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论文_崔振国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论文_崔振国

山东省寿光市侯镇第二初级中学 262726

一、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

有兴趣了,学生才会乐意走进课堂,愿意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也才会有展示自我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兴趣。小组合作,对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潜能。小组的组建要能够实现积极的合作,充分发挥成员各自的才能。在组建小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条件:

一个团队需要各种不一样的人,他们可以性格不同,能力互补,但一定要有团队意识。要具有共同的愿望和态度,能够产生心理认同以及情感认同。

2.个性条件:

成员的组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思想品性、个性特点等来搭配,尽可能多地聚集不同性格的人。小组合作为组内成员提供了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以及相互配合的机会,通过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优势互补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他们拓展视野,在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个人与集体的智慧。

3.能力条件:

我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来组建小组,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交叉组合,目的是以优生带动学困生。这样的搭配有可能会因为基础不同导致学困生自卑心理的加重,慢慢降低了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会有目的性地给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

组建了小组,不但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平时这个资源用得也很多。比如组长帮助成员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开展小组娱乐活动等等,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抓好学困生的辅导

从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他们都具有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认识水平低、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等特点。 我们平时工作中最主要的是课堂教学,课堂上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我非常关注学困生的上课状态,我要确保我的眼睛能跟他们对视上,提问时根据他们的能力我也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回答的无论完不完美我都会用友好的微笑、亲切的目光、和善的手势等鼓励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信任,从而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间我会安排一些学困生做一些基础题训练,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积累,也能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对于学困生来说,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做到的,但是如果他们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信,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待学生都是亲力亲为,一对一地辅导那些学困生,工作量特别大,然后采用帮扶制度。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孩子,他们有着较好的成绩,并有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调动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帮助更多的人之中,那样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在班级中物色了一些机灵的孩子,培养他们作小老师。开始的时候只是让他们帮我检查作业,出错的地方我来讲给他们听,到后来我讲第一遍再尝试着让小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我的思路来讲,时间一长小老师就可以娴熟地进行辅导工作了。他们辅导学困生比我还要棒,比我还要有耐心,效果比我还要明显。学困生在听我分析题目的时候多少有些害怕,听不懂又不敢多问。可是他们在听小老师辅导的时候就没有这些心理压力了,那时候的他们心理比较放松,甚至觉得写作业并不孤单枯燥,因为有人陪伴。小老师的语言虽然有些稚嫩,有时候听起来语句都不通顺,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间就是有那种默契。磨合到现在,小老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已经很厉害了。

三、家校联合,打造教育合力

作为学校代表的老师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做到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的互赢。如何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要拉近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的距离,增加共同参与的活动,扩大四者的交集。要让老师通过家长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家长更是通过老师,配合学校进行必要的强化以及相应的培养,形成合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来消除孩子发展的障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教师一个人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我们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适当介入孩子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完成得好坏,与家长的教育、督促和帮助有重要关系。但如果家长掌握不好这个“度”,就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在跟家长反映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现在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思想迫切,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可想而知,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优秀的,当别人指出自己孩子的缺点时,虽然家长也知道孩子存在的不足,可是从别人的嘴巴里说出来,他就是不容易接受。与家长交流的时候要有诚心,要坚持为孩子负责的原则,说真话,优点和缺点,不瞒不夸;谈论学生问题切中要害,摆现象,说事实,引发家长深入思考。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才能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引导他们到知识的太空中翱翔。

论文作者:崔振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论文_崔振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