发展出现不平稳,最终影响到全国总消费需求规模的提高。
3.公众对未来“改革支出”预期的增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人们的谨慎动机逐步强化。面对未来“改革支出”的心理预测,在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今后的生活保障和改善子女教育寄托于储蓄的增加,由此便导致即期储蓄倾向的提高和消费倾向的降低,使得总供给的相当一部分相对于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发生过剩,加重了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数次降息,旨在刺激消费,但实际情况却是居民储蓄存款不减反增。1999年上半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60000亿大关。
4.商品流通体制和购销方式存在有一定缺陷。近年来,由于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城市商业体制还不完善,批发、零售各个环节尚有待于深化改革,农村流通组织十分缺乏,造成市场竞争的空白点。据统计,1996年底,我国农村居民每个人仅拥有商业网点0.25个,除零售网点不足外,经营品种档次低,经营品种类同,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备。从购销方式来看,商品交易基本上是以现金交易为主,消费信用十分缺乏。
(二)投资需求增长放慢
在消费需求增长不断趋于下降的同时,近年来我国投资需求的增长也逐步放慢,其主要原因是:
1.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企业的预算约束日益硬化,投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传统体制下那种不顾市场、不计成本、盲目上项目的非理性行为已有很大改变,投资需求原有的内在扩张倾向得到了遏制。
2.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疲软,消费需求对投资需求的带动作用日趋减弱。目前,资本预期利润率下降,利润平均化趋势非常明显,“只要有投资就有回报”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各方面的投资动力普遍不足,投资热情大大衰减。不仅国有企业缺乏投资积极性,民间投资热情也在萎缩。
3.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以及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方面的效率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强化,特别是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前景看淡的经济形势下,银行在贷款的发放上更加谨慎,“惜贷”倾向十分明显。
4.现存金融体系中资金的供求结构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信贷资金的供应由正规金融体系支配,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经济和大型企业。非正规金融体制掌握的资金量很小,其主要服务于众多的非国有经济和中小型企业。但目前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已占到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支撑着8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却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信贷资源。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的这种不对称性,使得全社会的资金供给结构和资金需求结构产生了严重偏差,造成信贷的萎缩,加剧了全社会投资的不足。
(三)出口需求激减
“八五”期间,迅速扩大的出口需求曾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出口平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周边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进口需求普遍大量减少。一些国家为了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甚至采取了压制进口的策略。如韩国从1997年三季度以来进口连续下降,泰国等东盟各国的进出口下滑幅度在10%~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998年我国的出口增长仅为0.5%。 这是我国当前总需求扩大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四)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多
目前在对我国经济过剩产生原因的探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需求方面,认为总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过剩的主要原因,并认为过剩的出现,使得供需之间的矛盾已由过去短缺经济时期的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社会经济运行中,需求总是与供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经济的运行既受到需求的制约,也受到供给的制约。相对于供给需求的任何变化,或相对于需求供给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社会运行的既定态势。需求会刺激供给,也会抑制供给;同样,供给会创造需求,也会抑制需求。因此,在对社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考察时,必须将需求供给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经济运行中出现过剩,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的经济过剩是因为有效供给缺乏,无效供给过多。能创造、适应需求的供给是有效供给,抑制需求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无效供给因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参与市场的交换中,就不能实现由W—G的“惊险跳跃”,结果就会表现为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市场大量存在无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1.重复建设形成的无效供给。长期以来,由于投资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企业预算软约束,政企不分,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复建设、盲目生产现象十分严重,一轮又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结构的失衡,产品生产趋同,由此形成大量无效供给。
2.产品品种少、供给结构单一形成的无效供给。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如果产品品种少、供给结构单一,就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这些产品无法激起消费者新的购买欲望,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成为无效供给,形成过剩。
3.产品质量低劣形成的无效供给。产品质量是产品成为有效供给的保证,是决定即期市场需求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市场上产品质量令人堪忧,假冒伪劣盛行,甚至有的产品质量合格率为零。国有企业产品质量如此,个体、私营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更为严重。消费者何敢涉足,过剩也就不足为奇。
4.价格过高形成的无效供给。现实生活中某些产品往往因价格太高而成为无效供给。几年前,不少人就提出在我国应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这些消费热点是轿车、住房、旅游等,但“热点”并未热起来,原因在于价格太高,令消费者望而生畏。以住房而言,目前全国大约有331 万缺房户,但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截至到1997年底,我国商品房累计空置面积为6888万平方米,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商品房空置更为严重。
经济过剩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产品的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脱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价格机制的正位,政策制订者、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市场心理的成熟和理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过剩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标签:供给和需求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有效需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